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扬的动力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361度,艾美特,CIO
  • 发布时间:2011-11-21 15:46
  受到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作为全球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制造业受到企业人力资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和CPI走高等因素的影响,正在不断受到冲击。

  面对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难道企业惟有坐以待毙?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之一的信息化在此刻是否能发挥作用?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服装361度和家电企业艾美特。两家企业的业务模式不尽相同,企业规模也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当前的艰难环境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它们自身战略中的一部分,信息化正在帮助企业提升“逆境”下的竞争力,从而在这次危机中“逆风飞扬”。让我们看看这两家企业的CIO是怎么说的吧。

  361度罗征:

  精准营销发现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深圳2011年大运会中,随处可见361度的广告。继2010年成功赞助广州亚运会之后,361度又成为深圳大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

  现在的361度是一家集品牌、研发、设计、生产、经销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自从2003年成立以来,公司相继赞助了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金门马拉松赛、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等一系列赛事,业界美誉度在不断提升。

  361度IT应用中心总监罗征表示,对361度来说,之前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是供应链能否快速流转,面对区域用户是否可以实现精准营销,如何在电子商务新时期赋予品牌新的含义?一旦361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它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们并不怕所谓的电子商务服装品牌,它们承载的品牌含义很低。”罗征认为,那些电子商务服装如果去掉品牌商标,就看不出来是哪家的产品。大多电子商务公司走的是复制产品的路线,更何况这些公司对渠道的定义不清晰,对完善信息组织以及配套的IT基础设施都处于摸索阶段。

  近年来,服装行业悄然经历着这样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轻装上阵”,只做设计和营销,而将加工、供应链管理外包出去,更有甚者连设计也不做,只做品牌和销售。对此,罗征并不看好。“举例说,在前两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采用代工品牌的服装公司损失特别惨重。当时大街上到处都是某国际品牌的打折商品,这是因为采用代工之后,品牌对利润的控制更弱,如果碰到市场变化,企业来不及调整的话,业务损失明显。”

  “行业处于爆炸式发展阶段,但速度会越来越慢。在这种情况下,服装企业需要精细化管理。这表现在提升单店的盈利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对用户群的分析。”罗征分析说,基于这个目的,服装企业要从服装商品本身的属性入手,揣测产品特性,考虑设计和生产层面的执行和供应链是否更机械化等因素,而所有这些均需要巨大数据作为支撑。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罗征认为服装企业要快速跟上互联网的节奏,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则是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用设计提升品牌的内涵;最后则是在销售方面,抓住终端,精准营销。

  有了对企业的整体思考,信息化的价值也在361度慢慢凸显出来。罗征认为,信息化能提升企业每一个环节的精度。企业运转由若干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果某一个环节断裂将影响到企业的运转。信息化会对每个环节发生的问题采集、判断,从而辅助企业正常运转。市场竞争越激烈,业务要求就越高,那么企业和业务对信息化的要求也越高。

  “在运营中,361度首先确定目标市场,根据市场判定用户的喜好,甚至会将用户的属性定义下来。这种属性与公司期望的属性相互对比,找出差异。其次,361度将强化产品差异化,做好产品的特性,比如在卖场中考虑用户体验、空间陈列和设计等。这种店面设计有一套模版为之服务,而模板下则有一套系统支撑。关注各类差异化,包括市场、产品、系统、用户等,只有全盘考虑,才能说明信息化的重要作用。”罗征说。

  落实到真实IT系统中,361度目前的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供应链管理方面有ERP分销系统、成品包装验收系统、装箱扫描系统、箱码传输系统、立体仓储系统、EPOS系统;在内部管理方面有财务管理系统、终端网点系统、人力资源系统、IT服务平台、资产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和订货会管理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上线的鼎捷协同办公系统,361度的这套协同软件主要分为即时通信、办公系统平台、邮件等系统,办公系统平台变革了公司传统纸质公文办公模式,提高了办公效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利用快速而廉价的网络传递手段,发挥信息共享功能来协调单位内各部门的工作,减少了工作中的复杂环节。

  艾美特陈镛生:

  IT转型走深度融合之路

  销售小小电风扇能卖到18个亿?或许别的企业不行,但艾美特行。

  艾美特专业生产电风扇、电暖器、换气扇、电磁炉、电水煲等系列精致小家电,产品畅销英国、法国、美国等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30多年来与10余家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经验,使艾美特成为自制率高达95%的全球知名小家电企业。

  艾美特的母公司于1973年成立于中国台湾,以制造电风扇起家;1991年在深圳成立生产基地,1993年正式建立艾美特品牌,1997年在中国内地开始市场推广,建立多元市场,内外销并进。在过去短短的20年间,艾美特发展成国内家用通风电器具行业的企业,艾美特品牌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精致小家电品牌。通过不断的品质创新,艾美特由世界工厂转为世界市场,代工转为品牌加代工,家族企业也转变为企业家族。

  按照艾美特执行长办公室SOP推动小组、信息安全委员会秘书长、电脑资讯部协理陈镛生的说法:“当台商遭遇金融海啸而想转进内需市场之际,艾美特已提前享受美好成果。2010年,我们的业务增长了20%。”

  据了解,艾美特信息化建设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2004年以前是松散式的应用阶段,2004年~2007年是企业E化导入阶段,2008年~2010年是系统整合阶段,而2010年~2012年是企业的决策风险及价值创造阶段。在这4个阶段,艾美特实施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BPMS(业务流程管理系统)、CallCenter(呼叫中心)、SMS(短信息)、第二代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ERP系统容灾、邮件系统CCR(连续集群复制)等多个项目。

  在陈镛生的带领下,艾美特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降低了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物资消耗,从中端的制造厂商发展为有内容、服务一体的厂家,更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从系统中挖掘价值,从服务企业内部到服务企业外部,从整合流程到整合上下流供应商流程,搭建一个供应链体系提供平台,在为公司节约成本的同时,推动标准化作业,梳理与整合工作流程,规范作业操作流程,挖掘与强化管理效能,为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创造了额外价值,降低运营成本。艾美特管理层曾高度赞扬艾美特的IT部门,认为它们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支持部门,而已经能通过实施信息化项目为公司创收。

  但艾美特的系统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系统重流程而缺分析,缺少高层管理人员最关心的决策分析能力,难于发挥系统真正的功能和优势。第二,受限于架构原因,系统扩展性差,功能模块调整修改困难、变更周期长,且性能无法满足外部用户作业需求。

  因此,艾美特的IT系统需要转型来支撑未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借助更灵活、更先进的IT系统,实现更为广泛的市场拓展、销售计划和跟踪、生产和采购计划体系集成、运营成本控制以及决策支持能力。

  那艾美特的IT系统具体该怎么转型?这是摆在陈镛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最终陈镛生给出的解决之道,就是将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努力做好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务化、内需主导消费驱动五个方面的转型。从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入手,与研发结合起来,减少库存成本和风险,同时提高数据挖掘的能力。

  “企业转型时期要强调成本和质量。”陈镛生说,在转型的过程中,首先企业每一个人的心态要改变,其次让资源最大化,最后是转型要有深度。“艾美特的IT转型强调分工协作,IT业务创新的时候,不能将不能实现的东西考虑进去。”

  目前艾美特采用的是多种营销模式,包括经销、直营、量贩、电商、零售等,每一种营销各有特色。现今,电子商务也是艾美特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每一个渠道都做到精细化管理,在各个不同的渠道给予不同的产品支持,以此获得经销商的信任,同时还通过微博等渠道推广。

  IT转型之后,艾美特的供应链体系为公司带来了不少效益。之前,该公司与上下游销售商供货时,各个经销商使用自己的系统,安全性得到保障。艾美特的供应商管理系统从2009年9月上线后,当年12月实现向供应商收增值服务费。“第一年是示范阶段,收了50多万元。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逐步深化系统,到2010年固定收90多万元。该系统从上线到现在共计有6期,目前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中,预计每年有接近上百万元的服务费用。系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下一步我们还将发展到经销商层面。”陈镛生说,从行业角度谈,要建设真正的“云计算”平台,不但商业概念上要吻合,技术架构上也要进行虚拟化的改造,使计算资源能够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

  从陈镛生内心来说,他把企业看做是快速消费品企业而非单纯的制造企业。在云计算方面,艾美特称之为供应链增值服务,定位在高可用性、资源最大化、后台均衡、业务连续性、节能减排方面。艾美特在建设和优化系统时,不单纯解决其局限性,更多的是考虑企业将来的目标和未来支柱,从战略、战术、功能、目标等考虑,并做具体分析。例如当公司即将上市,IT部门就会围绕财务展开工作重点,关注费用管控等方面,在项目实施结束时,他们还会继续关注自己的工程师是否能承接二次开发,推行项目落地。

  陈镛生把这两年公司IT价值定义为控制决策风险与价值创造,从“业务创新”、“管理效能提升”和提升“运营增值利润”等几个方面整合,然后做出IT的战略布局,从而促使企业发展更快,让小小的电风扇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报记者 吴玉征

  链接

  鼎捷促进3C企业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恢复缓慢和国家大力鼓励内销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开始转向内销市场,家电行业也面临着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一方面面对产能过剩、企业利润日渐稀薄和各种成本费用飞快上升的残酷现状;一方面又要面对家电业在技术、设备等硬件基础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事实。构建一个依靠硬件主导的差异化品牌显得越来越困难,信息化已经成为家电企业实现快速、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鼎捷软件主办的2011鼎捷3C行业企业管理进阶营信息化交流会在广东顺德召开。在会议中,鼎捷软件副总裁张振清认为,对信息化的掌控程度成了家电企业制胜的关键要素,良好的信息化能力是家电企业获得发展的一个根本的保障。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逐渐加强了自身的信息化装备。

  张振清表示,目前行业问题表现在:盲目扩张规模化、圈地建厂造成产能过剩、价格战火持续不断、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力薄弱等。“结合家电行业的管理特征及信息化应用难点,以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式为管理药方,这样才能促成信息化与管理的真正融合,并以此构建起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来自鼎捷软件的专家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中心,中国家电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具有强劲实力的前沿重要产业。在整合供应链竞争的过程中,快速的市场反应已成为家电企业制胜的关键要素之一,企业信息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众多家电行业来说已迫在眉睫。(文/吴玉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