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 中国亮剑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移动互联,IT,苹果,百度
  • 发布时间:2011-11-21 15:14
  移动互联网正在带来一场新革命,原有的产业格局摇摇欲坠,中国IT产业站上了新的起跑点。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擅长本地化服务和行业应用的中国移动互联产业甚至能够重整产业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时势造英雄,我们必须抓住机会!

  最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手里拿着惠普、戴尔、联想等笔记本电脑的采访对象越来越少了,更常出现在人们手中的设备,变成了苹果、三星、联想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市场研究公司ABIResearch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夏季平板电脑销量达1360万台,以两倍绝对优势超越笔记本电脑。而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预测,2013年,PC发货量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慢,发货量有望增长至4.337亿台,与此同时,全球具有互联网访问能力的消费电子设备,包括平板电脑的发货量将增长至5.036亿台,首次超过PC;到2015年,全球具有互联网访问能力的消费电子设备发货量将超过7.5亿台,远远超过届时的PC发货量4.791亿台。市场以鲜明数据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

  这一技术时代的交替对中国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一场有可能让中国IT产业及企业重塑国际地位的变革,正在酝酿。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整体规模达108.3亿元,同比增长154.6%,环比增长38.9%。中国惊人的市场增长势头,让全球觊觎移动互联网市场蛋糕的企业看到了新的机遇。那么,中国的IT企业们能否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敢于亮剑,抢占先机?

  重塑格局的历史时机

  11月9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内核技术的国产UC手机浏览器登陆微软WindowsPhone7应用市场;同一天,UC优视公司在印度新德里成立了分公司。与此同时,QQ手机浏览器、百度手机浏览器、360手机浏览器等国产主流手机浏览器也相继发布了支持WindowsPhone的版本,并向平板电脑进军。而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中国本土企业也异常活跃,继播思通讯成功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MS手机操作系统后,联想推出了“乐OS”、阿里巴巴推出了“阿里云OS”。此外,据称百度的手机操作系统也已经成型,将在年底前发布。在智能移动终端市场,联想的乐系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爆发之势;华为、中兴相继发力移动云终端,并迅速抢占欧美市场,销量挺进全球前五,将诺基亚挤出智能手机“第一梯队”。

  “中国厂商抢着发布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个人计算终端冲击全球市场,这在几年前,尤其是在PC领域和互联网领域是不可想象的。”一位IT产业资深人士感慨道。

  30多年前,PC传入中国,中国的IT产业从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开始萌芽。在IBM、微软、英特尔等巨头林立的夹缝中,诞生了联想等一批本土PC企业,靠顽强的精神,在芯片、操作系统、浏览器等上游技术专利大部分被国际巨头垄断的时代,跟上了世界的脚步;15年后,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在这场变革大浪中,中国的互联网精英们开始显示出不逊于全球竞争者的势头。继新浪、搜狐、网易三大中国门户网站崛起之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人人网、奇虎360等一大批有规模和实力的互联网公司先后成长,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风生水起。

  又过了15年,如今,在移动互联网的萌芽期,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终于有机会与全球竞争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苹果靠iOS及iPhone、iPad冲上了全球IT领军企业的宝座,而靠着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和ARM芯片的各家企业,也把传统的惠普、诺基亚、RIM、微软赶下了王者宝座。传统的IT市场格局正在被颠覆,处于巨头阴影下的IT企业正在以新的芯片技术、操作系统、浏览器,以及新的移动云服务冲击新的市场地位。”IT产业资深人士评价道。

  而在这场正在酝酿的变革中,中国也有实力不再仅仅做跟随者。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在硬件研发、软件开发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资源,涌现了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软件产业收入1万3002亿元,同比增长31.7%,软件业实现出口21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同时,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高出工业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4万7145亿元,同比增长22.3%。

  而具体到移动领域,中国更具优势——目前,国内智能终端相关企业达120家,含13家平板电脑生产企业,其中,84家涉及Android操作系统、50家涉及WindowsPhone、17家设计中国自主OMS智能终端产品、6家涉及Symbian终端;在应用市场方面,自今年1月以来,中国手机应用程序使用量增幅达870%,这相当于手机使用排在前100位的国家的增长率总和的4倍。今年1月,中国占全球手机应用程序使用时长的1.8%,排名第十。到10月前,中国已经排在了第二位,占总时长的7.3%。那么,中国如何才能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重塑产业地位?

  “学”苹果

  挖掘中国机会

  “互联网曾经创造了几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移动互联网现在拥有八九亿的用户,这个商机肯定会是过去互联网的10倍以上。”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认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将拥有一个“爆发式”成长的机会。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萌芽期,中国的企业走了不少弯路。年初,随着苹果iPad受到全球消费者追捧,世界各地的IT厂商也被冲昏了头,纷纷做起了Pad-like——像iPad的平板电脑,其中不乏大批中国企业,甚至包括从来没有做过终端产品的互联网企业。结果众厂商一败涂地,90%的市场份额被苹果拿走,不少厂商在苦战那不到10%的市场份额过程中逐渐衰退。

  经过一番挣扎,缓过神来的IT企业,尤其是中国IT企业开始意识到,“像苹果”是没有出路的,“学苹果”才能成功——苹果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其产品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苹果整合了一条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再到软件服务的整体产业链。

  “先从最直观的设备层面看,苹果的成功是其前CEO乔布斯敏锐地发掘了一种新的需求,进而占据了这一消费需求的市场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与苹果竞争等于自杀。但苹果满足不了所有人对移动设备的需求,我们可以学习苹果,发掘新的需求,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产品。”一位中国平板电脑生产企业主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为一些国内企业代工做各种差异化的平板电脑产品。

  正如这位从业者所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有行业用户曾经试图联系苹果公司定制行业平板电脑和解决方案,但得到的答复是,苹果中国没有行业部门——这就留给中国本土企业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了解,目前,联想、E人E本、矽鼎、三星、戴尔、惠普等国内外厂商先后在中国推出了各自面向商用的平板电脑。而联想更是推出了“端到端移动云计算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但是,仅有差异化的设备是不够的,如果不能从产业链高端发力,一样会沦为类似PC时代跟随者的角色。

  对于中国要不要做自己的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要不要做自己的手机浏览器、要不要做自己的应用软件商店等问题,社会各界乃至有关管理部门一直在思索。几个月前,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与《计算机世界》报社共同发起组织了一场CEO沙龙,受邀的操作系统、软件商店、软件开发、硬件厂商等在内的本土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者得出结论:中国移动互联网没有捷径。“如果不做,我们的命还就全部掌握在别人手里,任人宰割,这对整个中国移动互联产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播思通讯副总裁王暾感触地说。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终端和芯片,做自主OS是各国必争的产业发展关键点。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星不仅在移动终端领域异军突起,成为有实力抗衡苹果的设备制造商,更大力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三星BadaOS。中国也已经有了做自主手机OS的实力,除播思通讯的OMS外,基于开源linux,联想已经开发“乐OS”,阿里巴巴开发了“阿里云OS”,另据可靠消息,百度的手机操作系统也已成型,并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发布。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未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是应用服务。在这一领域,中国将有更大的机会。”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李苏京坚信,下一个“微软”、“百度”,一定会诞生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领域。“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智能手机普及率世界第三,应用使用率已经是全球第二;另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人才储备,开发者资源居全球第二。”李苏京指出,企业和人才比较集中的中关村已经有了丰厚的土壤,现在需要通过打造产业链平台,给上下游创造充分的空间,让企业能够自由竞争、做大做强。

  锻造共赢产业链

  “如果不建立健康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新秩序,创业者不会拥有未来。”UC优视CEO俞永福这样说。

  事实上,无论苹果、谷歌还是微软都是靠产业链支撑其业务发展的。而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全产业链的竞争。播思通讯在开发OMS时已经在和芯片企业做深度沟通;做定制手机的新浪、搜狐、腾讯、人人网已经在和终端厂商在设计阶段做融入。而联想也承认,移动互联是个复杂的产业链,靠联想一家不能完全解决用户的需求,需要广泛的合作机制。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言,要整合产业链,单靠个别企业的力量已经不够了,需要政府起到捏合的作用。而对政府如何扶植产业创新,他们认为,政府应该支持整个应用创新的环境,应该从理顺产业环境角度入手,而不是单支持某个企业的创新。

  事实上,关于究竟应该如何形成合作机制,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待讨论。或许各方能在将于11月22日.23日召开的“北京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年会”上找到答案。

  本报记者 李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