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创造湖北足球小环境”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足球,环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13 09:58
卓尔“442工程计划”方案,展现了卓尔的雄心:5年5个亿投资业余足球(城际联赛和社区联赛)、校园足球(大学生联赛和高中联赛)和青训(U11到U17四级梯队),以及基地建设和足校建设。作为“442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陈旭东也详细谈及了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以及如何推动这一计划。
绝不退出,另辟蹊径
卓尔足球的442规划始于本赛季八九月份,陈旭东也谈及了计划出台的过程:“降级之后,大家都在看,都在观望,看看卓尔怎么办,卓尔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加大投入毅然冲回去,还是蛰伏几年慢慢来,或者是退出。各种猜测都有。当时阎总很明确表示,绝对不可能退。他是思想上有跳跃性的人,他说不能再走老路了,必须另辟蹊径。后来和一些爱好足球的领导聊起来这个事情,大家就想起来这个思路。随后,我们也没有搞很大型的座谈会,前前后后我们就开了两次会,然后就请教育厅、体育局等几个部门一起做,教育厅和体育局对这个事情非常看好,两个主管部门的一把手都参加了研讨,大家都觉得比较好,一拍即合,方案就定下来了。”
陈旭东告诉记者,省市领导对这个计划表示了赞扬和支持:“没有上报市里和省里,我们就是和这些主管部门直接衔接。虽然没有正式的上报程序,但还是获得了省里和市里的支持,因为这个方案是基础性的、公益性的,也包含群众体育在里面。”
陈旭东表示,这个计划的出台考虑了三个方面:武汉足球的特点、中国足球的现状以及中国整体的大背景,“首先考虑的是武汉足球的特点,武汉足球的基础不错,踢球的人多,爱球的人多,青少年培养不错,但武汉有好的人才,却没有好的平台。第二点则是基于中国足球的发展现状。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我们根基没打好,是我们群众基础没打好,青少年球员基础没打好,我们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重视基础性的东西。第三则是考虑了中国社会的大背景,十八大三中全会之后,各行各业都在创新,足球也不能死水一滩,所以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独有的路子。”
“中国足球的大环境还没完全改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创造湖北足球的小环境。”陈旭东表示。
要形成完善成熟的体系
在“442”计划的第一个“4”中,校园足球和业余足球各占两项:城际联赛和社区联赛属于业余联赛,大学生联赛和高中联赛属于校园足球。
“四个联赛模式的提出,涵盖了整个社会层面。我们要组织湖北省的城际联赛,那么每个城市也都会组织相应的城市联赛,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是非常积极的。在城市联赛方面,武汉的城市联赛一直是中国城市联赛的一个典范,像大家都知道的武汉宏兴,他们也参加了足协杯,他们就是武汉城市联赛的,这个来自于亚足联展望计划,由武汉足协运作,我们的城际联赛,是要和每个城市联赛衔接的,最终会形成一个完善的湖北足球业余联赛体系。”陈旭东表示。
卓尔首先推出的就是城际联赛和大学生联赛,倒是社区联赛,卓尔仍旧在规划中。“社区足球的难度非常大,2014年我们恐怕很难推出来,毕竟他从赛制到组织都极为繁杂,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说实话,这个方面的规划我们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怎么搞,但我们一定会去搞。”陈旭东表示。
卓尔的校园联赛更接近于成人联赛,这和目前主流的中小学校园联赛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对此陈旭东也表示:“中小学联赛我们已经有了,武汉有一个晚报杯,参与的学校很多,教育系统会自然而然把几个联赛衔接起来,到时候,湖北便可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联赛的四级校园体系。其实,中国足球有大学生联赛,但大学生联赛并不健全,像湖北只有极个别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联赛。所以这次省教育厅将组织全省的高校推动大学生联赛,湖北省高校将全部参加。然后我们再推出高中联赛。”
“没有大学生联赛的带动,中小学联赛在缺乏完整渠道的情况下是很难开展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重视大学生联赛的原因。”陈旭东表示。
卓尔的足校,是开放性的
20年的起起伏伏,不断摧毁着湖北足球的青训,人才外流成为家常便饭,不过,仓促接手的卓尔,仍旧在梯队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卓尔95年龄段梯队,在全运会上获得了第三名。卓尔97梯队今年拿了大区冠军、总决赛冠军和足协杯冠军,只丢了一个联赛冠军。“我们要继续建立更加完善的青训体系。”陈旭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运会的时候,卓尔向唐诗发出邀请,众所周知唐诗是鲁能培养的,卓尔也一度被指责“挖墙脚”,对此陈旭东也做出了解释:“真不是挖墙脚。他是鲁能足校的人,这个事情我们一开始考虑得并不是很细,但最根本的想法是想表达吸引人才的愿望,表达我们的一个态度。实际上,卓尔并没有和他谈合同,没有找他,也没有找他的经纪人。从内心里,我是非常讨厌挖年轻球员的,我们武汉足球这么多年被外地俱乐部挖得还少吗?现在我们还被别人挖了3个,像魏敬宗就被挖走了,带到西班牙去了,没跟我们签约。所以中国年轻球员的培养和流动机制必须要健全,辛辛苦苦培养了10年,到了18岁,说走就走了,这样只会扼杀有志于青训的俱乐部的热情,这个中国足球必须要好好考虑。”
卓尔也将建立一所足球学校:“足校我们一直在规划,本来地方已经定了,现在出了一些变故,方案需要改一下。基地现在我们用的是光谷的,有4块草坪,卓尔的第一个方案是购买,然后重新装修,如果这一方案不行,卓尔会建设我们新的基地。不管怎么样,立足于长远发展的卓尔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基地。”
至于足球学校的理念,陈旭东表示:“我们想建的是一个开放式的足校,里面肯定有专门从事足球训练的梯队,但也有和学校的合作培训,也会设置夏令营,甚至可以包括对市民开放的度假、文化等方方面面。这也是阎志的思路,卓尔不想打造一个封闭的足校,而且国外也没有类似于中国这种封闭性的足球学校。对于足校,我们其实想起一个足球公园的名字。”
据了解,卓尔俱乐部很快就成立一个“442部门”,专门搞策划开发和管理,青训部和竞赛部,也会全力辅助442部门,“但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足球专业人才,包括俱乐部的管理也是如此。我就给阎志说过一个意见,我身体也不太好,退下来当顾问。所以,我们很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卓尔。”
记者陈永报道
老板说:安静下来把足球搞好
与足协斗争不断,球队最终降级,很多人都以为,这将是对阎志的一次沉重打击。但诗人出身的阎志却最终在赛季末有些返璞归真的味道,一个投资5亿的5年规划,展现的不再只是诗人的浪漫,也有诗人的韧劲。在中甲聘请外籍教练,也是一种少见的行为。
12月5日中午,卓尔“442计划”发布会之后,阎志也实实在在地谈起了足球。尽管在记者邀请他的时候,他还在一个劲地推辞:“我就不说了吧,容易得罪人啊。”
以下为阎志的自述:
2013赛季,我们卓尔俱乐部是新兵,期间也感受到了足球的酸甜苦辣。但通过这两年,尤其是中超一年,我们对中国足球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也深深地感到:要想真正把足球做起来,还是要从基础抓起。
对于卓尔的未来,我的调子就是8个字:“打好基础,着眼长远。”足球不仅仅是一个俱乐部的运动,更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运动,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只有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青训才会越来越好,一线队的实力才可以跟着水涨船高,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做好外援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包含业余足球、校园足球、青训和职业俱乐部提升的完整体系。
说起来,我最早开始想这个问题是在八九月份,当时我们降级的风险已经很大了,我当时就想,不可能每个队都成为恒大,足球的发展也不应该是一个模式,再说,我们国家队和俱乐部就是天壤之别,恒大拿到了亚冠,但国家队不尽理想。所以我们的足球体系还是需要安静下来,扎扎实实做好足球。
在整个过程中,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足球。一年的联赛成绩不能说明什么,这是我们成长的经历和代价,竞技体育的魅力也在于此。卓尔的未来,5年的规划证明了卓尔的坚持,更重要的是,今年的情况我们都能坚持下来,那么以后又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
总得有人来趟另外一条路,总得有人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我们企业还算年轻,人也还算年轻,我们有时间去培养,我想只要把基础打好了,我们会达到一定的高度。
最终在卓尔降级之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卓尔推出这个442计划。有人谈到职业足球,这个是整个体系最顶端也是最核心的方面,我们决不放弃,而且会逐步增加投入,我们最终目标仍旧是中超。
这一年,我个人的感触也很多,实话实说,我接手的时候对足球是没有感觉的,当时就是想尽一份责任。但现在,我感觉到了足球的激情,它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项运动,所以现在我对足球是有了一种热爱的感觉的。
有责任,也有了热爱,那么我们肯定就要做好。我也给我们卓尔做个广告,这个442计划,展现的就是我们卓尔的文化:积极地去做事的文化。
这两年,我说的话也不多,但我今天还是愿意多说一点。说实话,以前是根本不懂聊什么呢,当时对足球俱乐部的模式也不了解,也只能聊投多少钱,买什么人。两年之后,我也多少了解了中国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本着真正为足球负责任的态度,提出了这个计划。我今天愿意接受采访,也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项计划的本身。
有人问我恒大的事情,毫无疑问恒大是成功的,任何对足球有投入的企业都值得尊重,像恒大这么大的投入更值得尊重,尤其是取得成功,那就更不用说了。
回到卓尔,不管如何,我们“442计划”是一项社会责任和公益,但更是职业足球的一个基础,它对职业俱乐部的帮助可能一年两年显现不出来,但5到10年后,这个作用就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陈永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