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迭代周期以“周”计算
- 来源:中国连锁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微信,移动互联网,营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7 14:40
过去30年,中国销售渠道、消费模式、媒体结构等有三次变革创新,最后形成三个世界。
2013年双11的辉煌战果还没有消散,淘宝-天猫的颠覆者已经站在了门口——企鹅(腾讯)旗下的微信,中国市场进入第三个大变革时期。
微信刚开始从IM(即时通讯平台)向商业化方向转化,阿里巴巴马云却已经坐不住。两个原因:微信的6亿多活跃用户,微信的分享、商业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入口”,淘宝-天猫及旗下的网店,将成为微信流量的“接单者”。
2013年11月22日是个重要的日子,马云决定切断微信进入淘宝天猫的流量接口。11月23日,微信与小米3手机的15万台微信购买活动正式开场,9分钟55秒即告售罄,3亿元瞬间进账,标志着微信进入了电商阶段,也意味着中国第二个虚拟商业王国——“移动互联网商圈”正在飞速长大。但是与小米3首发日86秒销售10万部回款超过2亿元相比,微信支付的速度还是偏慢的。
如果说前两次颠覆都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移动互联网恐怕注定了是一场火药味浓烈的战争:微信与淘宝互相接入口的屏蔽,标志两大新老巨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处,就展开了生死PK。
现在谈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有点早,但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逻辑或框架已经显露真容,营销模式需要在以下五个框架内进行创新、演化、完型:
O2O:即线上与线下的双向互联,团购就是一种典型的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O2O创新将更加丰富多样。O2O不仅是线上支付、线下消费,而是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商业模式。想一想如下消费场景:当你逛街或进超市时,可以线下看货、线上支付、线下收货,你在超市完成了购买,却可以空手回家,4-8小时内,你购买的商品送货上门,这样的O2O难道不是对传统零售的改造吗?
So Lo Mo Co:即社会化(Social)的、本地定位服务(Local Based Serves)的移动(Mobile)商务(Commerce),微信电商是领军者。
LEC(Local EC):本地服务电商,如餐馆、百货、零售店借助各种电商工具,实现最短距、社区化的深度服务,从而将本地客户从PEC(平台电商)手里争取过来,LEC的服务优势,将击败PEC的快递效率。万达、苏宁云商等都在向这个方向探索。
365*24小时的场景销售: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天候、全时段的销售成为可能,所有企业都将从这种销售机会与销售时间的延长中获利。
C2B:反向定制或团购定制,包括众筹这种新融资模式,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柔性响应,从成本效率两个方向的优化,在顾客性价比最优化的前提下,获取稳定利润。蓝港在线创始人王峰的土曼T-Watch智能手表,凭借10条微信,近100个微信群讨论,3千多人转发,11小时售出18698只。加上追加4小时、礼品团购,预售总金额36775302元,创下朋友圈电商纪录。
中国市场及营销正在进入迭代周期以“周”计算的阶段。
从时代变迁看营销模式,过去30年中国销售渠道、消费模式、媒体结构等有三次变革创新,最后形成三个世界:第一次,2003年前,现代零售渠道(以KA、连锁店、shoppingmall等形态)对传统的批发流通渠道的革命;第二次,2003--2013年,平台电商对商业地产零售的革命;第三次,即将到来的2014年,移动电商元年,微信商业化对平台电商的革命。
三个阶段不是简单代替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我们的结论是:消费与零售的三个世界已经形成。
三个世界各自诞生三种营销模式:1、传统的推拉结合(地躺拳/渠道为王)的营销模式,2、电商化网上流量拦截的营销模式,3、社交化电商营销模式。形象点说,实体零售时代,顾客拦截的战场是卖场的货架;在电商时代,顾客拦截的战场是PC端的互联网流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拦截顾客的战场是智能手机等移动流量。
史贤龙 博纳睿成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