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和杨国强的谋略PK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11-24 16:40
民营企业要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保存,
比拼的不仅是实力和背景,亦有管理上的细节。
文|《小康·财智》记者吴洁
2009年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曾经居于财富榜首位的以杨惠妍为代表的杨国强家族,以23亿美元的资产排名跌出前三位居第五,从2007年至今资产缩水139亿美元。而香港富豪李嘉诚,虽然资产缩水103亿美元,仍然以162亿美元的身家继续蝉联香港富豪榜榜首。同样是以地产起家,家族管理为主的两个富豪,为何在金融危机后财富变化的排名如此悬殊呢?我们试着从二者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上找出些异同。
多重控股模式,巧避风险
以杨国强领导的碧桂园在上市前,其原始股东将公司的业务按房地产开发、酒店、物业管理、建筑装修等几大类分别整合到4家离岸公司名下。碧桂园的招股资料显示,2006年3月21日,碧桂园的股东们在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伊东、富高公司,3月28日设立了智发、集裕、豪华公司,4月7日又设立恒宙、永柏等4家公司。
同时,碧桂园的股东们还设立了各自全资拥有的离岸公司,其中杨惠妍的公司是必胜(ConcreteWinLimited)、杨贰珠的公司是多美(AutomicGroupLimited),上述两个公司直至2008年10月底仍出现在联交所披露的碧桂园大股东综合名单中。
碧桂园的大股东以离岸公司的名义控制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这种结构下,大股东的个人全资控股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业务并不重叠,两个公司在法律人格上独立,碧桂园的法律和经营风险也不会直接影响到大股东自己的全资公司。
而从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架构看,也采用了类似的多重控股模式。但是,李嘉诚的控股技巧明显比杨国强“高出一筹”:李嘉诚通过名下的信托基金控制长江实业40.2%股权,长江实业再控制和记黄埔49.9%股权,而和记黄埔再持有其他10多个上市公司的股权。于是,李嘉诚只需维持金字塔顶端公司的控股权,就可以撬动多达数千亿乃至上万亿港元的资产。
选择单一继承,避免企业动荡
香港首富李嘉诚年届80仍不言休,但毕竟年事已高,2005年他已就如何接班作出安排。
李嘉诚大儿子李泽钜掌管9家上市公司。李嘉诚2005年9月在北京接受《香港商报》访问时透露,会将香港的上市公司交给长子李泽钜打理,他个人在海外的投资则归次子李泽楷所有。换言之,李泽钜会接掌以长江实业及和黄为首的9家香港上市公司。
李嘉诚小儿子李泽楷是位财技高手,继承李嘉诚海外资产。李泽楷从小叛逆,有传在母亲庄月明过世后,他开始与父亲不和。不过李嘉诚留给儿子的那一部分海外投资同样价值不菲。根据《福布斯》报道,李泽楷作为电讯盈科主席,个人身家相当丰厚。
杨国强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养子,大女儿因为小时发烧,智力有点障碍,二女儿杨惠妍,小女儿杨子莹目前还在美国念书。而杨国强早在碧桂园上市之前,就将其所有的股权转让给了二女儿杨惠妍。杨惠妍今年27岁,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目前是碧桂园集团的最大股东。杨氏家族杨国强有兄弟共八人,家族庞大,亲戚众多,杨对他们也是照顾有加,有能力的就安排到碧桂园上班,没能力的就金钱扶持。碧桂园的9个执行董事中,除崔健波外,其他7位均为杨国强的亲属及亲信。其中,杨志成和杨永潮是他的侄子。
杨国强这么早就将股权转让给杨惠妍,一方面确定继承人避免去世后遗产的争夺,导致企业的动荡;同时在未上市前就将股权转让,也可以省掉一大笔税费。
李嘉诚善于掌控自主权
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李嘉诚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而在确保现金流同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一个低位:“自1956年开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从没有负债,就算有都是‘假贷’的,例如因税务关系安排借贷,但我们有一笔可以立即变为现金的相约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所以遇到任何风波也不怕。”
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便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意识,关注公司的脆弱环节。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没有现金流的威胁,负债与否取决于自己,就让多数问题不是被动决定,便拥有了对生意尽可能大的自主权。在与李嘉诚合作极多的人士看来,“把握自主权”正是他的核心观念。
在骨子里,李嘉诚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而在2008年,因为“对赌协议”的浮亏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据香港媒体传出碧桂园资金饥渴,大股东杨惠妍将其所持有的股权转交高盛代持有。
而杨国强却说:“2008年很多房企在关键时候根本都是资不抵债,是金融政策的突然转向使得它们躲过了这个糟糕时期。而在最困难的时候,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付完,碧桂园仍保持净现金达30亿元的水平。”
无论如何,杨国强以及他的碧桂园虽然挺过了艰难的2008年,比起李嘉诚,杨国强的2008过的更为艰难。
中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异
碧桂园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不仅如此碧桂园还立志做全能选手,所有楼盘自己开发、自己销售,从项目设计、建筑、装修、销售直到物业管理,都自行承担。草坪是自己的园林公司种的,装修是自家工程队,甚至五星级酒店也是自己来。作为一个反外包趋势的典型,碧桂园几乎囊括了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杨国强也深以此为荣。
企业的运营成本无非两种: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工序在外,交易成本较大;工序在内,则组织成本较大。碧桂园依托的就是强大的规模效应,将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为此,碧桂园建立了一个以职能部门纵向管理为主,大总部小地方的管理体系。职能部门一捅到底,直接管理所有项目的相关领域。杨国强本人直管建筑设计院和投资拓展部,其他部门由高管团队管理。地方每个项目公司大约派驻10人左右,同一省份的几个项目由1-2名大项目经理协调。
这种杨国强家长式的垂直管理模式,其好处是可以避免资源闲置,但问题是会导致双重领导。最后关于楼盘的大小事情总会落到杨国强头上。例如建筑、装修、园林等领域的相关公司的协调,也只有杨本人才能有效处理。批量生产,对于依然处于家族式管理下的碧桂园来说,显然还没到那个火候。
而李嘉诚在两个儿子成人之前,他没有安排任何一个亲属到公司里工作。他一开始就超越了任人唯亲的做法,广泛地聚集全世界的人才。李嘉诚的公司分布在52个国家,有20万名员工,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外国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完全是在职业经理人的运作之下,这些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外国职业经理人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带进公司,对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持续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嘉诚能够完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血缘为纽带的狭隘观念,这对华人来说实为难能可贵。李嘉诚认为,亲信并不等于亲人。他说:“在我公司服务多年的行政人员,有的已工作了很多年,有些更长达30年,什么国籍都有。无论是什么国籍,只要在工作上有表现,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就能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李嘉诚的亲信观,无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因此,李嘉诚自己曾经强调:事实上我是依靠西方管理的模式,不然也难发展到52个国家。但是其中做人的道理,我自己是中国人,是保留有我们中国好的文化,这个人情味永远都是存在的。
李嘉诚与杨国强的大事年表
人物李嘉诚杨国强
出生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祖家(今属潮州市湘桥区)1955年出生,祖籍是广东顺德
家庭情况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
弟弟李嘉昭,已故,妹妹李素华已婚,妻子庄月明,跟李嘉诚诞下两子:长子李泽钜已婚,妻子王富信;幼子李泽楷,现未婚,但2009年4月,女星梁洛施证实与其秘密拍拖且于4月底在多伦多为李泽楷诞下一男婴,李嘉诚亲自替孙取名“长治”三女一养子
大女儿,因幼时发烧未能及时治疗,智力受损
二女儿,杨惠妍生于1982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市场及物流系,2005年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如今作为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整体采购监督、企业资源管理,并参与制定发展策略
三女儿,杨子莹现于美国某大学修心理学
20岁前的经历15岁开始茶楼跑堂
17岁开始做五金厂推销员
20岁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17岁前杨国强从未穿过鞋,年轻时曾放牛种田、做过泥水匠
20-40岁前的经历22岁时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30岁时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23岁时杨国强进了公社房管所任施工员
29岁升任区建筑队队长
34岁时已是镇政府旗下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经理
37岁时,主业还是建筑承包的杨国强利用顺德碧桂园股东退股的机会,毅然接盘,进入房地产业,同时创立碧桂园品牌
精彩语录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如果我80岁的时候走在街上,所有认识我的人都会微笑地跟我打招呼,我就满足了
人家问我为什么会成功,我说可能是我对别人好,对社会好
我虽然没机会读大学,但我看书很多的,天文、哲学、历史、地理……什么书都看。小时候,我就算身上只有2块钱,也会和同学到废品收购站买旧书看
……
比拼的不仅是实力和背景,亦有管理上的细节。
文|《小康·财智》记者吴洁
2009年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曾经居于财富榜首位的以杨惠妍为代表的杨国强家族,以23亿美元的资产排名跌出前三位居第五,从2007年至今资产缩水139亿美元。而香港富豪李嘉诚,虽然资产缩水103亿美元,仍然以162亿美元的身家继续蝉联香港富豪榜榜首。同样是以地产起家,家族管理为主的两个富豪,为何在金融危机后财富变化的排名如此悬殊呢?我们试着从二者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上找出些异同。
多重控股模式,巧避风险
以杨国强领导的碧桂园在上市前,其原始股东将公司的业务按房地产开发、酒店、物业管理、建筑装修等几大类分别整合到4家离岸公司名下。碧桂园的招股资料显示,2006年3月21日,碧桂园的股东们在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伊东、富高公司,3月28日设立了智发、集裕、豪华公司,4月7日又设立恒宙、永柏等4家公司。
同时,碧桂园的股东们还设立了各自全资拥有的离岸公司,其中杨惠妍的公司是必胜(ConcreteWinLimited)、杨贰珠的公司是多美(AutomicGroupLimited),上述两个公司直至2008年10月底仍出现在联交所披露的碧桂园大股东综合名单中。
碧桂园的大股东以离岸公司的名义控制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这种结构下,大股东的个人全资控股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业务并不重叠,两个公司在法律人格上独立,碧桂园的法律和经营风险也不会直接影响到大股东自己的全资公司。
而从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架构看,也采用了类似的多重控股模式。但是,李嘉诚的控股技巧明显比杨国强“高出一筹”:李嘉诚通过名下的信托基金控制长江实业40.2%股权,长江实业再控制和记黄埔49.9%股权,而和记黄埔再持有其他10多个上市公司的股权。于是,李嘉诚只需维持金字塔顶端公司的控股权,就可以撬动多达数千亿乃至上万亿港元的资产。
选择单一继承,避免企业动荡
香港首富李嘉诚年届80仍不言休,但毕竟年事已高,2005年他已就如何接班作出安排。
李嘉诚大儿子李泽钜掌管9家上市公司。李嘉诚2005年9月在北京接受《香港商报》访问时透露,会将香港的上市公司交给长子李泽钜打理,他个人在海外的投资则归次子李泽楷所有。换言之,李泽钜会接掌以长江实业及和黄为首的9家香港上市公司。
李嘉诚小儿子李泽楷是位财技高手,继承李嘉诚海外资产。李泽楷从小叛逆,有传在母亲庄月明过世后,他开始与父亲不和。不过李嘉诚留给儿子的那一部分海外投资同样价值不菲。根据《福布斯》报道,李泽楷作为电讯盈科主席,个人身家相当丰厚。
杨国强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养子,大女儿因为小时发烧,智力有点障碍,二女儿杨惠妍,小女儿杨子莹目前还在美国念书。而杨国强早在碧桂园上市之前,就将其所有的股权转让给了二女儿杨惠妍。杨惠妍今年27岁,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目前是碧桂园集团的最大股东。杨氏家族杨国强有兄弟共八人,家族庞大,亲戚众多,杨对他们也是照顾有加,有能力的就安排到碧桂园上班,没能力的就金钱扶持。碧桂园的9个执行董事中,除崔健波外,其他7位均为杨国强的亲属及亲信。其中,杨志成和杨永潮是他的侄子。
杨国强这么早就将股权转让给杨惠妍,一方面确定继承人避免去世后遗产的争夺,导致企业的动荡;同时在未上市前就将股权转让,也可以省掉一大笔税费。
李嘉诚善于掌控自主权
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李嘉诚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而在确保现金流同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一个低位:“自1956年开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从没有负债,就算有都是‘假贷’的,例如因税务关系安排借贷,但我们有一笔可以立即变为现金的相约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所以遇到任何风波也不怕。”
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便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意识,关注公司的脆弱环节。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没有现金流的威胁,负债与否取决于自己,就让多数问题不是被动决定,便拥有了对生意尽可能大的自主权。在与李嘉诚合作极多的人士看来,“把握自主权”正是他的核心观念。
在骨子里,李嘉诚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而在2008年,因为“对赌协议”的浮亏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据香港媒体传出碧桂园资金饥渴,大股东杨惠妍将其所持有的股权转交高盛代持有。
而杨国强却说:“2008年很多房企在关键时候根本都是资不抵债,是金融政策的突然转向使得它们躲过了这个糟糕时期。而在最困难的时候,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付完,碧桂园仍保持净现金达30亿元的水平。”
无论如何,杨国强以及他的碧桂园虽然挺过了艰难的2008年,比起李嘉诚,杨国强的2008过的更为艰难。
中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异
碧桂园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不仅如此碧桂园还立志做全能选手,所有楼盘自己开发、自己销售,从项目设计、建筑、装修、销售直到物业管理,都自行承担。草坪是自己的园林公司种的,装修是自家工程队,甚至五星级酒店也是自己来。作为一个反外包趋势的典型,碧桂园几乎囊括了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杨国强也深以此为荣。
企业的运营成本无非两种: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工序在外,交易成本较大;工序在内,则组织成本较大。碧桂园依托的就是强大的规模效应,将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为此,碧桂园建立了一个以职能部门纵向管理为主,大总部小地方的管理体系。职能部门一捅到底,直接管理所有项目的相关领域。杨国强本人直管建筑设计院和投资拓展部,其他部门由高管团队管理。地方每个项目公司大约派驻10人左右,同一省份的几个项目由1-2名大项目经理协调。
这种杨国强家长式的垂直管理模式,其好处是可以避免资源闲置,但问题是会导致双重领导。最后关于楼盘的大小事情总会落到杨国强头上。例如建筑、装修、园林等领域的相关公司的协调,也只有杨本人才能有效处理。批量生产,对于依然处于家族式管理下的碧桂园来说,显然还没到那个火候。
而李嘉诚在两个儿子成人之前,他没有安排任何一个亲属到公司里工作。他一开始就超越了任人唯亲的做法,广泛地聚集全世界的人才。李嘉诚的公司分布在52个国家,有20万名员工,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外国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完全是在职业经理人的运作之下,这些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外国职业经理人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带进公司,对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持续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嘉诚能够完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血缘为纽带的狭隘观念,这对华人来说实为难能可贵。李嘉诚认为,亲信并不等于亲人。他说:“在我公司服务多年的行政人员,有的已工作了很多年,有些更长达30年,什么国籍都有。无论是什么国籍,只要在工作上有表现,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就能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李嘉诚的亲信观,无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因此,李嘉诚自己曾经强调:事实上我是依靠西方管理的模式,不然也难发展到52个国家。但是其中做人的道理,我自己是中国人,是保留有我们中国好的文化,这个人情味永远都是存在的。
李嘉诚与杨国强的大事年表
人物李嘉诚杨国强
出生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祖家(今属潮州市湘桥区)1955年出生,祖籍是广东顺德
家庭情况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
弟弟李嘉昭,已故,妹妹李素华已婚,妻子庄月明,跟李嘉诚诞下两子:长子李泽钜已婚,妻子王富信;幼子李泽楷,现未婚,但2009年4月,女星梁洛施证实与其秘密拍拖且于4月底在多伦多为李泽楷诞下一男婴,李嘉诚亲自替孙取名“长治”三女一养子
大女儿,因幼时发烧未能及时治疗,智力受损
二女儿,杨惠妍生于1982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市场及物流系,2005年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如今作为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整体采购监督、企业资源管理,并参与制定发展策略
三女儿,杨子莹现于美国某大学修心理学
20岁前的经历15岁开始茶楼跑堂
17岁开始做五金厂推销员
20岁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17岁前杨国强从未穿过鞋,年轻时曾放牛种田、做过泥水匠
20-40岁前的经历22岁时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30岁时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23岁时杨国强进了公社房管所任施工员
29岁升任区建筑队队长
34岁时已是镇政府旗下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经理
37岁时,主业还是建筑承包的杨国强利用顺德碧桂园股东退股的机会,毅然接盘,进入房地产业,同时创立碧桂园品牌
精彩语录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如果我80岁的时候走在街上,所有认识我的人都会微笑地跟我打招呼,我就满足了
人家问我为什么会成功,我说可能是我对别人好,对社会好
我虽然没机会读大学,但我看书很多的,天文、哲学、历史、地理……什么书都看。小时候,我就算身上只有2块钱,也会和同学到废品收购站买旧书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