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英镑玩转航拍

  想从天空中给地球母亲拍几张照片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不考虑费用问题的话,我们倒是有两个好办法:亲自乘坐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或者租用“GeoEye-1”卫星进行太空拍照 。虽说对众多Geek来说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咱没有钱。不过,真正的Geek是不会被困难吓倒的,最近有四名西班牙高中生Geek只花了不到100英镑就把这件事情搞定了。他们使用伺服电机、数码相机、GPS定位器以及各种传感器组装了一个可遥控的航拍设备,用一个充满氦气的气球将它带到3万多米的高空,在拍了大量非常美丽的照片以后,又成功将其回收。

  目的

  1.拍摄航空照片

  2.测量并记录高空温度、气压等数据

  3.测试GPS设备工作状况,回收设备

  行动思路

  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虽然咱们没有亲自参与这个行动,但在开始这个“宏伟”的工程之前,我们有必要从这群学生的角度来理清一下思路。所谓航拍,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要飞起来(航),然后拍摄照片(拍),飞起来并不难,飞机咱们买不起,放飞气球上天还是办得到。至于拍肯定要用到相机,为了在天空中摇摆不定的状态下拍到清晰的照片,对相机的改造肯定是必需的,它至少能够调整拍摄角度,能够自动或者被遥控拍摄。另外,照片拍好了以后,还得将它们收回来才行,因此整个行动的思路也很明晰了:制造航拍设备、放飞然后回收获得照片。整个计划看上去很有趣,但做起来非常难。他们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也有很多细节都要处理。自己动手制造这些玩意儿对高中生来说已经实属不易了,但他们要面临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去一个一个地攻克的。

  全面改造相机

  大家都知道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都要用手指按下快门,但这次航拍没法由人去完成这个动作,为了让相机在高空中能够自动拍摄照片,他们对相机的快门部分进行全面的改造。将外壳拆开,用导线连接到快门电路上,使快门不再用“按”的办法来开启,而是通过控制系统给它一个电平,即可实现对焦和拍照;另外,伺服电机受控制系统的指示变换相机的拍摄角度。控制系统可以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在既定的条件(如高度、气压、温度等)下自动连续拍摄。它也可由无线模块与地面进行通讯,通过地面的指令控制,进行人工操纵的手动拍摄。就像遥控飞机一样,要它拍它就拍。

  改造完以后还要测试相机是否准确对焦。刚开始测试的照片都很糟糕,经过多方查找原因,结果是因为在给相机加隔离层时不小心碰到了一个按钮,改变了相机的拍照模式,造成了对焦不准的问题。于是他们决定把相机外壳和按钮拆了,但操作时又不小心把相机弄坏了,最终他们不得不另买一个尼康L15,它的外形跟L10完全一样,不过像素更高、镜头更好,最后我们看到的那些照片就是这个几百块钱的相机拍出来的,是否觉得很惊讶呢?

  经受低温的考验

  材料:电脑机箱风扇;干冰;塑料收纳箱

  改造相机快门是个绝妙的主意,但他们接下来还要考虑如何去对付高空中的低温、低气压环境。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均匀下降,大约是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000米附近温度下降到此行的最低温-55℃,这将是对设备的最大考验。最终气球会带着设备飞到30000米高空,进入平流层,这里的温度会回暖,而且通常是万里无云,能见度极高,非常适合拍摄。

  为了让设备能经受低温的考验,要用到许多隔热保温材料。毫不夸张地讲,所有暴露在外的都要用保温材料包裹,不管是主体箱子、相机还有伺服电机都要裹得严实,绝对不能在天上裸奔。大家看到的相机外面金光闪闪的那一层其实并不是隔热保温材料,它是电磁屏蔽层,用来隔绝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的干扰,保温隔热材料都藏在里边呢。以相机为例,先用厚厚的一层优良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将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用刀片把泡沫刮平之后,再给它加一个聚苯乙烯的塑料外壳,它除了保温外,还有抗冲击的作用。最后才是粘上金属屏蔽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数码相机在高空中能够正常运行。此外,经过成员们的激烈争论,他们最终还是决定不在镜头前加装任何透明保护装置,以防结冰之后得不到清晰的照片。然后他们如法炮制,将伺服马达和探测装置也用三层材料牢牢地包裹起来。最后再用轻质的铝合金材料进行加固。

  那么所有的设备和材料能否经受住这个温度的考验呢?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必须进行一些测试。他们将10公斤干冰放进一个箱子里,并安置了两个模拟空气流动的风扇形成了冷空气流动,模拟出了探测仪在上空将遇到的天气条件。被测的物件包括:连接在气球和设备之间的尼龙绳,用作隔热材料的塑料板和铝材,微型控制器、电池、伺服马达和温度计。它们被放置在“冰箱”里大约两个小时,这已经超过整个装置在低温环境中停留的时间。令人欣慰的是,所有的设备和电源都能承受低温天气,他们可以放心地进行后面的工作了。

  探测及控制装置

  大家是否看到与拍摄组件相连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家伙,它的作用是记录和回传各种气候数据,并通过GPS进行定位,协助小组成员回收。

  为了给一大堆芯片一个温馨的家,他们选用了一个塑料收纳箱来作为装置的外壳。他们沿箱壁铺一层聚苯乙烯材料用于隔热,并在收纳箱外面做了一个铝合金支架,起着保护的作用。至于内部就复杂得多了,它就相当于一个单片机,温度计、气压计、GPS等都是这个系统的外设。刚开始的时候整个系统都在一个临时的主板上运行,这样他们可以对其不断地修改,在确保所有的系统都能稳定运行之后,才开始动手做最终的电子板:他们先把在电脑上设计好的图纸打印到A4纸上,并把这张打印好的纸用电熨斗熨平,然后把它放在铜板上再次熨烫,让轨迹粘附在铜板上,再把铜板放到水中,去除纸张。然后使用盐酸和过硼酸钠清除轨迹以外的东西。清洁结束之后再挖孔,并焊接上所有部件和模块,最后用劲量L91锂电池做电源。这种手工制电路板的方法并不多见,操作起来也需要相当强的动手能力,看来这群牛人不光是航拍Geek,还是电子达人啊。

  把硬件组装好了还不算完,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呢?这就要程序员出马了,整个装置内的所有的模块都由程序员用MTK OS(没错,就是山寨手机的操作平台)写入到微处理器里。各模块调校好了以后连接到电路板上,驱动程序相当于已经固化在处理器里了,所以各模块能被正常驱动。看来已经是万事具备,只待好天气了。

  放飞及回收

  在制造、测试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地向飞行管制部门申请使用空域,最终得到了在2009年二月底的许可。飞行地点定在Monegros,这是唯一一个飞机飞行区以外的地区,而且离海超过100公里,可以确保气球不会飘到海里去。在申请的日期到来之前,他们还做了几次低空飞行试验,以确保探测仪能够正常运转。在克服了一系列稳定性的问题之后,他们终于可以探讨放飞时间的问题了。根据气象预报显示,2009年2月28日的能见度比较高,飞行方向为东北,根据程序模拟出来的情况看,飞行距离为20公里左右。

  这一天早上9点10分,同学们开始给气球充氦气了,15分钟后,气球的直径达到了2米,重量仅1500克,它携载着与它一样重的设备升空了。由于大气压力减小,气球直径将逐渐膨胀至9.5米,每分钟上升约270米。同学们使用谷歌地球和无线电接收机很快就掌握气球的升空情况,并绘制出气球的飞行轨迹。气球用了将近两小时爬升到最高点30677米,随后气球开始泄气并逐渐下降,最后携载着照相机和传感器仪器返回地面,随着高度的下降,速度开始稳定。同学们最后收到的数据是在881米及679米间的高度。根据GPS的指示,他们最后在离发射地10公里外的农田里发现了气球和仪器,虽然它在飞行过程中暴露在非常极端的状况下,而且还重重地摔了一下,但他们发现气球时携载的传感仪器仍发射着无线电信号。飞行的路程及预先的模拟路程如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