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维也纳用音乐酿酒

  我们往往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辛苦奔波,却忽略了生活和人生的真正价值,到头来才发现,我们的努力奋斗并没有让我们拥有真实圆满的人生。只有脚踏实地,热爱生活,才可以用音乐酝酿好人生之酒。

  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名城,享有“音乐之都”的盛誉。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舞蹈音乐的发源地,诸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海顿等世界音乐大师,都曾在这里留下经典名作。

  在这个一砖一瓦都饱含艺术气息的城市里,人人能歌善舞,音乐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国留学生曹文轩为了追求心中远大的音乐梦想,漂洋过海来到了极富盛名的维也纳音乐学院,希望能为自己“镀上一层金”,寻找更好的音乐发展机会。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当他准备在这里全心投入高雅学院派音乐的学习时,学院老师却安排他去农场酿酒、种菜和养牛……

  追逐梦想,愤然辞职远渡重洋

  2008年我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毕业后,在成都一家中学找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这并不是我奋斗四年后想要的结果,我真正的梦想是要做一位像李云迪、郎朗那样纵横世界的音乐人,而不是呆在默默无闻的讲台。

  现实与梦想的巨大差距,令我感到迷茫无奈,为了实现梦想,我决定出国深造。2009年7月我来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在维也纳音乐学院下的成人教育学院继续作曲专业的学习。它是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是世界古典音乐的顶级殿堂。

  但看完了课程安排后,我开始对这里的课程设计感到质疑,甚至难以接受:实践居多,理论课极少;而且这些实践课的名字听起来稀奇古怪,令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说有一门课要求用图画和色彩来表现音乐,还有一门课则要求走上街头去卖艺,还必须赚到小费。

  不过事后我才知道这些都不是最令人头疼的,真正让人心力交瘁的是一门叫做“音乐与生产生活”的课。这是一门必修课,而且所占学分非常重。课程老师萨狄罗是一个精力旺盛的矮老头。第一天他便把我们赶出教室集合在操场上,兴奋地宣布要把我们送去农庄种菜!

  好不容易漂洋过海来到维也纳,居然要去农庄种菜?这根本与作曲毫无关系嘛!我无奈地跟着同学们前往指定的农庄,他们大多数也都是国际学生,看上去也是一脸的疑惑与不解。

  不过不可否认,奥地利的农庄空气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地里种着绿油油的胡萝卜和卷心菜,农舍里养着可爱的猪牛羊,还有瓦红色的酒庄,一派生机盎然。我安慰自己:就当来旅游吧!

  萨狄罗老师很快便给我们布置了任务:要用音乐为这里的农产品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课程结束后每个人必须完成一篇相关论文;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搭配小组成员,但届时会有专人来验收成果,如果产量和质量比平均水平好,这门课才算通过。

  大家顿时面面相觑,觉得可笑无比,甚至还有人提出了抗议。不过萨狄罗对此毫不在意,继续给我们讲述课程规范:课程安排了三项农活以供选择,分别是酿酒、种菜和养牛,每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农活进行1个月的操作。大家不停抗议:一个月内又要写高质量的论文又要干农活,哪来得及啊?

  抗议无效后我们9个人按照规则分成了3组,每组3个人。我与苏珊和格雷曼组成了酿酒小组,中国香港女孩刘苏与其它两位同学选择了种菜小组,而好朋友比博的小组选择了养牛。

  我们的炼狱生活就要开始了!

  神奇酵母,用心聆听音乐显奇效

  农庄主人普鲁斯作为实验协助者将我所在的酿酒小组带到了他的酒窖,这里摆满了一排排整齐的木桶,不过上面都积满了灰尘,只能看不能碰。

  普鲁斯向我们展示了音乐酿酒实验室:一间隔音室、一台老式CD机和一些碟片,还有一些诸如吉他和三角铃的小乐器。剩下的则是几桶贴着“实验专用”的葡萄酒及很多化学用的玻璃器皿及实验器材。

  介绍完毕后,他绅士地一弯腰:“各位请好好享受酿酒的过程吧。”可我们三人仍然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苏珊连忙礼貌地叫住了他,疑惑地问道:“您给我们的葡萄酒已经是现成的了,我们该如何提高它们的品质与产量呢?”

  普鲁斯仍然是那副绅士的样子,他拧开一个木桶,倒出三分之一杯的紫红色液体,略微摇晃,放到鼻子前深吸一口气,感叹道:“是酵母,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菌所施展的魔法,才让新鲜的葡萄变成了如此佳酿。如果想改变葡萄酒的品质提高优质产量,那么首先要改变酵母的品质提高酵母的产量。”

  在他的介绍下我们终于了解到,葡萄酒是只能由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经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数不能低于8.5°。其中的关键因素是酵母,因为经过发酵,葡萄中所含的糖分会逐渐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样糖分越来越少,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才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葡萄酒。

  “你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掌握如何通过音乐来刺激酵母,让酵母迅速高质量繁殖,增加酵母活跃性,从而影响酒的品质。”普鲁斯微笑着说完便离开了,只剩下还沉醉在葡萄酒神奇酿造故事中的我们。

  组员格雷曼出生于芬兰的一个医学世家,为了追求音乐梦不惜与家庭决裂。曾经对这门课十分反感的他,脸上的阴霾此时开始渐渐消散。他一语中的:“我们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这些酵母,看看它们在有音乐与没有音乐下的活跃程度及繁殖速度。”

  我们倒出一小杯红酒,用滴管取了两滴倒在小玻璃片下,格雷曼闭上一只眼睛观察起来,一会儿他示意我们放起了音乐。“哈哈!真的有效!”他兴奋地跳了起来,我连忙凑过去观察。

  在强劲的舞曲下,我发现这些小酵母不停地振动和结合着。原来音乐果然可以刺激酵母的繁殖,在有音乐播放的情况下,酵母的反应及繁殖比没有音乐的情况下要优良得多!

  我们将乱糟糟的音乐碟片分类为古典音乐、爵士乐和日本演歌等,分别播放给葡萄酒里的酵母听。我们发现,古典音乐的效果比起爵士乐和日本演歌要来得好,特别是莫扎特的音乐。依据实验结果,听了莫扎特的音乐之后,醪(汁渣混合的酒)中的酵母密度会变高,也就是说酵母的数量会增加;酵母的活性也提高,在低温中的发酵力也变得比较强,而且由于酵母的死亡率降低,使香气优良而无杂味!

  我们用莫扎特的音乐连续播放了十天所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感清醇极了,有一种丰富的水果香,像草莓、樱桃等浆果的混合体。品尝着我们自己酿造出来的酒,心情真是激动不已。我们三人忍不住举起杯子,决定喝个一醉方休。

  即兴创作,我要用音乐酿造人生之酒

  第二天,我的脸上仍挂着红晕,我兴奋地找到刘苏告诉她酿酒组已经成功了!可刘苏脸上却挂着苦笑与无奈:他们按照早上耕作、下午各自搜集论文资料的方法进行着课程,但进展缓慢,蔬菜都长得青青黄黄;而比博的奶牛组,因为没有养牛经验,产奶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他们播放音乐给蔬菜和奶牛听。但他们都认为是天方夜谈,甚至反驳:“如果它们都能听得懂音乐,大象都可以飞了!”

  没办法,事实胜于雄辩,我只得搬出了终极武器——经音乐酿造后的葡萄酒,他们品尝完后,与原先的葡萄酒一对比,顿时都被这神奇的口感所迷倒,不得不虚心采纳了我们的方法。

  我建议刘苏用摇滚音乐和舞曲播给蔬菜听,因为植物气孔被音乐刺激便会张开,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并在碳水化合物的同化作用下,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而奶牛则喜欢听古典音乐,个个摇头晃脑,十分怡然自得,一点也看不出“对牛弹琴”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奶牛的产奶量开始慢慢回升。

  离结课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我们必须在这仅剩的几天内,将论文完成。通过在图书馆查阅大量的图书资料,我有了惊奇的发现!其实在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就有三位心理学家于《自然》期刊提出“莫扎特效应”的研究报告,据报告称听了莫扎特的音乐会使人智力提高,结果掀起了莫扎特音乐的风潮:莫扎特的CD一下子被抢购一空;一些父母亲24小时播放莫扎特的音乐给他们的婴儿听;很多幼稚园也都特别标榜古典音乐教学环境;还有牧场给乳牛听古典音乐,希望能增加牛奶产量。而将莫扎特的音乐导入酿酒工程中更是早于这波热潮。

  为什么葡萄酒偏偏会选择莫扎特呢?我又开始了对莫扎特的研究:他只活了短短35年,一生坎坷贫困,但始终乐观。很多人用“纯真自然、清澈透明”来形容莫扎特的音乐。莫扎特的音乐表面上的确相当的“简单”,听起来并不艰涩困难,没有巴赫复音音乐的那种复杂性,也没有贝多芬的“努力、奋斗”那种压力;他音乐的伟大之处,就是在简单中给人感动,让人易于亲近而喜爱。

  我想,有生命的物体——无论是动物、花草,还是单细胞的酵母,听他的音乐,都可能感染他乐观积极的精神吧!我很快得到灵感,以“莫扎特的人文精神在酿酒中的体现”为题,完成了我的结课论文,并得到了萨狄罗老师的肯定。

  大家都按时按期完成了任务,萨狄罗老师对我们的结果很满意,并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开了一个结课party,施展厨艺,用我们生产出的“音乐蔬菜”和肉烹饪了大餐,配着“音乐葡萄酒”和“音乐牛奶饼”,让我们胃口大开。

  酒足饭饱后,他突然打开钢琴,看着我们说道:“我现在要让你们用音乐把自己在课程过程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原来是即兴创作。他是要证明这次课的效果吗?我们的音乐水准真的能够得到提高吗?我忐忑不安起来。

  他首先让刘苏用钢琴弹一段种菜时的感受,刘苏不自信地看了看我,才在萨狄罗老师的鼓励下坐在了钢琴前。刚开始由于紧张,她的琴声干涩而又僵硬,但不久后便渐入佳境,从她的指尖流出的轻快乐曲宛如泉水般叮咚而下,仿佛带人重回大自然,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我从来没听过刘苏弹过如此动听的音乐!

  接着轮到比博用大提琴演奏牛们懒洋洋的低音,不知是否是因为与牛近距离接触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比博用低沉的大提琴演绎出来的旋律居然像极了奶牛的“哞哞”声,带着一点慵懒和闲适却又让人回味良久,大家听后不禁会意地大笑起来。

  轮到酿酒组时,萨狄罗老师要求我用感情细腻的小提琴诠释那种沉醉的酒香,我感到非常紧张,心也扑扑地跳了起来,因为在国内比较侧重于理论学习,我还从没有即兴创作成功的先例,而且还要马上把它转化为琴音,难度可想而知。

  萨狄罗老师微笑着点头示意开始,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将我刚刚品尝到葡萄酒时,所感受到的那种令人回味无穷的香味,在记忆中重新调度出来,通过小提琴进行演绎;演奏到忘情时,我联想到在国内辞职时的迷惘与无奈,对比起伟大的音乐大师莫扎特所经历的苦难,我的经历根本无足挂齿,他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而我却一度陷入怨天尤人的境地……最后终于通过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实践课而豁然开朗,我的心中又充满对萨狄罗老师的感恩之情及对未来的憧憬,琴声随着我不断变换的思绪,时而起伏悠长,时而高昂激情,时而轻缓舒畅……音乐的确是有魔力的,从我的表演中传达出来的情绪明显感染了大家,结束后,好几个同学默默地啜泣起来,虽然当时只有10个人,我的耳边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这是我流过最开心的泪!

  回味着这一个月经历的一切,实在是感触颇深。我已经没有了当初在国内时的那股心高气傲与浮躁,也不再把音乐看作是神圣得高不可攀的东西;正如维也纳音乐学院创始人约瑟夫 · 松来特纳尔说过的那样:音乐不是自娱自乐的工具,而应该渗入社会各个领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音乐其实就是人生的调味剂,来源于生活,而最终也要归于生活,这才是它的意义所在。

  我们往往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辛苦奔波,却忽略了生活和人生的真正价值,到头来才发现,我们的努力奋斗并没有让我们拥有真实圆满的人生。

  我终于明白,只有脚踏实地,热爱生活,才可以用音乐酝酿好我的人生之酒。

  (责编/陶仁友)

  E-mail:taorenyou@163.com

  文/唐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