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人造风景
- 来源:摄影之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3-11 14:34
爱德华·伯汀斯基是加拿大最具盛名的摄影家之一。他使用大画幅相机进行拍摄真实的工业场景和城市。爱德华·伯汀斯基不仅抓住了在社会巨大变革过程中这些工厂极具震慑力的场景,同时又捕捉到其中的细微之处。他的作品通过突出建筑、工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来吸引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爱德华生在风景美丽的加拿大,作为职业摄影师,他的兴趣也从这片美丽的风景开始。但在拍摄过程中,爱德华很快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找到更新的语言,这么多年以来画家和摄影师们已经全方位地将自然风景记录和表达。同时,爱德华发现人类的痕迹在自然中显得越来越多。例如,首先让爱德华注意到的就是加拿大西部的铁路,铁路在山脉中切开的一条线,像彩条一样将山脉切开,这象征着加拿大的西部开发对自然的影响。
爱德华在1983年拍摄了12张一套的“铁路风光”作品,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并成功地在博物馆展出。自此,他全面转向了拍摄工业以及那些被人类破坏过或者接触过的自然风景。他沿着他的目标开始关注煤矿、采石场,在那里,爱德华看到了“一个新的潜在的影像”:“以前人类的一些故事是关于面对大自然人变成像侏儒一样的人,但是当我到这些煤矿、采石场我看到的是另外的景象,大自然被人造成了风景。”
在拍摄了加拿大的一些工业场景后,1993年爱德华开始了国际化的视角:意大利切石场、澳大利亚的金矿。在2002年到2005年期间,爱德华·伯汀斯基深入到中国众多城市和工业区,使世人看到中国当今社会与经济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他在中国所拍摄的众多作品涉及三峡大坝、煤矿、炼钢厂、造船厂、回收站、壮观的制造车间和上海老城区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大幅面的照片创建了一个个令人炫目的视觉平台,使参观者能够观察到从近在咫尺的前景延伸到空间尽头的远景之间的全部细节。
爱德华是一个未知世界的探索者,他不断探索与我们生活生存有关却又看不见的工业自然风景,并凭借他优美的画面引起我们对自己的反思。
Q&A对话爱德华
Q:您是如何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的,第一次来中国是什么时候?
爱德华:第一次是来是2002年年初。我在1995年左右就开始研究中国,例如三峡大坝、回收再利用项目。1997年我在多伦多发现有一个“循环再用”的垃圾场,堆了有25英亩的电子废料:键盘、鼠标、电子雷达,到处都是。
1998年我打算拍摄的时候这片地方消失了,政府不想让电子废料堆在那里,那些东西被运到中国,所以我想看看那些运走的电子废料到底在中国是如何的。最初的兴趣是三峡,然后是“回收”。当我到中国时,我开始注意所有的工厂、中国城市发生的变化。
Q:您拍摄中国为了表达什么?
爱德华:我的拍摄是关于这个中国在怎样转化,工业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到底是如何的?我并不想指出中国或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好,我想说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地球上的人的发展到底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我们说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罗伯特·坦蒂说过,“我们要只用地球的利息”,每年这个地球能产出什么,我们消耗什么。而我们现在却在消耗地球的本金,这是很大的问题。
Q:您在中国拍摄是否遇到困难?
爱德华:在中国,我想拍摄的地方大概3/4的地方我能去,1/4的地方我去不了。比如说我想去拍玩具工厂,但因为那些玩具工厂都是美国的大企业,他们不让我去拍,也许他们的工人工作环境不好,或者材料有毒,或者工人的年龄太小等问题。我还想去大规模养鸡养鸭场,但是由于禽流感也不能去。还有电子废料场也是中国政府可能不太愿意别人知道的地方。后来我和加拿大使馆、中国外交部合作,让他们明白我要做什么,他们给与我拍摄的帮助。
Q:你在画面中展现出一种冷静、理性、提出问题的态度,但是您在拍摄时有没有自己的情绪,例如说有没有痛心疾首的感情?
爱德华:我拍的东西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不好,现在我们开车、或者喝水,都会对世界带来影响,只是我们看不到。这些画面告诉我们在人类想要过更好生活的愿景下,会带来很多其他的后果。
Q:你所拍摄的东西很多是破坏性的风景、有着严重污染的场景,但是我从你的画面看到宁静、秩序、甚至带着一点美感。色彩非常好。你有没有刻意地去经营这种美感,或者你如何去平衡画面真实与美感之间的关系。
爱德华:在我的照片中,我要制造一种矛盾,首先我的照片要吸引观众,才可以打开一个渠道去与观众沟通,然后观众看到具体的内容后又能够跳出来反省一下或对其中的内容有所抗拒,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僵持的过程,一个矛盾的状态。我觉得这和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或者下一代过着更好的日子,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要求下,对这个社会或者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Q:您拍摄工厂的照片中,我看您在构图上非常喜欢一种对称的构图,是为什么呢?
爱德华:我在看到这些工厂时觉得它们像大盒子,我想表达这些盒子是多么的大,这其实有很多种方法。但是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样的角度,是我三十年来拍照的经验、我以前犯过的错误告诉我的,我知道怎么样的角度去拍摄的照片放在博物馆里最好,这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外,当我拍照片时,我要调整一个很适合的距离,能够看到很广的角度,但是你要看细节的时候依然能看到细节。
Q:您采用反转片拍摄还是负片拍摄?另外好像您比较喜欢在阴天拍摄。
爱德华:我采用负片拍摄,它的宽容度比较大,反差不像反转片那么高。你说对了,阴天可以产生柔和的调子,保留更多细节。
Q:你是否用Photoshop去修照片?
爱德华:我会用Photoshop去调整,颜色、密度,或者有的东西颜色太显,我会将其削弱。但我不会用photoshop造一些没有的景象。
Q:您接下来有什么拍摄打算?
爱德华:在中国,我的助手发现一些养猪场,还有做水饺的工厂,很有趣,也许会去拍摄。另外,我开始关注五万人左右的城市,也是很有趣的。
文:脆皮
……
爱德华生在风景美丽的加拿大,作为职业摄影师,他的兴趣也从这片美丽的风景开始。但在拍摄过程中,爱德华很快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找到更新的语言,这么多年以来画家和摄影师们已经全方位地将自然风景记录和表达。同时,爱德华发现人类的痕迹在自然中显得越来越多。例如,首先让爱德华注意到的就是加拿大西部的铁路,铁路在山脉中切开的一条线,像彩条一样将山脉切开,这象征着加拿大的西部开发对自然的影响。
爱德华在1983年拍摄了12张一套的“铁路风光”作品,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并成功地在博物馆展出。自此,他全面转向了拍摄工业以及那些被人类破坏过或者接触过的自然风景。他沿着他的目标开始关注煤矿、采石场,在那里,爱德华看到了“一个新的潜在的影像”:“以前人类的一些故事是关于面对大自然人变成像侏儒一样的人,但是当我到这些煤矿、采石场我看到的是另外的景象,大自然被人造成了风景。”
在拍摄了加拿大的一些工业场景后,1993年爱德华开始了国际化的视角:意大利切石场、澳大利亚的金矿。在2002年到2005年期间,爱德华·伯汀斯基深入到中国众多城市和工业区,使世人看到中国当今社会与经济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他在中国所拍摄的众多作品涉及三峡大坝、煤矿、炼钢厂、造船厂、回收站、壮观的制造车间和上海老城区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大幅面的照片创建了一个个令人炫目的视觉平台,使参观者能够观察到从近在咫尺的前景延伸到空间尽头的远景之间的全部细节。
爱德华是一个未知世界的探索者,他不断探索与我们生活生存有关却又看不见的工业自然风景,并凭借他优美的画面引起我们对自己的反思。
Q&A对话爱德华
Q:您是如何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的,第一次来中国是什么时候?
爱德华:第一次是来是2002年年初。我在1995年左右就开始研究中国,例如三峡大坝、回收再利用项目。1997年我在多伦多发现有一个“循环再用”的垃圾场,堆了有25英亩的电子废料:键盘、鼠标、电子雷达,到处都是。
1998年我打算拍摄的时候这片地方消失了,政府不想让电子废料堆在那里,那些东西被运到中国,所以我想看看那些运走的电子废料到底在中国是如何的。最初的兴趣是三峡,然后是“回收”。当我到中国时,我开始注意所有的工厂、中国城市发生的变化。
Q:您拍摄中国为了表达什么?
爱德华:我的拍摄是关于这个中国在怎样转化,工业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到底是如何的?我并不想指出中国或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好,我想说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地球上的人的发展到底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我们说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罗伯特·坦蒂说过,“我们要只用地球的利息”,每年这个地球能产出什么,我们消耗什么。而我们现在却在消耗地球的本金,这是很大的问题。
Q:您在中国拍摄是否遇到困难?
爱德华:在中国,我想拍摄的地方大概3/4的地方我能去,1/4的地方我去不了。比如说我想去拍玩具工厂,但因为那些玩具工厂都是美国的大企业,他们不让我去拍,也许他们的工人工作环境不好,或者材料有毒,或者工人的年龄太小等问题。我还想去大规模养鸡养鸭场,但是由于禽流感也不能去。还有电子废料场也是中国政府可能不太愿意别人知道的地方。后来我和加拿大使馆、中国外交部合作,让他们明白我要做什么,他们给与我拍摄的帮助。
Q:你在画面中展现出一种冷静、理性、提出问题的态度,但是您在拍摄时有没有自己的情绪,例如说有没有痛心疾首的感情?
爱德华:我拍的东西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不好,现在我们开车、或者喝水,都会对世界带来影响,只是我们看不到。这些画面告诉我们在人类想要过更好生活的愿景下,会带来很多其他的后果。
Q:你所拍摄的东西很多是破坏性的风景、有着严重污染的场景,但是我从你的画面看到宁静、秩序、甚至带着一点美感。色彩非常好。你有没有刻意地去经营这种美感,或者你如何去平衡画面真实与美感之间的关系。
爱德华:在我的照片中,我要制造一种矛盾,首先我的照片要吸引观众,才可以打开一个渠道去与观众沟通,然后观众看到具体的内容后又能够跳出来反省一下或对其中的内容有所抗拒,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僵持的过程,一个矛盾的状态。我觉得这和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或者下一代过着更好的日子,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要求下,对这个社会或者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Q:您拍摄工厂的照片中,我看您在构图上非常喜欢一种对称的构图,是为什么呢?
爱德华:我在看到这些工厂时觉得它们像大盒子,我想表达这些盒子是多么的大,这其实有很多种方法。但是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样的角度,是我三十年来拍照的经验、我以前犯过的错误告诉我的,我知道怎么样的角度去拍摄的照片放在博物馆里最好,这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外,当我拍照片时,我要调整一个很适合的距离,能够看到很广的角度,但是你要看细节的时候依然能看到细节。
Q:您采用反转片拍摄还是负片拍摄?另外好像您比较喜欢在阴天拍摄。
爱德华:我采用负片拍摄,它的宽容度比较大,反差不像反转片那么高。你说对了,阴天可以产生柔和的调子,保留更多细节。
Q:你是否用Photoshop去修照片?
爱德华:我会用Photoshop去调整,颜色、密度,或者有的东西颜色太显,我会将其削弱。但我不会用photoshop造一些没有的景象。
Q:您接下来有什么拍摄打算?
爱德华:在中国,我的助手发现一些养猪场,还有做水饺的工厂,很有趣,也许会去拍摄。另外,我开始关注五万人左右的城市,也是很有趣的。
文:脆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