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描绘移动计算愿景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IDF,移动计算,英特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10 10:45
虽然还是在旧金山的Moscone会展中心,还是众多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搭台唱戏”,但是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依然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前来参与。为什么?因为新CEO第一次登台演讲、首款用于移动设备的22nm SoC亮相、推出更低功耗的Quark处理器……
将成功“精确复制”
作为公司历史上第六位CEO,科再奇(BrianKrzanich)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召开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2013)上的亮相略低调,这种低调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务实的态度。科再奇在其演讲中阐述了英特尔的愿景,描绘了英特尔如何面向各个快速发展的细分市场。科再奇表示,英特尔不会忽视任何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领域。其实英特尔以前的历任CEO就描述过类似这样的愿景,科再奇的表述,更像是在“精确复制”着以往的策略。
“精确复制”恰恰正是英特尔在制造领域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也正是它成就了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的成功,它要求在确保在高产出的同时,生产出基本上一模一样的产品,并减少公司在芯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从英特尔制造领域走出来的CEO,科再奇肯定相当清楚“精确复制”对于英特尔的意义。只是在英特尔当前最渴望的移动互联市场中,其在PC、服务器领域的成功能否“精确复制”呢?
在演讲中,从采用14纳米制程的“Broadwell”系统,到首款用于移动设备的22纳米系统芯片,科再奇着重描绘了英特尔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优势。在新任总裁詹睿妮的演讲中,更是将对摩尔定律的阐述直接投射到了舞台背板巨大屏幕上,甚至明确表示2017年英特尔将会推出7纳米的产品。英特尔显然在表明,制造的优势才是英特尔安身立命的基石,英特尔将会把在制造工艺和架构方面的领先优势发挥到极致。
“如今,创新和行业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这为英特尔充分发挥优势创造了条件。凭借行业领先的制造技术和架构设计,英特尔将进一步切入更低功耗计算设备领域。英特尔将塑造并引领计算产业的未来。”科再奇说。
虽然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但是有了制造上的优势,就能把以往的成功“精确复制”到不同领域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依托制造的优势,辅以丰富的应用、完善的产业链,才可能将成功“精确复制”。对此,英特尔想必也是非常清楚的。MOSCONE会展中心(IDF2013举办地)一层所聚集的几百家来自元器件、数据中心、PC、智能系统、软件等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的展台,就是一个最好的写照。
“基于半导体的技术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改变我们的生活。在之前的每一次技术变革中,英特尔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未来,英特尔将继续推动创新突破。”詹睿妮说。
Bay Trail“抢戏”粉毛衫
贺尔友(Hermann Eul)是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移动与通信事业部总经理,虽然来自德国,但是日耳曼人严肃不苟言笑的一面完全没有在他身上有半点展现。一副和蔼可掬的笑模样,让他和英特尔的那种工程师气质完全不符。六月在台北Computex上,他身着粉色衬衣、暗银色西服上台演讲,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他更是身着一件嫩粉色毛衫出现在IDF上,一登台就引爆了全场。不过,人们很快就将目光从这件粉色毛衫上移走了。为什么?因为贺尔友在他的主题演讲中谈到了英特尔首款移动四核产品——凌动Z3000处理器(研发代号为“Bay Trail”),及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的相应战略,瞬间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移动领域可以说是英特尔最后一个没有攻下的市场了。对此,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系统软件事业部总经理费道明指出:“随着移动日益融入个人生活并越来越个性化,英特尔正在积极创新,通过推出一系列新服务、用户体验,以及满足消费者、IT经理和企业用户选择的设计来推动这种变革。英特尔的战略旨在确保英特尔架构能够为所有设备、操作系统环境,以不同价位的产品带来最佳体验。”
而凌动Z3000处理器就是担负着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的诸多期望,它是迄今为止英特尔面向平板电脑和其它纤薄移动设计产品的功能最强大的的产品。“与此前的产品相比,性能提升两倍,图形处理能力提升了三倍。它能够让平板电脑等更加便携、电池续航能力能到到10小时以上,图形性能更加强劲,同时安全性更佳。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飞跃。我们的OEM合作伙伴基于Bay Trail正在开发多种多样、覆盖多种价位的设计,以满足消费者、企业用户和IT经理们的需求。”贺尔友说。
“二合一”重塑个性计算
二合一的不一定是洗发水,“二合一”是今后的全新的计算设备。
在本次IDF上,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Kirk Skaugen)指出,二合一的计算设备就是将性能与便携性结合在一起,可变形决定了二合一产品可以在平板电脑与笔记本之间自由转换。“只要屏幕与键盘是由同一家厂商生产的,就可以称之为二合一产品。续航能力、快速链接能力及便携性决定了它的平板电脑属性,而其具有的全功能决定了它的的笔记本属性。微软的Surface RT就不能算是二合一产品。”施浩德说。
施浩德表示,随着新的奔腾和赛扬处理器(研发代号分别为 Bay Trail-M和-D)的问世,英特尔期望二合一设备的价格从今年开始进一步降低到349美元,翻盖式笔记本甚至可以降低至199美元。不过,施浩德同时指出,采用凌动和酷睿处理器的二合一产品在性能和便携性上是不同的,两者的价格也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市场。
在谈到在PC市场不断萎缩的现实面前,英特尔如何推动PC的创新发展时,施浩德表示,英特尔会支持更多的操作系统,例如除了windows系统还会支持Chrome、安卓等不同的系统,来扩展PC的市场。这样对于不管是一体机,还是说二合一的产品来说,才可能带来一些新型的应用,来推动整个PC的创新。
继去年6月推出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之后,施浩德在这次IDF上又宣布推出面向商用计算的全新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博锐处理器。“商用计算在过去几年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英特尔也正在带来前所未有的最广泛的商业解决方案。全新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博锐处理器提供了企业员工和IT经理们所迫切希望获得的特性,为二合一设备、超极本和触控笔记本电脑带来的令人兴奋的外形设计、内置安全保护、轻松的自动化、全新的计算模式等,既灵活又安全,一系列内建的硬件特性又可以直指与日俱增的商用生产力需求。”施浩德说。
此外,在展望下一代处理器发展时,施浩德表示英特尔会在 2014 年推出的研发代号为“Broadwell” 的14纳米处理器平台中,带来性能水平更高、更为普及的无风扇系统并显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
链接
英特尔发布新款至强E5-2600 v2处理器
V2,曾经是名噪一时的火箭,现在它是一款具有强悍性能的处理器。
在IDF2013期间,英特尔宣布推出英特尔至强E5-2600 v2处理器(代号为“Ivy Bridge-EP”)。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表示:“至强E5 v2处理器,采用22纳米制成技术,比上一代产品提高了50%的性能,能耗降低45%,最高可以达到12个核,具有30MB的三级缓存。”
IBM System x市场部副总裁Roland Hagan表示,至强E5-2600 v2处理器将被全新的IBM NeXtScale System中采用,后者是一款是一款高密度、灵活的计算平台,可用于支持分析、技术计算和交付云服务等要求苛刻的工作负载。此外,这一最新的处理器家族还将用于IBM全新 x3650 M4 HD高密度存储服务器中,以及IBM的所有双路系统,包括机架式和塔式的System x服务器、Flex System、iDataPlex 和 BladeCenter等产品中。
柏安娜指出:“当前,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业务转型。在提供新的基于云的服务时,企业需要构建出色的通用基础设施,以满足不同的工作负载。同时,这一基础设施还必须十分灵活,以满足针对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的不同需求。而至强E5-2600 v2处理器是英特尔通用性最高的产品,能够消除数据中心当前面临的许多限制。它可支持行业的开拓创新,为广泛的数据中心工作负载打造领先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各种客户需求。”
据悉,至强E5-2600 v2处理器还会被用于支持高性价比的、可扩展的、分布式的和软件定义的存储。
采访手记
计算改变未来
都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英特尔研究院的科学家们一个比一个头发少。而正是这些聪明“绝”顶的“未来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勾画着未来世界的样子。
在英特尔首席宣传师与未来学家Steve Brown眼中,计算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其背后的驱动力分别是功耗、情景、数据和新型应用。技术与计算正在成为某种力量,这种力量正在试图改变传统的世界。不管是单一的物体,还是说相关的产业,甚至是整个社会都会为之而改变。英特尔实验室首席工程师Lama Nachman认为,随着人们对周围情景的感知越来越细腻,将会影响到人们行为的方方面面。
“正是这种基于情景的革命,将会改变计算的未来。将来,随着各种设备越来越小,同时更低的能耗、更低的成本,计算将会无处不在,围绕在每个人的周围,并作用在每个人的身上,甚至是计算设备都可以植入到我们的身体中,新型的自然交互也就会应运而生。”英特尔实验室高级首席工程师Ravi Lyer说。
英特尔院士、人类学家 Genevieve Bell更是在IDF压轴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未来最卓越的技术将可以感知每个人所处的整体环境,并提供个性化的体验。这一趋势反过来将决定技术构建模块的发展方向,无论是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或服务。“人类自身才是终极的移动平台。”
英特尔的未来离不开“移动”,而“移动”也离不开计算。在英特尔看来,无论是我们对周围情景的感知,还是说队这些感知所产生的数据的分析,都离不开计算。只是如何通过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功耗来实现这种计算能力,一直是英特尔所努力的目标。而英特尔努力的基石——摩尔定律,已经不是一条的关于晶体管的定律,它已经演变成一条“经济学”上的定律,或是说更像是英特尔在通过计算改变社会的努力过程中的精神动力。
本报记者 汤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