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必然--自恋与脆弱并存

  訾非:美国佐治亚大学心理学博士,作为国内后现代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探索者,他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于自恋下的完美主义心理。并以表达性艺术治疗为基础,深入咨询个案,探寻人类审美心理的发生机制。

  国内外的许多医学研究证明:男人在生理上的确脆弱于女人。男婴的自然出生率明显低于女婴,而且在成长过程中,男孩的患病几率却明显比女孩高。生理的脆弱为我们描画了这样的怪圈:在独生家庭里,身体相对脆弱的男孩得到了母亲的更多关注,而这很可能加重了他内心的依赖感,使得“脆弱”在生理与心理之间循环相生。

  心探索:就我个人观察来看,男性“女性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和男人的脆弱有一定关系吧……

  訾非:现在的社会发展的确很中性化,我们总能见到某人身上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交相出现,很多男人身上较之以往缺少点诸如“坚强”、“忍耐”之类的男子气概。生理的性别界限虽然很难跨越,但是内心的性别边界却越来越模糊不清了。

  心探索:这种现象,是当代社会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吗?

  訾非:未必就是社会问题,这可能源于我们成长的心理环境的影响。例如,一个男孩子小时候过多地与女性家人:妈妈、姐妹、姥姥等生活在一起,他会自然而然地对情绪的变化更加敏感,或者有着像女人一样丰富的情感体验。男性气质在内心生成,而女性的气质营造了环境的氛围。当他们遇到了自己无法应付的事情,便会像他生活中的其他女人一样多愁善感。

  有趣的是,国内外的许多医学研究证明:男人在生理上的确脆弱于女人。男婴的自然出生率明显低于女婴,而且在成长过程中,男孩的患病几率却明显比女孩高。生理的脆弱为我们描画了这样的怪圈:在独生家庭里,身体相对脆弱的男孩得到了母亲的更多关注,而这很可能加重了他内心的依赖感,使得“脆弱”在生理与心理之间循环相生。

  心探索:看来男人的脆弱是有生理和进化基础的,哈哈!

  訾非:此外,还有很多男人的心理年龄更幼小,他们以孩童一样的心态处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人的生理性别特征在胎儿阶段的中期才能被观察到,而此前的阶段更像是两性的共生阶段。在心理历程上也存在着这样的未分化状态:虽然我们人已经长大,但却保持着某些未分化阶段的心理特征。女人和这类男人接触可能会很舒服,因为他不会带给你很明显的性别感觉。一旦遇到挫折,孩童般的男人便会十分脆弱。

  心探索:也就是说,男性气质越发成熟,男人也就越不容易“脆弱”吗?

  訾非:实际上,即使再坚强的硬汉也有“弱点”,这与我们内心中深深的自恋是紧密相关的。客体关系心理学发现,“自恋”是我们一生的同伴,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拥有很高的成就、成为某个领域权威和天才、无所不知晓,这是很多男人心中遥远却又真切的想法。他们会通过各种努力,把自己变成想象中的模样。这样的男人刚而易折,如果努力失败,自恋受到严重打击的男人会因此受伤,脆弱到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就这样的人。

  心探索:相比项羽这样的男人,可能大多数女性会更喜欢和温柔一些的男性交流。

  訾非:的确。但“柔”总是和“弱”分不开的,不是吗?温柔型男人会自恋地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认可、应该被别人关心;孩童型男人会自恋地认为我是世界上最帅的人,我所期望的东西就应该得到,我的欲望总是顺理成章……如果和项羽的成就一番霸业的自恋相比,后两种男人的自恋会显得比较消极,也更女性化,更孩子气。即便是这样,这些自恋的幻梦破灭的时候他们也依然无法承受。试想宝玉与黛玉的离别,那必须是轻轻私语、漫漫忧伤的另一番景象。

  心探索:这么说来,其实不论什么样的男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自恋”,而且也都会有自己的脆弱。看来自恋和脆弱还真是难舍难分啊。

  訾非:自恋是男人脆弱的重要指标,也是男人脆弱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男人心中,脆弱源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个性,但同时每种个性都不是完美的。

  而且,不要认为“自恋”不好,因为事实恰好相反。一个自恋的人,往往是珍视“自我”的有个性的人。虽然我们总想努力改善这样的局面,但如果你还想保持“自我”的完整,就只能试着接受自恋和它所带来的必然的脆弱。

  采访/张依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