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与存储

  当咱们打开月光宝盒,高声喊道:“波罗~波罗蜜!”嗖的一声,咱们回到了旧石器时代。这时,咱们没有纸张、没有笔、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要是突然想写下这段时光之旅,咱们会怎么做?其实这是一个很虚幻的假想,但这个假想却很真实,咱们人类的祖先就是这样熬出来的。如今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记录方法,我们可以在纸上写画,可以输入电脑,可以上传网页,可以录下声音,可以拍摄照片和视频……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此刻,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的祖先一路从混沌的远古走来,居然发明了这么多好东西来方便咱们记录和存储,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过程。从结绳记事到远古壁画,从象形文字到书法,从造纸术到印刷术,从照片到电影,从硬盘到闪存……我们不知道未来还会出现什么,但是我们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人类无尽的追求和智慧之上。要细数那些伟大的发明,就好像要细数一次人类文明的足迹。这是何等庞大的工程啊?咱们能做的,只能是取其精华,带各位整理好思绪,在从远古到未来的旅程里去瞅一瞅,去看看人类记录与存储的发展与变迁。或许正在阅读本文的某位Geek能从中吸取营养,在未来为咱发明出意想不到的新玩意儿呢!

  古代那些事儿

  结绳记事

  人类是从啥时候开始学会记录的呢?那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各位千万不要以为远古的人类都很聪明,按照现在的智商水平,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智商还比不上现在的幼儿园小朋友,可能跟现在的脑残族差不多。

  也许是当时某位仁兄心血来潮,想记录一下自己打到了多少只兔子,于是顺手折了根藤条下来,打了几个结。后来藤条变成绳子,于是,传说中的结绳记事就出现了。汉朝人郑玄在《周易注》中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后来有个叫李鼎祚的家伙也去研究了一下结绳记事:“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也就是说,结绳不单可以记事,还有合同的效力。不论那时候的人类是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这东西都只是一种记录数字或方位的表意形式。

  秘鲁的某些民族还采用多种颜色的绳子和不同的结法来精确记录一些事情。后来随着文字的出现,这种古老的记录方式渐渐变成了非主流。直到解放初期,咱国家的珞巴族依然没有文字,他们还沿用着结绳记事这种远古的记录方法。

  契刻记事

  除了结绳记事,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还有其他的记录方式,比如:契刻记事。这种记录方式最初同样是用来记录数目的。1937年,有人在墨拉维亚发现了一根旧石器时代的狼的桡骨,上面刻有五十五道痕迹。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某位仁兄某日去打麻将,输了55个大洋,随手拿了根骨头来记录一下。除了骨头,还有石头、竹片或木片这些玩意儿同样也可以计数。当然,这种记录方式是建立在原始人对工具的使用上的,甚至有人认为易经中的符号最早就是源自于此。最初的石刻几乎没有什么美感,后来随着人类智商的提高,简单的计数线条慢慢变成了描绘物质形象的线条。尽管后来文字取代了简笔画式的记录方式,但是石刻这种记录方式仍然被延续了下来。毕竟人类最早的记录载体实在有限,所以骨头也许是不错的选择,甲骨文这玩意儿就出现了。

  如果说古代和近现代的雕刻是一门艺术,那么石器时代的契刻肯定是居功至伟的,历史上的文人骚客都希望弄点碑记啥的。为了祭奠逝去的先人,咱们现在不也要找人刻刻碑什么的?再后来这东西演变出了浮雕甚至雕刻。

  除了记录事件,石器时代的人类也拿契刻来当合同使,他们订立契约的时候会采用契刻的方法,用线条将合同约定的数目刻在骨头、竹片或木片上。后来还有人把“契”从中间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骨契之类的玩意儿咱们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时期遗址中就能看到。有人要问,为什么不用石头来当“契”呢?你愿意每天背着石头满街跑吗?最典型的案例是这样的:杨白劳欠了黄世仁5头羊,他们就在羊骨头上刻上5道线,然后从中间掰断,年关将至的时候,黄世仁拿着这份“合同”去找杨白劳讨债。其实类似的约定方式后来一直被沿用,比如定亲的信物。

  原始壁画

  在距今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开始尝试在洞穴、崖壁上涂抹、描绘或镌刻类似儿童简笔画的玩意儿,并以这种方式来记录事件或者表达感情。也就是说,人类的记录方式从对数量的记录进步到了对形象的描绘。根据考古学家考证,最早被用于涂抹的可能是炭,或者用胡桃壳和种子制作的染料,临海地区的人类也能使用墨鱼、章鱼等海生动物的墨汁。虽然那时壁画描绘出的东西并没有体现出细节和色彩,但是却基于事物的结构特征抽象出了许多符号。比如:咱内蒙古乌兰察布山的石岩画就生动地刻画了原始猎人的狩猎场面,福建仙字潭摩崖石刻就描绘了人们对自然以及超自然现象进行抗争的奋斗记录。目前已被发现的较早的原始壁画可以追溯到距今3.1万年前,它是在法国阿尔代什地区的“萧维洞穴壁画”。

  Tips:

  原始人画什么?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他们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觅食和繁殖后代。所以原始壁画一般反映的都是狩猎或者早期生殖繁衍方面的内容,而且有很多壁画都直接描绘出了生殖器。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更还没有编出女娲或者上帝之类的人物。人是从哪儿来的呢?当然是靠生殖器……(以下省略10万字)。如今某位“大师”就解释了咱汉字中的“祖”字,左边的“示”字旁表示祭祀,右边的“且”是由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也就是说,原始人类是相当崇敬JJ的。

  文字的诞生

  契刻也好,洞穴壁画或者岩画也好,都奠定了文字的结构形态。有的人用符号来取代形象化的物体,这就演化成后来的象形文字;有的人用符号来记录交流时的发音,这大概就是表音文字的起源。这些原始记录方式确立了现代绘画的线性造型,开启了壁画艺术的先河,影响了后来的青铜艺术、石刻艺术的表现技法。壁画从新石器时代诞生一直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展现形式。就咱们国家而言,自打释迦牟尼的信徒们偷渡到中国之后,佛教对这玩意儿的影响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敦煌莫高窟就是一个经典范例。

  金属雕刻

  在青铜时代,文字体系比以前更成熟了。人类除了拿青铜来制造武器和农具,还制造了不少祭祀的器皿。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器皿上都出现了文字记录,这些文字被称为“青铜器铭文”,古代称铜为金,所以这东西又叫“金文”,或“钟鼎文”。不过这种文字太古老了,只有极少数专业的考据家才能看懂,宋代就诞生了专门研究这东西的金石学。铭文通常是通过铸或刻的方式来完成。商代至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都是铸出来的,战国至秦汉的铭文才采取其他的方式。铸刻之前,采用兽毛蘸着兽血或石灰写在铸胚上。商代铭文的字数一般也就寥寥几字,类似如今的品牌或商标。西周的青铜铭文就开始婆婆妈妈了,比如著名的毛公鼎就有497字,还有的青铜器上记录了一些故事、传记之类的东西。

  简牍

  本人很多年前曾经看过一部叫《封神榜》的电视剧,剧中姜子牙手捧一本纸质的书,稳坐于桌前。当时我就被雷翻了……。当时的文字大多是刻在骨头或青铜等金属上的,由于材料的局限,文字很难被广泛传播。当时也有少量的动物皮革被当作记录的载体,不过这东西也是稀罕的玩意儿。在咱们国家的历史上,就算到了殷商时期,识字的人也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当时的人们为了把信息记录下来并用于传播,还真花了不少功夫。于是,相对廉价的简牍就诞生了─竹简和木牍。而这玩意儿的大规模应用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的。以竹简为例,这东西一般都采用青竹筒,不过这东西不是即采即用,为了防止变形、虫蛀,也为了便于书写,人们还得把它用火烤过,让它脱水,这个加工过程被称为“杀青”,所以竹简也被称为“汗青”。之所以百家争鸣中的各种思想能流传到现在,之所以咱们如今还能看到《孙子兵法》,这都是简牍的功劳。众所周知,简牍的体积和重量实在是让人困扰。要是让琼瑶拿这玩意儿来发行小说,估计读者们还没看到啰唆的情节,光是把小说搬回家就泪流满面了。

  缣帛

  在古代中国,除了简牍,丝织品也是一种记录载体。这东西一般被称为帛书或缯书;丝织品大多是白色的,所以也有人叫它素书。我国春秋时期,丝织工艺有所提高,到了两汉时期,缣帛在王公贵族间相当流行。这玩意儿柔软轻便,幅面宽广,宜于画图,这些都是简牍所不具备的优点。不过缣帛价格昂贵,外国人更是把丝织品视为奢侈品,就像如今国人看待LV之类的玩意儿一样。所以,就算当时已经奔小康的国人也用不起。那国外的皇族呢?其实他们也舍不得用缣帛来记录,所以,他们大多采用动物皮革来替代。各位想想,像缣帛这样的非主流怎么可能取代简牍成为记录信息的主要载体呢?我国进入晋代后,纸开始慢慢普及,缣帛虽仍在使用,但基本上只作为某些特殊文书和书法绘画的写绘材料,或者某些装13人士的选择。

  纸的故事

  在上古时代,咱们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和在石壁上“涂鸦”,以后渐渐衍生出了文字,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写。不过不管是用甲骨、简牍还是缣帛作为书写材料,都不宜于记录和传播,在甲骨上刻字实在是费劲,竹木之类的玩意儿实在是笨重,缣帛又太奢侈了,于是便促成了纸的发明。造纸术是咱的四大发明之一,咱们可以如数家珍。所以,在这里《Geek》就先讲讲国外的技术吧。

  莎草纸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地区,甚至是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生产莎草纸的原料是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古埃及人将它削去外皮后把内茎切成40cm左右的长薄片,再放入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糖分。之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成相互垂直的两层,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挤去水分,再用石头等重物压,干燥后用浮石磨光一面就得到了莎草纸的成品。不过有一点相当麻烦,这东西只有一面用于书写,而且在书写前还得弄点胶什么的上去。

  古埃及人将这东西叫做“Pa-per-aa”,意思是“法老的财产”,表示法老拥有对莎草纸生产的垄断权。所以,莎草纸也不是小老百姓可以消受的。莎草纸渐渐被可以两面书写的羊皮纸和牛皮纸取代,一直使用到公元8世纪左右,由于咱们的造纸术传入,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羊皮纸和牛皮纸

  公元前170年左右,帕加马国王的欧墨尼斯二世率先使用了羊皮纸。羊皮纸的制作方法相对要简单一些,而且原料也没有地域限制。只要把小羊皮(或者小牛皮)经石灰浸泡,溶解羊皮中胶质等物质,再剪去羊毛并用浮石软化,拉伸晾晒之后便制成了羊(牛)皮纸。如果再把这些羊皮订成小册子,就成为手抄本,再合订成册,便是留传后世的羊皮典籍。此后,手稿一直使用羊皮纸。如果用鹅毛笔来书写,羊皮纸能够呈现出饱满的色彩,拿来折成书本也没有问题。唯一问题是它相当昂贵,制作也比较耗时耗工。最好的羊皮纸称做犊皮纸(Vellum),往往被拿来用在最重要的书籍抄写上。

  Tips:莎草纸的小故事

  莎草纸消失以后,其制作技术也因缺乏记载而失传。后来跟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法国学者虽然收集到古埃及莎草纸的实物,但费尽心思也没能复原出这东西的制造方法。直到1962年,埃及工程师哈桑拉贾(Hassan Ragab)利用从法国“出口转内销”的埃及纸莎草,才重新研究出了制作莎草纸的技术。

  造纸术

  1957年,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的古纸,这就是传说中的灞桥纸,是目前咱们国家发现的最早的纸。这东西是用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成,现在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有兴趣的Geek可以去参观一下。现在看来,灞桥纸的质地粗糙,书写起来感觉也不好。到了东汉年间,一个叫蔡伦的家伙改进了造纸术。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渔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因当时把渔网破布划为麻类纤维,所以这种类型的纸被统称为麻纸。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朝时又发明了染纸新技术。从黄蘖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有的先写后染,有的先染后写。浸染的纸叫染潢纸,呈天然黄色,有灭虫防蛀的功能,这玩意儿就叫黄麻纸。而利用树皮制造的叫宣纸。最初的造纸原料是桑皮、楮皮、三桠、荛花等植物。现代造纸多采用麻、棉、藤、桑皮、檀皮、芙蓉皮、稻杆、麦杆、竹等。造纸都得经过蒸煮,去除原料中的杂质,以取得纤维,而漂白则可以除去其中的色素。造纸术的发明,让人类的记录成本更加低廉。这玩意儿后来被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虽然也有部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使用亚麻布、棉布和化纤布,但是纸张的使用使得人类文明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哲学家记录下自己的思想,科学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发明,医学家记录下自己的医术,《Geek》的编辑记录下自己的点子……。最后,这些东西都用纸张印刷成册,传播到各地。于是,人类的文明就延续下来了。正如各位今天看到的这本《Geek》一样,纸张对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印刷的故事

  既然说到了印刷,那《Geek》也不能放过这一伟大的发明。在纸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人们要传播记录下来的信息却没那么容易。早期的书籍都是靠手抄,抄来抄去,也不知道哪个版本的才是对的,难免会有错别字,于是这才有了“通假字”这种自慰的说法。于是,一种可以批量记录并传播信息的技术呼之欲出。

  雕版印刷

  我国公元6世纪的六朝时期,雕版印刷终于诞生了。公元7世纪,也就是唐朝初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流行了。其实雕版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之前还经历了印章、墨拓石碑。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都是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之类的玩意儿。制版和印刷的时候,得先把字写在薄而透明的绵纸上,字面朝下贴到版上,用刻刀按字形把字刻出,然后在刻好的版上加墨,把纸张覆盖在版上,用刷子轻匀揩拭,揭下纸来,文字就转印到纸上了。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一般都是用来印点佛像、经咒、发愿文或历书之类的玩意儿。这东西印起来很麻烦,如果要印制内容的不同,那就得重新刻版。

  活字印刷

  宋仁宗庆历年间,也就是公元1041年~1049年,咱们国家的一位叫毕升的帅哥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样一来,大批量印刷就不成问题了。这段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咱就不啰嗦了。后来元朝的王祯在《造活字印书法》提到宋朝有人使用锡做为活字,但这门手艺却没有流传下来,咱们至今也没找到直接的证据。基于这一点,一直都有外国“专家”质疑这玩意儿是否真是中国人发明的。1440年左右,德国的约翰内斯·古腾堡(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zum Gutenberg)瞅着欧洲的印刷技术就开始琢磨,后来他干脆把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捣腾出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并且很快在欧洲流行开来。古腾堡所发明的铅字需要用到铅、锡与锑,里面含有铅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且不说使用麻烦,就连在工艺上也存在问题,不过这种技术直到现代电脑排版出现之后,才逐渐消声匿迹。意大利人认为将活字印刷传入欧洲的的一个出生在伦巴地的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这家伙见到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版书籍,便开始采用活字印刷。意大利人还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树立他的雕像作为纪念。

  不过有一点大家都清楚,法语、英语和德语等语种的字母就那么些,就算加上大小写、数字和标点符号,一套活字也就百十来枚。要做一套汉字活字,一般都得20万枚。相比汉字的活字印刷,西方世界的字印刷术很快就进入了实用的商业化阶段。所以,汉字的活字印刷系统之浩大,绝不是一般商人可以搞定的,往往只能由国家出面,政府扶持才能得以实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考古学家要想找到有力的证据来直接证明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是非常困难的。到了元朝,咱们国家出现了红、黑两色套印的书籍。明朝时期,还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这也许就是彩色印刷的鼻祖。

  印刷术起源之争

  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到底是谁,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很多德国人都认为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法国汉学家儒莲曾把沈括《梦溪笔谈》中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一段史料翻译成法文,他是最早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介绍到欧洲的人。公元16世纪的西班牙历史学家兼传教士冈萨雷斯·德·门多萨认为古腾堡是受到了中国印刷技术影响,当时中国的印刷术很可能是经俄罗斯或阿拉伯商人传入德国的。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一大批专家也认为欧洲的印刷术是源自中国。不过韩国人并不买账,他们怎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后来他们挖出了13世纪末高丽人用金属活字印的《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拿着这本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本,他们一口咬定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可以想像,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活字印刷的场景时,韩国人肯定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西式印刷传回中国

  1839年,一个叫理雅各的英国伦敦传道会传教士把“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中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到了香港。香港的首份华文报章《遐迩贯珍》就是在英华书院的汉字活版印刷厂印刷发行的。当时英华书院的印刷技术相当先进,他们铸造的中文活字也相当畅销。太平天国、两广总督、上海道台、清廷总理衙门等都是他们的VIP客户。于是,西方人铸造的中文铅字开始传入中国。1843年,一群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开始在上海创建墨海书馆,是上海最早的拥有西式汉文铅印活字设备的印刷机构。1873年,理雅各打算回苏格兰老家,王韬买下英华书院的中文活字印刷厂,并创立了中华印务总局,这算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西式中文铅字排印书籍的华本印刷厂。1874年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西式中文铅活字的华资中文日报。正如当年西方列强拿着咱们祖先发明的指南针和火药征服了一个个殖民地,最后还欺负到咱们头上一样,经过西方工业洗礼之后的印刷术,又“出口转内销”,卖回到咱们国家。说到这一点,咱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呢?

  纸带

  纸并不一定是拿来写字或者印字的,其实只要打些小孔也能记录数据。你可别小看了纸带的作用,这玩意儿在电子领域绝对是始祖级别的,没有它或许就没有我们现在用的电脑呢。

  1752年,一个叫做鲁修(Basile Bouchon)的法国纺织工人为了方便转织图样,他通过纸带上的不同的打孔来保存印染布上的图案。但是很可惜,他的专利意识不强。1884年9月23日,这项技术最后被一个叫贺门·哈雷里斯(Herman Hollerith)的美国佬申请了专利。不过贺门·哈雷里斯不是拿这东西来搞纺织,这位人口调查局的调查员把人口普查的数据制成“穿孔纸带”。原本需要十年的统计工作仅仅用了两年半就完成了,而且为美国节约了五百万美金,这让我们不禁感叹知识就是力量。这家伙后来还搞出了纸带制表机,并在1896年成立了制表机器公司。后来几经并购,这家公司成为了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IBM)的一部分。到了1950年,IBM的纸带已在业界与政府机构广泛使用。

  打字机

  1714年,一个叫亨利·米勒(Henry Mill)的英国佬搞出了一台长得颇似打字机的玩意儿,据说当时这东西是可以打字的,不过如今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这台机器的相关资料了。后来到了1808年 ,一个叫佩莱里尼·图里的意大利人为了帮助失明女朋友记录信息,制造了一台打字机。不过后来这台东西也失传了,咱们至今都不知道它长什么样,不过这台打字机打出的信件一直保存在意大利勒佐市的档案馆里。

  19世纪60年代,克里斯多弗·拉撒姆·肖尔斯和卡洛斯·格利登这两个美国人正在努力制造一台能自动给书编页码的机器,忽然,他们两人茅塞顿开─为什么这机器就不能同时也在书本上印字呢?于是,一架木制的打字机就诞生了。

  后来,肖尔斯找了一群朋友帮忙,开始研制并生产这种打字机。很快,这个新兴的机器便开始在美国和欧洲流行起来。后来,打字机风靡全球,直到PC及电脑打字的出现。咱们今天用到的电脑键盘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打印机的键盘。

  印刷的变革

  活字印刷术存在的时间是相当长的,虽然后来活字的材质有了变化,工业化进程也进一步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随着咱们需求的提高,这样传统的印刷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于是,印刷技术的变革开始了。胶印诞生

  胶印这项技术最早是一个叫做鲁贝尔(IraWashington Rubel)的美国佬发明的,其实这是源于一次事故。19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鲁贝尔发现如果在使用平板印刷时没有放纸,石板会把图案印到橡胶辊子上。此时再放纸,纸的两面就都印上内容,一面是石板印上去的,另一面是橡胶辊子印上的。鲁贝尔惊讶地发现,橡胶辊子印的那面反而清晰很多。柔软的橡胶能印出更锐利的边缘。于是,他发明了一个机器来重复他的这种“错误”操作。大概在同一时间,这个过程也被查尔斯·哈里斯(Charles Harris)和艾伯特·哈里斯(Albert Harris)两兄弟发现了。他们在鲁贝尔之后不久也造出了胶版印刷机,并捣腾出一个Harris自动印刷公司。Harris自动印刷公司发明的机器基于一台旋转印刷机器。一个圆柱被金属片包裹,并被墨水辊子和清水辊子紧紧挤住,金属圆柱下方是一个空白圆柱,空白圆柱下面是印刷柱,印刷柱把纸供到空白圆柱上。现有的胶版印刷机的原理和这个机器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一些别的功能,比如双面印刷,以及更大的印刷辊子。

  20世纪50年代,胶版印刷成为最主流的商业印刷技术。随着纸张、墨水和金属板的工业改进,以及金属片速度和耐用程度的改进,印刷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现代印刷制版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以手选排字和照相分色来制版的;7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激光照排很快代替手选排字,电子分色则取代了照相分色。这明显加快了排字、排版速度,改进了图像制版技术,提高了印刷质量。

  胶片与印刷

  胶片在印刷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印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如今主流印刷技术里,胶片仍是印刷的关键环节之一,没有胶片就无法晒版,无法印刷。现今被广泛应用的菲林采用卤化银涂与聚乙酸酯片基制成,这与相机使用的底片技术相通。最早的印刷胶片是靠照相制版完成的,人为因素和技术水平高低对胶片质量影响非常大。而后来胶片的制作都是在照排输出机上把制作好的文件解释成数字影像的点阵资料,再把排好版的结果输出到胶片。

  各位现在看到的这本《Geek》的印刷流程是这样的:原稿→制版→打样→输出胶片→印刷→后续加工→成品。通常来讲,首先咱的编辑用Word软件完成原稿,而接下来老彭和小苦瓜两位美工会使用Adobe InDesign制版,制版后的样稿经过葱子、老妖这些编辑们确认无误之后,咱们就会把InDesign文件拷贝到胶片厂去再次打样,再次检查,然后胶片厂的人会用电脑以电子分色的方式分别输出CMYK四色胶片(菲林)。拿到胶片之后,咱这些苦命的编辑们还得再检查一次胶片。最后,胶片被送到印刷厂开始印刷和装订。

  现在,胶版印刷术基本上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大部分的出版物都采用这种方式印刷。但一些限量版本的书籍使用铅印术,当然也会借鉴一些胶印的技术。因为还是有人倾向于金属和纸面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的轻微文字凸起,这种特殊的书有时也会单独打印。

  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印刷进入了电子控制和自动化的时期,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广泛应用,在印刷质量和效率上都得到了巨大提高。计算机的应用继续将印刷带入了数字印刷时代,使传统工艺难于完成的小品种、多变化印刷得以顺利实现。

  如果是小批量印刷,咱们也可以直接通过激光印字机、喷墨打印机或其他计算机打印机。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打印和工业化印刷工艺已经融合在一起,导致数码印刷的发展。在可遇见的未来,如今在印刷中必备的胶片(菲林)可能被数字化存储技术取代。不过这个普及过程还得花上一段时间。

  胶片的故事

  刚才咱们提到了印刷中采用的胶片,其实,这东西也是在诞生之后很久才被应用到印刷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诞生让咱记录文字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了,不过,简单的文字记录并不能满足人类对信息记录的渴望。比如,某位古代的艺术家在街上瞄到一个美女,顿时心跳加快。这时,他可以用文字记录下这段美妙的故事,也可以拿笔速写,或者在脑中记下这位MM的样子,然后立马打车回家提笔就画。可是美妙的邂逅就转瞬即逝,也许当你提笔的时候,已经忘了MM长啥样子。要记录影像怎么办?人类的智慧总是无限的,于是,摄影技术就此诞生了。

  摄影与胶片

  1825年,一个叫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的法国佬开始琢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小孔成像原理,后来他终于坐不住了,自己做了一个相机暗盒,并找到法国光学仪器商人查尔斯·塞福尔(Charles Chevalier)为他的DIY作品制作光学镜片。1827年左右,这家伙又把自己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在位于法国勃艮第(Burgundy)的家里,他通过阁楼上的窗户拍摄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真是比B门还要B啊!那时候人们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影像会“固定”在金属板上,而这块金属板就是当时所谓的“底片”。

  1829年,涅普斯与一个叫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的家伙合作共同研究摄影术。1833年7月5日,涅普斯一不小心因意外而挂掉了。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这东西生成的影像层次丰富,就算咱们根据今天的评判来看,它的效果也很精美,不过银版每次曝光、显影、定影后只能得到一张照片,不能复制,照片上的影像与实际影像左右相位也是颠倒的,影像银版容易因外力擦划而损坏影像,银版还会因长期氧化而变黑。所以,这种照片只能用玻璃罩起来,携带起来相当不方便。

  1851年,英国人阿克尔发明了湿板摄影法,虽说这和早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他所使用的“胶片”是湿片,使用起来十分的麻烦。在摄影前,摄影师得在玻璃上涂抹感光层先,并且必须在它干之前完成拍摄和冲洗。更麻烦的是,外出摄影时摄影师还得带上帐篷和各种化学试剂。在这样的摄影方式下,咱们完全不能进行“扫街”活动,更别提路边偷拍美女了。

  此后的二三十年里,虽然不断有强人对摄影技术进行改进,他们尝试使拍摄和冲洗相片的过程更加灵活、方便,但是都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技术变革。这时候,一个名叫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的美国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决心发明一种感光材料,以便能够在室外环境中进行方便的摄影。这个年轻人就是日后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他的这个想法改变了整个世界。

  不过光有想法是没有用的,还得有文化。某日,乔治·伊士曼从一个英国杂志上看到摄影师们正在研究一种可以在干燥之后使用的明乳胶剂,于是他立刻按照文章中提供的化学配方开始制作明胶乳剂,没过多久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翻翻杂志是非常好的习惯。1880年,他租了一间阁楼开始生产和销售他自己制作的照相的钢板,他的这个山寨作坊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柯达公司的诞生地。

  技术进步的原动力是不断地发明创造,让大家使用某个玩意儿的时候更加方便。当时乔治·伊士曼制作的照相机还十分笨重,不利于偷拍MM。有需要就有进步,1884年,他发明了一种涂抹在纸上的照相卷纸,拍摄之后加工重洗,从玻璃上印制,就可以看到照片了。这一年也是伊士曼柯达公司正式成立的时间。这种早期的伊士曼胶卷冲印起来虽比湿版法容易了很多,但与后来的胶卷冲印相比,仍颇为费事。

  1888年,美国化学家约翰·卫斯理·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 t)生产出了只有0.254mm厚的透明硝化纤维塑料片材,并把这东西叫做“赛璐珞”(Celluloid)。第二年,伊士曼柯达公司开始采用赛璐珞作为片基,试制出了新型赛璐珞透明片基胶卷,同时搭配廉价的20美元相机。这种手提方盒式照相机─柯达照相机装有一卷100张底片。这东西还不算完美,用户拍完底片后得把机器送回厂里才能进行显影、印像和重装底片。不过这对于摄影者来说已经是相当伟大的变革了,至少它让摄影走向大众,让摄影成为每个人都能玩的东西。当然,这也为电影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这种赛璐珞十分易燃,经常会在拍摄以及运输中出现着火的现象,大家知道这种影像数据的不可复制性,后来柯达公司生产出了透明醋酸纤维片基的安全胶卷,取代了此前易燃的硝化纤维片基胶卷。

  1892年,改组后的企业改名叫伊斯曼柯达公司。8年后,他们又捣腾出了小巧的箱式照相机,称布朗尼1号(Brownell No.1)。到192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已经垄断了美国的摄影工业,并且是美国摄影工业中最大的公司之一。

  彩色胶卷的诞生

  虽然人类从文字记录进步到了影像记录时代,但是最初的胶片都只能拍摄黑白影像。其实,彩色胶片的发展历史和胶片发展是同步的,在研究黑白胶片的同时期,人们也在研究如何获得彩色的图像。1861年,英国科学家马克斯威尔发表“三原色”(红、绿、蓝)学说,人们开始琢磨能不能拍摄出来的照片也变成彩色的。

  1912年,化学家费歇尔发明了成色显影法。在这个发明诞生之后的十多年里,这种技术都没有实质性突破,直到1930年利奥波德·古德维斯奇(Leopold Godowsky)和利奥波德·曼尼斯(Leopold Mannes)这两位摄影技术方面的Geek加盟柯达的实验室。1935年,柯达推出了柯达克罗姆(Kodachrome)彩色胶卷,很快这玩意儿就风靡全球,并作为电影及摄影的标准产品,这也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卷。而且柯达克罗姆很适合分色印刷,所以很多周刊杂志及其他出版物都使用该胶卷。后来随着数码成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胶片时代也慢慢过去。2009年6月22日,柯达决定于今年停止生产柯达克罗姆彩色胶卷。在横扫全球市场74年之后,它终于黯然挥别了历史舞台。

  胶片与电影

  电影究竟是谁发明的?美国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爱迪生!”法国人则会说:“卢米埃尔!”英国人则会说:“勒普林斯!”值得庆幸的是,韩国人没有再一次跳出来说电影是他们发明的!1887年,发明家爱迪生突发奇想,制成了第一台“放映机”:它的形状像长方形柜子,上面装有一只突起的透视镜,里面装着蓄电池和带动胶卷的设备;胶片绕在一系列纵横交错的滑车上,以每秒46幅画面的速度移动;影片通过透视镜的地方,安置一面大倍数的放大镜。观众从透视镜的小孔里观看时,急速移动的影片便在放大镜下构成一幕幕活动的画面。1888年,英国人勒普林斯拍摄了一部2秒钟的短片。1895年,卢米埃尔兄拍摄了一部叫《火车进站》的小电影。

  此后,电影业一发而不可收拾,到了19世纪末,电影业逐渐在欧美兴起,那时候拍电影的家伙使用各式各样的电影胶片,其中35mm规格的胶片最为流行,也就是咱们说的135胶片。这东西和照相用135胶片是一样的。确切地说,莱卡相机的发明者奥斯卡·巴纳克当年是直接借用了35mm电影胶片来当相机底片,谁知道却一炮走红,终于在60年代未期全面超越了传统的120底片。如今,35mm电影胶片仍在被使用,虽然从规格和基本结构上和照相用135底片一样,但在处理工艺和具体的性能指标上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