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的1995年 我想当一个小老板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3-06 16:28
丁磊
出生年月:1971.10
籍贯:浙江宁波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供职机构:网易公司
职务:首席架构设计师
1993年 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1993年~1995年 就职于宁波市电信局
1995年~1996年 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
1996年~1997年 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
1997年5月 创办网易
我相信,有时候人在关键时刻走对了一步,会影响一辈子的命运。
离开国企
1995年,我辞掉宁波邮电局的工作,乘飞机到了广州。我记得当时的机票要一千多,远比我在宁波邮电局一个月的工资高。此前,Sybase就主动找过我,要我去做工程师,因为自1993年毕业后我在国企呆的两年时间里,业务上虽然很清闲,但我没停过学习,我在UNIX和数据库方面很突出,而既懂电信业务也懂操作系统的人,在华南地区并不多。
我决定离开体制内的国有企业的时候,家里对我的决定并没有太热烈的反应,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1995年,我已经在宁波邮电局做了两年,工作节奏比较散漫。一张“宁波日报”就一张纸,很多期刊都是月刊,那时候的电脑也不能上网。惟一能干的事情是把交换机的事情搞搞清楚。那时候月工资800块,住在单位的宿舍,想花钱也没地方花,也从来没有感觉到钱不够花。
当时我觉得没有什么大的成长空间,最多评一个先进工作者,对我这样比较有专业能力的人来说是一种悲哀。决定跳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都觉得工作没意思,第二是因为互联网的前景很好,第三是我这样的技术人才,出来到南方,随便都可以挣几千块一个月。
像我们这一批大学生,1993年毕业的时候没什么太多选择:1.被分配到国家单位;2.考研;3.出国留学。于是,我的很多同学被分配到军事部门。像我们今天的“神七”上天,都有我同学参与。也有些分配到南京的熊猫电子厂,从军工专业到做民用产品。那时候想去深圳的企业很困难。
而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波市邮电局,是很不错的工作。刚进去第一个月80块钱的工资,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因为所有进来的大学生都是拿80块钱,一切都像是安排好的。在我大学毕业的前一年,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十四大让我热血沸腾。那时候学校是要组织学习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的,还要考试。我觉得这是一个信号,可以下海。中国这个社会可以给有能力的人一个机会。
于是,在厌倦了国有企业的工作之后,我来到了广州。
落户广州
那时的广州,虽然比起今天的广州,面积上要小得多,但地位却远不是今天的广州能比的。当时一个内地人到了广州,那种强烈的新鲜感,好比今天的内地人第一次看到香港。她完全是一个另外的世界,与内地城市相比,它是一个很现代很开放也很务实的国际化都市。在这里,你听到人们说的是粤语、唱的是粤语歌,电视看的是香港台,报纸有繁体字的“大公报”,出租车也是港式的红色。因为亚热带的原因,这个城市永远是绿色的,看上去永远生机勃勃。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的人们的神情、节奏完全与内地不一样,整个社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也完全是内地无法想象的。
那真是一个广州热火朝天的时代,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最新的资讯,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大家都相信个人只要肯奋斗,都能够获得成功。
我在广州最好的时代来到了这个城市,她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一辈子都对这个城市怀有特殊的感情。
到广州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间外企,当时我缺少社会经验,想通过这个过渡的跳板熟悉一下外企的管理方式,它确实给我留下了与内地完全不同的印象,很人性化,没有论资排辈,尊重也鼓励个人的才能。
我一到广州就花了1万2千元买了台电脑,这笔钱基本上是在宁波两年所有的积蓄。当时没有互联网,我也不玩电脑游戏,电脑就主要用来学习。那时候有光盘,没有VCD的碟片,只能拿电脑来看文档,学习一些软件,电脑城可以买到很多盗版的软件,可以自己去尝试。
我最开始住在南方医院附近,是公司租的一个套间,我住其中一个。当时自己不用花房租。一个人住的时候比较多,偶尔才会有公司来出差的同事借住。
我与外人的交往不多。我在广州有同学,但联系不多,因为我觉得我在广州的生活很忙碌很充实,广州离香港近,每天有新的信息,新的思想,和世界最发达的地方是没有时间差的。
平时在下班后,我基本上是在电脑前或看看电视。在广州能看到4个香港台,而中央台当时好像只有两套节目,我主要是看明珠台,看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英语。我记得明珠台9点半之前还有连续剧,当时我最喜欢看《X档案》,很过瘾。看看电视,是我在广州比较重要的夜生活。
南方医院的交通并不方便,每天要坐中巴,早上7点半出门,要坐1个小时的中巴才到公司。有一次钱包差点在中巴车上被偷掉,后来我搬到了淘金路,月租是1千或1千2,这里离公司近,以后我每天就可以走路上班了。
我记得第一个月的收入是4千,是以前的好几倍,但在当时广州的外企,甚至还算是偏低的,而且在1995年,广州的物价很高,我记得晚上出去,有些酒吧一瓶啤酒都要卖到40元。
当时,广州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现象是——在邓小平南巡之后,广州很多年轻人都成了小老板,我认识些在电脑城卖设备什么的朋友,没受过什么教育,也都有百万资产。我一点不嫉妒,也没什么不平衡的,因为我觉得没有理由比他们差,我自己受了4年高等教育,有2年专业工作经验,有技术专长,相信自己能成功。
当时,广州就是这样一个给人希望的城市。
原始积累
因为我在电信局工作过,对电信的业务很了解,当时宾馆的程控交换机开始流行,一个打出的电话用这个设备计费,当时各个宾馆都需要交换机计费软件。我一直在这个领域里接活,第一笔就挣了几万块,当时买交换机的人太多了。
可以说,如果我没有当时在这些业务上资金和经验技术上的积累,就没有今天的网易。当时,在这些项目上,一共赚了多少钱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基本上我后来创办网易的钱,都来自为酒店写程控交换机的计费软件的积累。
我1995年从宁波到广州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做个小老板,做自己擅长,喜欢的事情。公司不要大,也就有个二三十人的小公司。而之后我是没办法才被逼到把企业做大,拿了别人的投资,就希望上市,上市就拿到了更多的钱,那就必须对股东的投资负责。这才有了现在的网易。
今天,如果有人问我,毕业后该怎么做,我不建议他创业,我会建议他到北京、上海,或者广州深圳,现在北京上海的资金、机会可能比广州深圳还多。
但如果时光倒流,有人问我,在1997年以前,他毕业后该去哪里,我一定会告诉他,广州、深圳。
毕业10年的时候我和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同学聚会过一次,只有一两个像我这样跳出体制外。而我命运的改变,则是无意中在1995年这个正确的时刻,选择来到了广州。
现在的人,可能对1997年之前的广州缺乏了解。其实,我们只要回过头来看,今天民族产业响当当的品牌,像华为、中兴、万科、美的、TCL等等,几乎都是同时在一个地方崛起的。不难想象,当时真正具备了聚合资金、信息、机会的制度保障的城市,只有广州和深圳。
文:丁磊口述@南方网
……
出生年月:1971.10
籍贯:浙江宁波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供职机构:网易公司
职务:首席架构设计师
1993年 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1993年~1995年 就职于宁波市电信局
1995年~1996年 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
1996年~1997年 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
1997年5月 创办网易
我相信,有时候人在关键时刻走对了一步,会影响一辈子的命运。
离开国企
1995年,我辞掉宁波邮电局的工作,乘飞机到了广州。我记得当时的机票要一千多,远比我在宁波邮电局一个月的工资高。此前,Sybase就主动找过我,要我去做工程师,因为自1993年毕业后我在国企呆的两年时间里,业务上虽然很清闲,但我没停过学习,我在UNIX和数据库方面很突出,而既懂电信业务也懂操作系统的人,在华南地区并不多。
我决定离开体制内的国有企业的时候,家里对我的决定并没有太热烈的反应,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1995年,我已经在宁波邮电局做了两年,工作节奏比较散漫。一张“宁波日报”就一张纸,很多期刊都是月刊,那时候的电脑也不能上网。惟一能干的事情是把交换机的事情搞搞清楚。那时候月工资800块,住在单位的宿舍,想花钱也没地方花,也从来没有感觉到钱不够花。
当时我觉得没有什么大的成长空间,最多评一个先进工作者,对我这样比较有专业能力的人来说是一种悲哀。决定跳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都觉得工作没意思,第二是因为互联网的前景很好,第三是我这样的技术人才,出来到南方,随便都可以挣几千块一个月。
像我们这一批大学生,1993年毕业的时候没什么太多选择:1.被分配到国家单位;2.考研;3.出国留学。于是,我的很多同学被分配到军事部门。像我们今天的“神七”上天,都有我同学参与。也有些分配到南京的熊猫电子厂,从军工专业到做民用产品。那时候想去深圳的企业很困难。
而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波市邮电局,是很不错的工作。刚进去第一个月80块钱的工资,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因为所有进来的大学生都是拿80块钱,一切都像是安排好的。在我大学毕业的前一年,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十四大让我热血沸腾。那时候学校是要组织学习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的,还要考试。我觉得这是一个信号,可以下海。中国这个社会可以给有能力的人一个机会。
于是,在厌倦了国有企业的工作之后,我来到了广州。
落户广州
那时的广州,虽然比起今天的广州,面积上要小得多,但地位却远不是今天的广州能比的。当时一个内地人到了广州,那种强烈的新鲜感,好比今天的内地人第一次看到香港。她完全是一个另外的世界,与内地城市相比,它是一个很现代很开放也很务实的国际化都市。在这里,你听到人们说的是粤语、唱的是粤语歌,电视看的是香港台,报纸有繁体字的“大公报”,出租车也是港式的红色。因为亚热带的原因,这个城市永远是绿色的,看上去永远生机勃勃。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的人们的神情、节奏完全与内地不一样,整个社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也完全是内地无法想象的。
那真是一个广州热火朝天的时代,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最新的资讯,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大家都相信个人只要肯奋斗,都能够获得成功。
我在广州最好的时代来到了这个城市,她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一辈子都对这个城市怀有特殊的感情。
到广州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间外企,当时我缺少社会经验,想通过这个过渡的跳板熟悉一下外企的管理方式,它确实给我留下了与内地完全不同的印象,很人性化,没有论资排辈,尊重也鼓励个人的才能。
我一到广州就花了1万2千元买了台电脑,这笔钱基本上是在宁波两年所有的积蓄。当时没有互联网,我也不玩电脑游戏,电脑就主要用来学习。那时候有光盘,没有VCD的碟片,只能拿电脑来看文档,学习一些软件,电脑城可以买到很多盗版的软件,可以自己去尝试。
我最开始住在南方医院附近,是公司租的一个套间,我住其中一个。当时自己不用花房租。一个人住的时候比较多,偶尔才会有公司来出差的同事借住。
我与外人的交往不多。我在广州有同学,但联系不多,因为我觉得我在广州的生活很忙碌很充实,广州离香港近,每天有新的信息,新的思想,和世界最发达的地方是没有时间差的。
平时在下班后,我基本上是在电脑前或看看电视。在广州能看到4个香港台,而中央台当时好像只有两套节目,我主要是看明珠台,看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英语。我记得明珠台9点半之前还有连续剧,当时我最喜欢看《X档案》,很过瘾。看看电视,是我在广州比较重要的夜生活。
南方医院的交通并不方便,每天要坐中巴,早上7点半出门,要坐1个小时的中巴才到公司。有一次钱包差点在中巴车上被偷掉,后来我搬到了淘金路,月租是1千或1千2,这里离公司近,以后我每天就可以走路上班了。
我记得第一个月的收入是4千,是以前的好几倍,但在当时广州的外企,甚至还算是偏低的,而且在1995年,广州的物价很高,我记得晚上出去,有些酒吧一瓶啤酒都要卖到40元。
当时,广州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现象是——在邓小平南巡之后,广州很多年轻人都成了小老板,我认识些在电脑城卖设备什么的朋友,没受过什么教育,也都有百万资产。我一点不嫉妒,也没什么不平衡的,因为我觉得没有理由比他们差,我自己受了4年高等教育,有2年专业工作经验,有技术专长,相信自己能成功。
当时,广州就是这样一个给人希望的城市。
原始积累
因为我在电信局工作过,对电信的业务很了解,当时宾馆的程控交换机开始流行,一个打出的电话用这个设备计费,当时各个宾馆都需要交换机计费软件。我一直在这个领域里接活,第一笔就挣了几万块,当时买交换机的人太多了。
可以说,如果我没有当时在这些业务上资金和经验技术上的积累,就没有今天的网易。当时,在这些项目上,一共赚了多少钱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基本上我后来创办网易的钱,都来自为酒店写程控交换机的计费软件的积累。
我1995年从宁波到广州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做个小老板,做自己擅长,喜欢的事情。公司不要大,也就有个二三十人的小公司。而之后我是没办法才被逼到把企业做大,拿了别人的投资,就希望上市,上市就拿到了更多的钱,那就必须对股东的投资负责。这才有了现在的网易。
今天,如果有人问我,毕业后该怎么做,我不建议他创业,我会建议他到北京、上海,或者广州深圳,现在北京上海的资金、机会可能比广州深圳还多。
但如果时光倒流,有人问我,在1997年以前,他毕业后该去哪里,我一定会告诉他,广州、深圳。
毕业10年的时候我和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同学聚会过一次,只有一两个像我这样跳出体制外。而我命运的改变,则是无意中在1995年这个正确的时刻,选择来到了广州。
现在的人,可能对1997年之前的广州缺乏了解。其实,我们只要回过头来看,今天民族产业响当当的品牌,像华为、中兴、万科、美的、TCL等等,几乎都是同时在一个地方崛起的。不难想象,当时真正具备了聚合资金、信息、机会的制度保障的城市,只有广州和深圳。
文:丁磊口述@南方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