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岘港到会安,车程4小时,被水塘衔接的块田绿得很明亮,一根根立在水田里的竹竿上,绑着日晒风吹之后、斑驳了色彩的布条——没有人敢闭一下眼睛,这可是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一生中不能错过的50处美景的公路。4小时后,我们到达会安古城。
日本桥到底是桥还是庙?它逃过时光的侵蚀,将过去的自己全身呈现在我们面前,如同这座古城里的其他建筑,粉色的墙面已经有些剥落,上面爬满深色苔藓。桥内一片漆黑,因为桥是加了顶子的,所以更难分辨它究竟是一座什么建筑,偶尔有一张西方面孔从桥栏探出头,暴露在阳光里,眼神里充满狐疑。白天过桥要买票,人却众多,多到担心像“伦敦大桥垮下去”。浪荡了一下午,我们才转回暮色四合下的日本桥,中国这边已经无人把守——忘记交代背景,据说当年,中国和日本将此桥作为分界,桥这边是中国的地界,那边是日本的。在免费的诱惑下,我们带着对新奇事物的无限憧憬,闯入一片暗色世界。迎接我们的居然是佛龛,香火淡淡,在渐黑的夜色里摇曳。扶栏而立,会安江上灯火点点,是小城之夜的初始。然而站在纯木质结构的日本桥上,却平静下来。这是一座充满了信仰的小城,因为信仰,人心有约束,于是拘谨。我想我找到了什么问题的答案,是这个吗:售票的时候人满为患,免费的时候无人问津,这是商品社会的产物,所以夜色的庙宇,才属于真正的会安。
穿过日本桥,来到日本一边,这边是中国游人很少来的一边,所以商铺显得有些零落,民宅也更简陋些,可这就是真正的会安。
我和丑男坐在马路牙子上,我们头顶悬着圆润的猪笼草,月光擦过它,铺在我脚边。他问我,你属什么啊?我说,我属猫。他不解。拜托,我们现在可是在越南!这是一个有属相猫的国家。一只黑猫从我脚边溜过,充满了战斗力。
应选择这样的一种咖啡馆,通透的无遮拦外墙,一张桌子面向大街,你坐下,你就成了墙;你咀嚼,路人就停下来欣赏你;你静默,路人也欣赏你;你说话,路人也欣赏你——实在不知,这样的座位,是为了让你欣赏街景,还是方便被路人当猴子一样地欣赏拍照。然而习惯就好,习惯之后,满街的奇景都是你的,不管是挑着扁担卖水果的、挽着越南髻的妇人,还是会安江中撑船的、生命已经干瘪的老者。
做了一身奥黛,行程圆满,心想,若我也有一样的信仰,一定在会安的庙宇中拜拜又拜拜,可惜没空回来还愿,所以,不如带着对信仰的敬畏离开。
撰文_ 樊月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