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儿尴尬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车展,自主品牌,汽车
  • 发布时间:2012-06-01 09:25

  如火如荼的北京国际车展爆棚消息不断,但参与其中的中国车企们仍然没有等来他们希望的热闹场景。比起位置偏远的E5大众馆的观众摩肩接踵,中国车聚集的展厅也只有凭火爆的表演换来一时的关注。这显然与媒体之前“自主品牌将在车展受到空间关注”的预测大相径庭。东风风神公关推广室主任牛跟尚的结论是:“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核心价值观的信奉与践行,来自品牌文化,来自对客户的敬畏!与车模、演出以及其他各种噱头无关。”

  最近中国车在日益下滑的市场再度引发关注,得益于奇瑞在合资项目中的战果频传。这家自创办起就扛起自主大旗的自主品牌领跑者于4月25日,正式宣布和博世埃泰克三方合资,加上之前刚刚公布的奇瑞路虎合资协议,其在整车和零部件方面都加速了合资的步伐。与先前人们做出的“奇瑞以合资谋求高端突破”的判断略相呼应的是,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不同场合提出:“怎么样变成一个伟大的企业,我们要选择做品牌。我们需要找一些国外比较成功的品牌企业,和这些企业合作,向他们学习品牌怎么培育,怎么维护,怎么经营的内涵,实际上品牌是一种贵族,我们现在在这方面还需要学习。”尹同跃笑言,与其称中国车企为“自主品牌”,倒不如称作“自主产品”企业更为恰当。

  近几个月以来的低迷表现为中国自主车企的未来蒙上了阴影。而同样在市场迫使下纷纷将产品下延并加速本土化的跨国公司却将品牌作为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利器,并在其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以讨喜。这未免让人担忧,在弱市下将销量作为第一要务的中国车企,在下一个市场高峰到来时再想从产品线更全、品牌更深入人心的巨头手中抢份额,显然更加困难。当然,做品牌的确比促销更加费时费事费钱。但按照尹同跃的理论,“高端突破”必然不仅仅是产品的突破,这对急于迈向高端的自主车企尤为关键,不可省略。

  “通用、大众这两家在中国汽车市场最为强势的汽车品牌,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通过股权比例调整这一套路来争取对中国市场更为凌厉的主导权。”在本刊热点《新博弈》一文中,我们不难读出通用、大众对中国市场新的投资热情,更不难读出上汽、一汽这两家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的无奈与脆弱。股权真能换来自主的强大吗?由此看来,长期以来人们关于市场换技术的迫切需求,倒不如尹同跃以合资换品牌来得更持久、更踏实。

  中国车企发展思路的改变,同样改变着相关人群的命运。十年前,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个本土设计师群体的日益强大。而十年后的今天,同样伴随着中国自主品牌高端化的定位调整,这个群体正在遭遇挑战。他们曾经给中国车带来了什么?他们又将如何找到新的空间?他们会是被抛弃的一代人吗?不妨读一读本期封面故事《十年之痒》。

  处于尴尬中的,何止是自主车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