越南新娘及后代的身份忧虑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越南新娘,后代,身份,忧虑
  • 发布时间:2011-06-28 15:17
  时下,吃喝玩乐的团购网站风靡网络,然而随著网络的普及,商家也堂而皇之地经营“新娘团购”生意。最近,“越南新娘相亲团”悄然落户浙江宁波余姚市,据称只需交三万多元,就能娶回一个年轻漂亮、贤惠勤劳的越南新娘。在广西南宁政府机关大院,有一家“越南相亲网”更是生意红火,其网站上明示组团往越南相亲七天遊,若相中新娘,只需花三万元人民币立即可办理结婚登记,在举办越南婚礼后把新娘带回国;若未看中,亦只需交两千元团费,当作域外旅遊娱乐。为何越南新娘如此受内地男士热捧?“新娘团购”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越南新娘及其后代在内地的生存状況又如何呢?

  越南新娘在内地的生存状況

  近几年来,内地男士去越南相亲热潮偶有报道。特别是在江浙一带,越南新娘非常走俏。据报道,近年来内地悄然出现“越南新娘相亲团”,以出国旅遊的方式召集内地男性去越南挑选新娘。特别吸引人的是,有部分男士曾经参加旅行社到越南胡志明市像选美一样跟三百名姑娘见面,总花费不超过两万元便成功娶回一名越南姑娘。“养妈”还有几点承诺:一是保证新娘的贞洁;二是三个月内顺利娶回;三是一年内若跑掉一位即赔一位。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越南籍女子以打工为名偷渡到内地谋生,她们当中大都分嫁到广东西部山区。关於该群体的人数,至今没有披露任何权威数据。在肇庆市高良镇,仅在大同村就有十几名越南女子与村民结婚生子。“在德庆县将近有一百名越南女子。”多名知情村民透露,在罗定、郁南和封开等靠近广西的县市,越南女子人数可能更多。

  由於越南女性多於男性的比例严重失调,女人地位普遍不高。越南自20世纪抗法、抗美、侵柬和中越边境战争之后,男人数量持续減少。全世界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为103:100至107:100之间,而越南卻远远偏离这一标准,男女之比为100:150。於是女性居多成为越南独有的资源,造成越南剩女人数逐年增长。另外,她们当中由於家境贫寒、衣食无著或者年龄渐大,为了生活只好另谋出路。正由於种种原因,迫使她们通过各种渠道湧入内地。

  嫁到内地的越南女子生下小孩后,基本上都能够面对现实,安居乐业,相夫教子。据有关资料显示,越南女子在德庆就有近百人,其它县市更多。她们中有些人虽然曾经一次或多次回越南探亲,但仍未能取得合法的婚姻证明。大部分越南女子一年辛勤劳动,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部分人的丈夫年龄较大,有的甚至已丧失了劳动能力。在粤西的遂溪县,越南新娘陈文红笑声清脆而爽朗,她用流利的雷州话说:“那时候我已经30岁了,长得又黑又瘦,在越南根本找不到老公。”2000年,她嫁给53岁的村民罗保,开始了农村生活,才半年时间,她就能用地道的粤西方言跟乡亲们聊天。她生有一男一女,生活其乐融融。据村民透露,邻近村自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有人贩卖二十岁左右的越南女子,刚好解決了一批大龄男青年或单身残疾人的婚配之困。除了几位嫌棄“丈夫家”过於贫穷或丈夫年纪大而跑掉外,能呆下来的都很贤惠、勤干。在肇庆市高良镇拥有两千人的大同村,十几年来就有15名越南新娘到此安家,至今约有20多个“黑户”孩子已经到了学龄阶段。

  黑户子女将何去何从

  越南新娘跟内地丈夫结婚生子后,由於户籍政策的原因,她们的子女多为黑户。不久前,一封投寄到《南方农村报》的匿名求助信将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況公诸於众。来信者是一群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他们和同龄人一起在学校读书或将进入学校读书,但由於没有户口,父母为他们的前途和未来较为担忧。没有合法身份证件,今后继续升学、就业该怎么办?

  “不知道该怎么办,读两年书回来当农民呗。”除去内地境内“三非”(非国籍、非公民、非人口)人员身份,14岁的习晓芳与她的同学没有任何区别。她流利的普通话让小学校长艳羡不已。这些“黑户”孩子的母亲———远嫁内地的越南女子,得到了村镇等基层组织的默认,但要想从政策上将其身份“扶正”,则显得困难重重。以至於子女户籍问题及其派生的迁徙、就业、升学等问题无法解決。虽然是“三非”儿童,但广东一些中小学校还是默许了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利。

  肇庆市高良镇江南村村民莫国华1995年退伍转业时,已是大龄青年。由於家境穷困,没有女孩愿意嫁上门,迫不得已只好买个越南媳妇。现在,他已经有两个孩子。当他带著接生婆手写的出生证明和村委会的证明赶到公安部门为儿子上户口时,公安部门拒办入户手续,理由是“公安局没有这个政策”。莫国华年轻时曾试图跳出农门,卻未能如愿。“孩子没有户口,可能连我都比不上,我都出去见过世面,他们难道一辈子只能呆在穷山村吗?难道世世代代都要做黑户吗?”他家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但户籍问题像紧箍咒,让莫国华头疼不已。对此,肇庆市罗阳小学李伟耿校长也表示担忧:父母给了他们生命,但政策卻无法给他们“名分”,他们何去何从?按《婚姻法》规定,“三非”儿童办理入户手续需要如下资料:越南女子回国开具婚姻状況证明、具备国家机关颁发的身份及户籍证明、护照和来华签证、子女在内地医院的出生证明等资料。而现实情形是,对於山区的家庭来说,上述每个证件,他们都难以提供。就如莫国华的妻子黄欣嫁过来15年,从来没有回过越南,连娘家的联繫方式都没有。“去越南一趟要花很多钱,要是我有能力办到这么多资料,就不需要娶越南新娘了。”莫国华无奈地叹息。对此,德庆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何桂来表示,“在民政部门登记中,有关中越跨国婚姻的规定一个都没有。”德庆县公安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几年前他们曾就这个问题请示过省政府,当时省有关部门回复了指导性意见:如有出生证明可以办理入户,但前提必有三个:父亲强烈要求孩子留在国内,且不违反计生政策;查验DNA,证明父亲与入户孩子的父子关係。另外,原则上还将越南女子遣返回国。

  关於越南新娘命运的思考“没钱就娶个越南妹”成了当下一些男青年相互取笑的口头禅。近年来,攀比之风日盛,内地女性日益势利,特别是高学历女性,要求男方有房有车,令男士谈婚色变。特别是,当前房价高企、物价上涨,让内地男性的结婚成本不堪重负。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錶、缝纫机和收音机),到80年代的“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再到现在的“有车、有房、有存款”,外带婚纱照、酒宴、蜜月旅行,一个都不能少,结婚消费水平可谓水涨船高。而娶个越南新娘成本仅为八至九千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三万元左右,这对於国内大多数男士来说,花几万元娶个越南新娘是最佳选择。而在越南的一些穷乡僻壤,同样也有著一群女子希望依靠这种跨国婚姻来改变命运。正由於两国男女各有所需,自然而然就形成“新娘经济”。越南新娘不仅在内地走俏,在许多台湾人的印象中,越南姑娘是既温柔又可爱的女性代名词。

  在台湾电视里有专门的购物频道出卖“越南新娘”,不仅如此,在台湾街道上不时可看到“越南新娘:20万元包娶”的大幅海报。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台湾的外来新娘有25万名以上,其中除了大陆新娘12万多名外,后起之秀的越南新娘已经达到7万人以上。按照台湾当局的有关规定,“越南新娘”只要完成结婚手续,便可取得台湾的合法居留证,四年后即可申领台湾“身份证”。与大陆新娘赴台后要熬上七八年才能取得台湾“身份证”的状況比起来,越南新娘算是幸运的。此外,澳门部分婚姻介绍所也提供“越南相亲”的服务项目,甚至跟内地旅行社合作,提供出境服务。“越南新娘具有人身属性,又不是物品可以随意买卖。”有关法律人士认为,通过黑婚介到越南娶新娘存在很大风险,即便签订协议也是无效的,人财两空的可能性非常大。早在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於加强涉外婚姻介绍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成立涉外婚姻介绍机构,国内婚姻介绍机构、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不得採取欺骗手段、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业务。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涉外婚姻已在内地日益普遍。越南新娘因为“价廉物美”,一直来成为内地的抢手货。迄今为止,内地到底有多少“越南新娘”,有关部门至今没有公佈准确数据。不论国家是否承认,越南新娘已成为今日农村事实婚姻的一部分,已经有成千上万内地孩子的母亲是越南人。这已经是不能不正视的婚姻事实。对此,政府要么立法使之合法化;要么站在人性化角度去协助解決黑户孩子的户籍问题,使之身份得以合法化。那些出生在内地且父亲又是内地公民的黑户孩子们,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明,他们将如何升学、就业或创业?如果对此坐视不理,就会有更多意料中和意料之外的人间悲剧发生。

  文/步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