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基础 逐步理解闪光灯的用法

  • 来源:影像视觉
  • 关键字:闪光灯,用法理解
  • 发布时间:2014-02-10 15:03

  摄影从来都是用光的艺术,但是很多人仅仅会运用自然光,一看见闪光灯就头昏脑涨……如果你也是如此,这篇文章值得你好好品读。

  ●我的相机自带一个机顶的内置闪光灯,我还有必要单独买一个外接闪光灯吗?

  相机的闪光灯可以为你的拍摄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如在户外阴影下拍摄可以轻松实现补光;拍摄人像的时候使用闪光灯可以为人物的眼睛添加一个眼神光等等,用处是非常大的。

  相机自带的闪光灯往往输出强度比较低,并且只能固定在机顶,会极大地制约摄影师的创作。其实在绝大多数需要补光的拍摄场景下,内置闪光灯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为什么使用内置闪光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实就内置闪光灯本身来说,它的存在并不是坏事——起码在弱光并且没有外置大功率闪光灯的情况下,内置闪光灯可以帮助你拍下画面。但是从画面效果来说,使用内置闪光灯不如使用一个外接的热靴灯。

  因为内置闪光灯的位置是固定在相机顶部的,光总是打向同一个方向,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你的创作。以竖幅拍摄为例,你竖着拿相机并打开内置闪光灯进行拍摄,你会发现画面中很容易出现偏向一侧的生硬的阴影。

  闪光灯过分靠近镜头也会增加照片“红眼”的机会,不过好在现在红眼的照片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轻松修复。

  内置闪光灯其实是一个小的点光源,用它补光拍摄作品往往光线非常生硬,远不如热靴闪光灯或者是更大型的影棚灯或者是外拍灯的效果好。

  ●那外接的闪光灯比起相机内置的机顶闪光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有什么样的优势?

  外接闪光灯除了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以外,最核心的优势是闪光角度的自由化。你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与角度使用闪光灯补光,不像内置闪光灯那样只能固定在相机的顶部。

  你可以把它插到热靴上使用,也可以通过一根同步线连到相机上,把它拿在手里或者固定在别的地方进行拍摄。不同位置的闪光灯可以帮助你将闪光与环境光进行更自然地融合,运用得当的话,你的画面也不会出现生硬的阴影。

  高级的单反以及闪光灯是可以实现无线触发控制的(利用副厂的引闪器也可以做到),相机跟闪光灯之间不需要线来连接,你可以直接在相机上设置闪光灯输出的各项参数,非常方便。

  利用这种无线引闪系统,你可以同时控制好几支外接闪光灯,可以让他们同时以不同的功率、角度输出,创造出大面积的创意光影效果。

  ●相机外接闪光灯实际使用起来容易掌握吗?会非常复杂吗?

  在胶片时代,闪光灯的使用非常复杂,你往往需要根据公式用笔纸反复演算很多遍才能调节出正确的输出量。毕竟胶片不像数码,拍错一张就浪费了一张胶片的钱,代价过于高昂。而且胶片也做不到数码的即拍即看,一旦闪光灯输出设置错误,你很难在冲洗胶片之前发现这个问题。

  好在数码时代到来了,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的外接闪光灯都具备了TTL(通过镜头测光然后自动匹配闪光输出值)功能,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按下快门而已。

  当然,跟很多其他“智能”的东西一样,TTL功能不总是正确的。跟相机一样,它会以中性灰为它的曝光基准,也就是说你使用TTL拍摄白墙,闪光后出来的画面会是灰色的;拍黑色的物体的时候,TTL自动模式下拍出来的最终画面效果依旧是灰色的。

  所以说,闪光灯看似智能的TTL只能给你一个“中灰”的相对标准结果,要想获得理想的照片,在TTL的基础上,你往往需要根据画面中被摄物体的实际情况以及你的创作意图来调整闪光补偿以获取理想的曝光效果。

  ●哪些参数可以改变闪光灯对画面的影响,控制画面的亮暗程度?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闪光灯对画面亮度的影响与相机的快门速度无关,与光圈以及ISO有关。光圈越大就意味着相同时间内可以进入传感器的光线就越多,画面就会越亮;类似的道理,ISO越高就意味着相机传感器对光线越敏感,单位时间内相同光线所呈现的画面亮度就会越亮。

  所以如果你的闪光灯没有使用TTL,而是手动控制输出,你对光圈、ISO设置的改变都会改变画面的亮度。当然,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在TTL模式下调整相机的闪光补偿来控制画面亮度。

  ●我发现闪光灯需要选择不同的闪光灯同步拍摄模式,我该选哪一个?

  闪光灯会有多种的闪光模式:前帘同步、后帘同步、防红眼等等。防红眼模式相信大家都很好理解,当你拍摄人像照片的时候,如果人物出现了红眼现象,那开启这个模式就可以消除。

  前帘闪光同步,是先闪光。如果画面有活动的人或物,就会把刚才拍清楚的影像给覆盖住,主要用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清楚主体。

  与前帘闪光相对应,后帘闪光指的是最后闪光,在相机曝光快要结束的时候才会把闪光灯开启,将主体定格,所以用后帘同步拍摄的运动物体,最后的定影很清楚,之前的运动轨迹是一串影子,特殊效果用于表现运动。一般说来,后帘同步用的会比较多。

  详解外接闪光灯的优势

  在照亮你的拍摄对象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光线方向的控制。

  比起相机自带的内置闪光灯,外接闪光灯提供了更强的功率、更多的功能以及内置闪光灯所不具备的可移动性,这些可以让你有更多的创作选择。

  在你用闪光灯进行创作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光线方向的掌控,固定的灯位只能打出大平光效果——生冷死硬,非常的不自然。而使用外接闪光灯,你只需要用同步线把它跟你的相机相连,它就能实现跟你相机内置闪光灯一样的自动测光、曝光等等功能,即便这个闪光灯不是原厂的。

  离机闪光 通过配件联动

  一个离机热靴线可以把你的闪光灯跟相机连接起来,在保证所有功能的前提下可以让你拥有更多的闪光角度的选择,营造更自然的光效。当然,给闪光灯加上一个柔光罩也可以让光线更加柔和自然。

  固定闪光 可调角度的灯头

  外接闪光灯即便是固定在了热靴上,也是可以进行一定的调节。因为它的灯头可以进行角度调节,在室内拍摄的时候可以让灯头朝着天花板或者是白墙,利用反光来打亮主体,效果要比直接正面闪光要自然。

  详解相机设置

  通过3个简单快速的调整,自由控制闪光灯的输出。

  闪光补偿

  跟曝光补偿一样,闪光灯的输出也可以直接调整,按下闪光补偿键然后拨动轮盘可以直接控制闪光灯的输出,往(+)方向是增加输出光亮,往(-)方向是减少输出光亮。

  覆盖范围

  除了输出光亮的控制,你还可以调节闪光灯输出的范围。如果你是在用广角镜头拍摄,那么你需要比较大的作用范围来确保画面每一处都被打亮,要保证闪光灯的灯头焦距比较广才可以。

  光圈与ISO

  快门速度不会对闪光灯的输出产生影响。而光圈与ISO跟闪光灯输出的关系要更加密切,M挡下增大光圈,闪光灯的输出不变,但是画面被照射部分的亮度会整体提升,提高ISO也会起到相同的效果。

  详解闪光灯注意事项

  下面这些问题会是你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可能遭遇到的……

  反光物体?增加补偿

  一些强反光的表面在测光的时候会“欺骗”闪光灯的TTL系统,让它觉得物体表面光强足够,只需要很少的闪光灯就足够了,所以直接拍出来的画面往往偏暗,你需要增加一些曝光补偿才可以。

  四角失光?镜头太广

  外接闪光灯的闪光覆盖面积是有限的(一般是24mm-105mm),如果你使用了比24mm还要广的镜头,在拍摄的时候画面边缘无法被闪光覆盖到,会出现四角失光的现象。此时你需要调到较长的焦距拍摄。

  背景过暗?降低快门速度

  使用闪光灯拍摄照片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主体曝光正常但背景偏暗的情形,这个时候可以试着降低快门速度,提高背景的亮度。如果你觉得快门过慢无法持稳相机,也可以适当提高相机的ISO。

  详解闪光同步

  使用闪光灯的时候,需要注意同步速度。

  快门速度不仅仅会制约画面中环境光的亮暗,还会影响闪光灯的同步速度。只有闪光灯的最高同步速度与相机所使用的快门速度匹配了,你才能获取正确的闪光,否则闪光灯会不起作用。一般说来,传统闪光灯的最高同步速度是1/200秒。

  高速同步

  如果你的闪光灯不支持高速同步,在补光时最高只能使用1/200秒的快门,很容易曝光过度,可以试着用最低的ISO配合较小的光圈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更直接的方式是购买支持高速同步的高级闪光灯,这样你就不用受同步速度的制约了。

  慢速同步

  在光线非常差的环境下拍摄的时候,相机会让快门速度变得非常慢以满足曝光需求,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被摄主体在动,那你会得到一个非常虚幻的照片效果。如果你不想要过度模糊的影像,那就提高ISO保证一个较高的快门速度吧。

  下个月..离机闪光

  相信你已经掌握了闪光灯的一些基础概念,下一期我们将带来离机闪光灯的运用技巧。

  翻译:胡瑶 编辑:王小龙 美编:田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