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 被国境线穿越的冰雪大湖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兴凯湖,火成湖,中俄边界
  • 发布时间:2012-05-23 16:53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东北黑龙江境内的兴凯湖便被一条新的中俄边界线划开。这个昔日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从此便分属两国,成为中俄界湖。

  或许是因为距离太过遥远,也或许是因为它“界湖”的特殊身份,兴凯湖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鄱阳湖、洞庭湖、巢湖--这些“小兄弟”的名声在今天远在兴凯湖之上,而有关兴凯湖的成因、特征也是在最近几十年才被搞清楚的。

  1975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影片《德尔苏·乌扎拉》上映,电影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描写俄国民族学家阿尔谢尼耶夫在兴凯湖上的生死经历。后来,《德尔苏·乌扎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电影原著也于2005年在中国翻译出版,风行一时。从此之后,兴凯湖畔就有了很多远来的观光者,而这里的别样风景也开始闯入人们的视野。

  “火成湖”之误与兴凯湖的成因

  有关兴凯湖的成因,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一种就是“火成湖”--也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这种说法的始作俑者是前苏联远东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而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黑龙江地区在远古时火山喷发频繁,至今仍留下了如“五大连池”这样的火山湖泊,而且从整体上看兴凯湖湖盆,近圆的形状也很像一个破火山口。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科学研究是“一边倒”,全面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他们提出的兴凯湖成湖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奉为圭臬,甚至还写进了当时的地理教科书中。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1959年中苏交恶,此后,苏联人的影响从科研领域慢慢退出。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国地质科学家们终于真正走近兴凯湖,对它开展了一系列细致研究。

  兴凯湖又称兴开湖,这“兴凯”和“兴开”都是当地满族语,意思是“水往低处流”,而对兴凯湖的探索,最早也是从走访湖岸居民开始的。据一些世居兴凯湖畔,以打渔为生的满族居民讲:兴凯湖面积虽大,但湖水却不深,最深处也不过10来米。后来,经过科研人员的勘测,当地居民的说法得到证实--兴凯湖中国一侧(1861年后兴凯湖成为中俄界湖)的平均水深都不及10米,再调阅前苏联留下的兴凯湖水文资料,发现苏联一侧的水深也不大。于是,兴凯湖是火山湖的说法便值得推敲了。

  如果兴凯湖是由远古火山口积水成湖,那么它的水深将远远超过现在的测量结果。从现代兴凯湖4380平方公里的面积来看,这个“火山”的规模一定巨大无比,那么它喷发过后,留下的火山口深度怎么会只有10米?例如,位于黑龙江北部的火山湖五大连池,水深就是兴凯湖的三倍,超过30米。不过又有人提出,是不是千百万年来湖水的淤塞使火山湖床变浅了呢?这个说法显然不靠谱--补给兴凯湖的河流水质都非常好,含沙量很低,不具备将如此大的湖泊淤平的能力。

  在后来的岁月中,兴凯湖是“火成湖”的说法终于被推翻,它的真正成因也逐渐浮出水面--湖泊是由地质构造抬升、断陷而成。根据科学家的地质推演,早在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180万年)以前,兴凯湖地区在历次地质运动中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太平岭、老爷岭、完达山、锡霍特(在今俄罗斯境内)等山脉和山脉之间的盆地。到了第三纪末期,由于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古兴凯湖地区周围的山地持续上升,而中部则大规模陷落,使原来的盆地扩大加深,形成了古兴凯湖盆。

  跟今天的兴凯湖相比,古兴凯湖盆面积要大得多,方圆有数万平方公里。新生代第四纪后期时,由于地壳的下陷逐渐减缓甚至局部上升,古湖盆也随之缩小,从而造就了现代兴凯湖的雏形。

  电影镜头下的冰雪大湖

  兴凯湖的出现,犹如在大地上嵌进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平底煎锅,它开始张开怀抱,吸纳周围的大小河流。据文献记载,注入兴凯湖的水道主要有9条:东岸为半泡子河;南岸为雷凤河、横道河;南岔河、北岔河、网房子河、夕阳河、乌札库河、白棱河自西岸注入。湖的东北则为出水口,湖水在此流进松阿察河,蜿蜒注入乌苏里江。

  不知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兴凯湖才被河流充满,成为烟波浩渺的北国大湖。从面积上看,在1861年被沙俄侵占以前,兴凯湖的面积在我国仅次于青海湖,超过今天的国内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而古典名著《水浒传》里那个浩浩荡荡的水泊梁山,也不过才区区八百里,和兴凯湖相比更是小巫见大巫--兴凯湖可以装下10个梁山泊还绰绰有余。

  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兴凯湖每年的封冻期特别长,全年中有近半时间被冰雪覆盖,湖冰厚处可达1米。深冬季节走近湖面,但见飞雪漫卷,茫茫冰盖延伸远方直与天际相交。兴凯湖的冬季是寂寞的,酷烈的极寒足可让一切生灵望而却步,千百年来,除了土著渔人和那些辛勤的屯垦者,这片区域几乎无人了解。然而,就在1975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电影《德尔苏·乌扎拉》却将兴凯湖的景色、兴凯湖的冬季推到了全世界观众的眼前。

  《德尔苏·乌扎拉》讲述的是沙俄民族学家阿尔谢尼耶夫深入乌苏里地区(今我国黑龙江省东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部,乌苏里江流域),与当地赫哲向导德尔苏·乌扎拉一起的探险经历。影片中一个最著名的场景就是阿尔谢尼耶夫、德尔苏两人被困在了冰封的兴凯湖上--飞雪如刀,湖似砧板,地平线上的落日被飞雪遮盖。苍茫天地间,两个男人在寒冷漆黑的冬夜里合力抗击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他们知道,任何企图走出这片冰封大湖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因为它无边无际,因为这个湖上的暴风雪比任何地方的都要凶猛,他们只能不停地挥刀砍湖中的芦苇,通过这种无休止的运动防范被冻僵的危险。

  也许是他们的执着感动了天地,阿尔谢尼耶夫和德尔苏·乌扎拉最终走出了湖泊,通过这一过程黑泽明导演诠释了生命的绝望与抗争,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兴凯湖--这个僻处亚洲东部,无边无际的冰雪大湖。《德尔苏·乌扎拉》曾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05年,电影剧本原著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译名为《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同样的,尽管文字由俄文变成了中文,表达形式也由电影变成了书本,但兴凯湖一节仍最为精彩。每年,拿着书本“按图索骥”到兴凯湖边探奇的人不在少数,这里冰雪依旧,只是那位忠厚善良的赫哲猎人德尔苏·乌扎拉已不见了踪影。

  “一岗分两湖”与湖滨大平原

  在地质年代的第四纪晚期,兴凯湖北岸发生间歇性上升、湖水后退,一条长约50公里、宽约1公里的沙岗露出水面。它纵贯湖面东西,将原本完整的兴凯湖隔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湖泊,这种“一岗分两湖”的奇观,在我国境内仅此一处。

  小兴凯湖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大、小兴凯湖之间有一条狭窄的水道穿过沙岗相通。每年洪水期,小湖的水通过水道流入大湖,枯水期时大湖的水则可灌进小湖补充,两湖水得以自然平衡。

  小兴凯湖再北面便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和低平的湖滨平原,平原向北继续延伸至完达山脚下,与黑龙江境内最大、最著名的三江平原相接。兴凯湖湖滨平原的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很多人因此奇怪--方圆不足5000平方公里的兴凯湖,怎么会造就超过它面积两倍的大平原呢?这还要从数十万年前的兴凯湖古湖盆说起。

  古湖盆刚形成之时,面积广阔,湖底地势低平,由西向东逐渐倾斜。湖面碧波万顷,是当时亚洲东部首屈一指的淡水大湖,古兴凯湖的规模大约维持了十多万年,其后便不断萎缩,湖水顺地势慢慢向东消退,留下大片湖沼洼地。在今天黑龙江省的虎林、密山地区,人们都还能找到当年古兴凯湖逐渐萎缩的痕迹。受后来气候的影响,大片湖沼干涸成平原--最初的兴凯湖平原由此诞生。

  然而,古兴凯湖只造就了大平原的雏形,一条条发源于完达山、太平岭、老爷岭的河流从座座深山中夺路而出,向兴凯湖奔去。它们携带来的泥沙不断冲击沉淀,扩大了平原的规模。有趣的是,由于平原地势平坦,每条河流的水量相对较小,难以在平原上冲出顺直的河道--于是,一条条弯曲如蛇形的河道便形成了,从高空俯瞰,这些河道的弯曲程度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往往在每平方公里流域内,河道蜿蜒长度就达数十公里。水势平缓、河道弯曲,这些因素使泥沙更容易沉积,平原面积也就越来越大。

  相较于黑龙江省的其他平原(如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并不算肥沃。这里的土壤大多属于白浆土--它是由喜湿性植物死后,在平原地势平缓、内外排水不良的条件下,经浆化沉积形成的。白浆土黏性大、透水性差、养分贫乏。而三江平原上的土壤则是“黑土”,里面的有机质在阳光、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充分腐熟,养料充足,极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白浆土曾给兴凯湖平原的农业发展带来阻碍,但到底是人定胜天--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轰轰烈烈地开发“北大荒”后,兴凯湖平原上的人民因地制宜发明了许多耕种技术,还将南方的水稻移植到这里试种成功,如今兴凯湖地区水稻的亩产能达400公斤以上。也是从此时开始,这片曾经肃杀苍凉的大地也有了稻花飘香的南国景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