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骑行的那些事儿
- 来源:《中国自行车》骑行风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西兰,骑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24 16:46
两年前我踏上了新西兰的旅程,搭长途巴士环游全国,每到一个地方,便试图寻找当地的租自行车服务,然后骑车进行更深度的探索。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我在一个叫Kaikoura的小村子下了车。这个小村子,背面是雪山,正面是大海。
新西兰历来从不缺少世界顶尖的探险家: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第一个登陆南极的人,第一个发明蹦极的人,第一个驾驶飞机在冰川上着陆的人……新西兰人的骨子里似乎就有那么一种冒险精神。在这个国度,户外极限运动好像是一件很平民化的事,似乎随便一个人口寥寥无几的小村子,就藏着许多隐世高手,其中的某一位,说不定就是个前世界冠军或是什么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相比之下,像自行车骑行这种常见的运动,真不知又会有多少高手,以下就是我在新西兰骑行的神奇经历。
望山跑死马,从来没这么累过
在村子里住了两天,一直望着后面那美丽的雪山,遂决定租辆山地车去探索一下。镇子上租车的地方有两三家,不过只有一家户外用品店租的是比较专业的山地车。我一说想租车去爬后面的雪山,老板就一直问我体力如何,我想了想,怎么说我以前也是练过“铁人三项”的运动员,这点山地还不是小意思。于是便对老板说:“我体力挺好的,以前是运动员。”“那就好,我一般要爬到半山腰要2个多小时,到顶可能要4个多小时……”老板说着搬出一辆高配置的捷安特,抬头看了看我:“这辆,怎么样?”明显信不过我啊,这是探我底呢。我马上如数家珍地给他把从变速器到轮盘所用套件的品牌及大致型号都通通报了一遍,然后从车把上解下头盔,非常熟练地调整到最大(这脸太大……唉,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又把座椅快速调整到很低的位置(嗯……这腿也……但是重心比较稳),最后翻身一跃上了车,单脚支着地扭头说:“这辆不错,我就要它了!”老板很欣慰地笑了,他和蔼地拍拍我的肩膀,缓缓地说:“朋友,不如您先从车上下来,把钱交了,一会儿出了店门再骑上去也不迟……”
付款的时候,我随口问老板:“您说那山到底有多难爬呀,不会是变态级吧?”老板耸耸肩:“反正坡挺陡的。”我看了看老板那体型,比我壮不了多少,心想他用4个多小时,我用一整天的工夫还爬不上去?实在不行我只爬到半山腰看看雪景就下来呗——反正半山腰就已经上雪线了。出门时候,老板给我留了他的手机号,说这店晚上6点就关门了,如果那之前没回来,可以回到镇子上以后给他打电话,他就住在后面的街上。现在才12点多,6小时还骑不回来,太小瞧人了,看我今天不把车早早还给你的!
从车店出来,我一个加速直奔雪山方向而去。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我现在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明明雪山一直就近在眼前,可不管怎么骑就是骑不到。过了40多分钟,我才终于骑到山脚下,这时我已经大汗淋漓了。减掉来去的路程,我上山的时间还真就只剩4个小时了。看来还真得抓紧,我喝了几口水,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往山上爬。
刚一上山,坡度陡然变为45 °!不仅如此,地上还全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如果使猛劲蹬车,轮胎就会在原地打空转,根本不抓地;可稍有松懈,车马上像挂了倒挡一样被地心引力吸着往下走。还没爬100米,就因为轮胎打空转脚下一滑把腿给磕了。我瞬间对租车店老板产生了膜拜的心情,4个半小时……估计给我2天能爬上去就不错!
就这样拼命地向上爬着,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不知道到底爬了多高,我已经有些要虚脱了。一边蹬车我心里一边暗骂:这哪是山啊,这根本就是个大滑梯,老板真黑心,为了能多赚点租车钱,就把别人忽悠到这鬼地方来。可心里想恨,又恨不起来,毕竟人家老板也没求着我上这来啊,而且咬牙切齿到目前为止都属于比较奢侈的举动——留着那点劲,我还能多蹬几步呢。终于要力竭了,我看准一处低洼的缓坑,直接从车上跌落下来,把身体挪进坡度稍缓的坑里,蜷缩着腿斜倚在陡坡上,用身体压着车轮(防止车冲到坡下面去),然后就两眼一闭,睡着了。真是从来都没这么累过,居然可以从运动状态直接进入睡眠状态。
她妈妈喊她回家吃饭
微风拂面,我睡得倒也舒服,却被一个越来越近的声音吵醒,听起来像是齿轮转动的声音。因为山道都是Z形的,所以只能听见声响,却看不到个究竟。声音越来越清晰,终于,在这道坡的底端,出现了一位10来岁的小姑娘,骑着山地车,正卖力地向上爬升。天哪!我终于认识到,为什么新西兰是世界上户外运动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了:我这运动员的底子,还不如人家少儿水平呢!小姑娘见我倒在路中间,停下来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就是累的。通过交谈,我得知她是本地人,就住在Kaikoura村子里。聊了几句,她说要赶紧继续爬了,还有半小时的时间,要到达半山腰处,然后还得赶回家——她妈妈叫她回家吃饭。说完,小姑娘一个健步蹿上车,然后努力地继续爬升,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路的尽头。
我一个人呆坐在那里,要以我平常的性格,怎么也要跟这小姑娘PK一把,说什么也要比比谁先到半山腰。不过今天,我服了,彻底服了。先是租车行老板那轻描淡写的一句“坡挺陡”,接着是这小姑娘完全若无其事地超越了我,只因为……她妈妈叫她回家吃饭!要知道,这样的陡坡在国内,绝对是专业队才敢爬的水平,一般业余爱好者到我这种程度都算是好的了。我隐约感觉这个小村子的人战斗力好像都极高,仿佛这里随便拉出一个,就是什么户外运动的隐世高手一般。
一看时间,竟然已经5点多了,我赶紧从背包里拿出路粮,狼吞虎咽地吃了。然后就飞车下山,这种坡度下起来倒是很快,我一路捏着闸都减不下速度,只用了15分钟就降到山脚下。但回家的路,还很漫长……当我累得像个脱肛病人一样骑回村子时,天已经全黑了。我很不好意思地给车店老板打电话,还车时他笑着安慰我说:“没关系,很多外乡人都不太适应这里的路况……”——他说得倒轻巧!
奥克兰青旅,见识橄榄球发烧友老板
几天以后,我搭乘长途巴士来到了北岛上的全国最大城市——奥克兰,橄榄球世界杯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我却对这项运动提不起什么兴趣,只好坐船到附近的怀希基岛上躲躲清静。今晚有四分之一决赛,整个城市万人空巷,上岛的船几乎没有什么人坐,少有的几位乘客看样子也都是岛上居民。
下船时天已经全黑了,又从镇中心走到青旅,可屋里却是一片漆黑,这才8点多,小岛的人民也睡得太早了吧!打电话给老板,电话那边传来很大的嘈杂声,我才知道原来岛上的同志们也不甘寂寞,全都聚在一块儿看转播呢。老板说,得看完比赛才能回来,让我自己先在客厅里玩一会儿,等他回来再办理入住,然后又教了我如何从后院爬进去,便匆匆挂了电话。我心里这个郁闷,好歹也是订过房间的,你再爱好看球也得把我这边照顾好了再说啊。说什么顾客是上帝,在新西兰要是上帝不看橄榄球,估计也得爬进后院独自喝着闷酒,玩连连看。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屋前马达轰鸣,老板终于回来了,得好好跟他理论理论!可没想到竟然回来一大帮人,他们欢呼着高喊着鱼贯而入,然后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开啤酒的声音。在最后,进来一位高个的小伙子,年纪轻轻却留了一脸的络腮胡子,他径直走到我旁边说:“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们的多人间其实已经订满了,我本以为你不会来了……”我听到以后这个气啊,刚要发作,他又说道:“不过今天本店特别为您优惠,我准备把楼上那个单间给你,不用跟四五个人挤上下铺,那里只有一张床,还有沙发、无线网,您看行吗?”我岂是这么容易就能被收买的,当即“刷”地站起身来一拍桌子:“那就这么定了!”
“好的,那这就办手续吧。来,这是钥匙,这是无线密码,哦对了,我叫Thomas,这里的老板,岛上的事你可以尽管问,我就在这里长大的。”
“好,谢谢。还没祝贺你们呢,新西兰今天赢了不少球吧?”
Thomas多少有些鄙夷地看着我:“我们的球队明天才比赛呢,今天是法国赢了。”
估计在新西兰,不懂橄榄球的人等于半个文盲。
“那你们欢呼个什么劲?”
“哦,我女朋友是法国人,这难道不值得庆祝吗?”
Thomas这时也开了瓶啤酒,看着人群中一位金发的姑娘,脸上全是幸福。我便起身准备上楼休息,他又转头对我说:“你一会儿也来加入我们吧,今晚啤酒我请客!”
新西兰人民真豪爽啊,我转过身来激动地看着他:“……能换成汉堡包吗?我吃一晚上软糖了。”
“没问题,一会儿有烧烤!”
环岛成功,邂逅浅蓝色大海和金色海滩
第二天我一觉睡到了中午——昨晚酒足饭饱,一直折腾到后半夜。吃早点时我问Thomas:“岛上哪有租自行车的?我一会儿想去四处转转。”
“我们这里就有免费的山地车,不过可能有点老旧。”
“太好了,那有什么骑行的好去处没?”
“有一条环岛的骑行线路,” Thomas说着从架子上拿出一张旅游地图:“这个岛东部的一大半地区都没有人烟,那边风景很美,有兴趣可以去那边看看。对了,你体力怎么样?”
这回我可吸取教训了,心想这岛虽然没有雪山那么变态,但谁知道又会有什么情况,于是便说:“体力一般吧,比普通人强点有限。怎么,这条路很难骑吗?”
“也不太难,上个月我们这住的一个德国女孩完成过环岛一周的骑行,她也不是很强健那种类型。”
一听是这种情况,我总算松了口气,又问道:“那这么一圈下来总共有多远啊?”
Thomas翻着眼睛想了想:“呃……大概有三四十公里吧,”随即在地图上指道:“你看,咱们在这里,这里是镇中心……这一段你应该知道有多远吧。”我一看,昨天徒步走过来只用15分钟的距离居然在地图上画了2~3厘米,心里更踏实了——整个岛绕一圈目测也就百八十厘米。一般路上骑行的平均速度少说也有20迈,这点路顶多用两三个小时。但毕竟上次的心理阴影还很深,我小心翼翼地问:“老板,这岛上……没有雪山吧?”Thomas哈哈大笑道:“你说什么?雪山?你看我像是从雪山上来的人吗?”
“……像。”
“……呃……咳,咳,总之这里没有雪山。那个,时间不早了,你赶快上路吧!”
房子后面歪歪斜斜地躺着四五辆锈迹斑斑的山地车,我挑了一辆看起来最完整的,可骑去上一蹬,车就“嘎吱儿”、“嘎吱儿”地作响。Thomas说过会比较老旧一点嘛,没关系反正是免费的,我又换了一辆,刚一骑上去,脚蹬子直接掉了……随着“嘎吱儿”、“嘎吱儿”的声音,我向镇中心出发了。骑到镇上的超市先买了一大块巧克力。镇中心位于岛的西北端,从这里开始,便可以一路沿着北部的海滩向东,开始环岛骑行。
一路上的风景太美了,看着新西兰特有的浅蓝色大海,阳光照耀下的金色海滩,碧空中变幻莫测的朵朵白云……我心情大好,琢磨着这条线路,可比上次爬雪山要简单多了。一路这些上坡下坡,简直就像是为了让我多呼吸几口新鲜空气而存在的。微风拂面,伴随着明快的“嘎吱儿嘎吱儿嘎吱儿”声,我一路晃晃悠悠地骑到了东部地区的起点路口,柏油路也修到了尽头,从这里往前,便只有土路了。
现在刚4点来钟,从地图上看我已经骑过了半圈,想想8点天才黑,时间怎么也够了。继续晃晃悠悠地在土路上骑行,可是骑了将近1小时,却仍不见道路的方向有所改变,仿佛这条路会一直向东没有尽头,按照地图上所示,现在早就应该转弯向南骑了呀。不对,难道有岔路走错了?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便打开手机导航看了一眼,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吓出尿,岛东部的大环线,现在才走了不到四分之一!我忙打开地图对照,发现这张地图根本不是按比例尺画的:因为岛上主要的人类活动及旅游景点都集中在西边,所以左半部分的地图就非常详细,也很合乎比例;而东边因为大部分都是牧场和荒野,所以大概为了省钱就干脆把比例缩窄象征性地在右边画个圈作罢。从卫星导航的地图看,前面我以为骑了将近一半的路程,其实只有大概六分之一,真正的挑战,这才刚刚开始!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越是有挑战,就越有拼劲,这才是男子汉应该有的气迫。现在这种情况,就是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一场和太阳公公的赛跑,看看到底谁能先回家……后来,我输了。
连爬了几个惊人大坡之后,腿已经有些发软。等骑到坡顶,我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起伏丘陵——全是大坡……我心中一紧,便打开手机导航想看看已经骑了多少:手机无服务!这破手机,每次掏出来总是给我“惊喜”。既然事已至此,只有勇往直前地拼下去了。我又从包里拿出那坑爹的地图——好歹上面还有地标,聊胜于无,然后低着头继续拼命向前骑去。
3小时后,才刚刚到达南部的海湾,这时候我的腿已经抽筋数次了,好几个大坡最后都是下车推上来的。汗水一次次浸得我睁不开眼,我仍然拼命努力地蹬着,风声、海浪声,还有那颇有节奏的“嘎妞儿”声,仿佛都越来越远,越来越朦胧。我低着头,双手撑着车把,眼前只剩下一寸一寸向后移动的黄土路……终于,我眼前一黑……回到了柏油路上。
哈哈,像我这种小强级的人物,怎能那么轻易就倒下呢。一见到亲爱的大马路,我顿时又开始得瑟起来,各种停车照相,甭管怎样,只要有了路,那离文明世界还会远吗?这时太阳也马上就要下山了,我不敢怠慢,喝了几口水,加速向前冲去。前面一个大转弯,反正要减速,我便掏出手机导航准备对应一下地图,以免再出差错。导航这次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确实只剩下最后四分之一的路程了。我心里那个激动啊,不禁想放声高唱“日落西山……”我刚一亮开嗓子,大弯转完,在我面前,出现了一座大山,是的,大山。我,在山脚下,而眼前这条路就这样一直蜿蜒向上,消失在这片繁茂的山林中。此时此刻我十分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掏手机,今天这已经是第三次“惊喜”了。
通常这种“绝望坡”是最虐人的,连续的大坡度弯道爬升,并且很少能见到缓坡。还没骑几步腿就又要抽筋,我赶紧调整方向。在弯道上坡时将车把打横,这样可以让车在短距离内减少爬升坡度,从而给腿部肌肉一点调整的时间。但是相应的,我就要绕出更多的弯路,所以直到天全黑了还在这最后的四分之一柏油路上艰难地努力着。巧克力早就吃完了,翻出那点剩下的路粮也被全部消灭,这才不饿了。月上枝头,我终于骑到回镇子的大路上,这一大圈转了4个多小时。回去的路上总算没再有大坡,但我已经筋疲力尽。皎洁的月光下,一个疲惫的身影,在寂静的黑夜中缓慢地移动,伴随而来的,还有那“嘎……吱儿……嘎……吱儿……”的声音。两旁的建筑物渐渐多了起来,但仍然没有路灯,整个怀希基岛像是睡着了一样,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异常安静。我倒是不怎么害怕,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回骑。这倒不是因为我会什么绝世武功,所以完全不担心有拦路抢劫的或是变态杀人狂,而是因为我知道,今天是新西兰队比赛的日子。就算真有坏蛋,肯定也先在家看完橄榄球比赛再出来作案。
9点半,我终于骑回了青年旅舍,所有人都聚集在客厅专注地观看转播。我拉开门,Thomas一见是我便含糊地打了声招呼,然后马上转回头继续关注比赛。我也不多废话,直奔厨房煎了四大块牛排就着蔬菜沙拉狼吞虎咽起来。
在一阵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欢呼声中,比赛结束,新西兰队杀入了四强。紧接着,又是一连串开啤酒的声音。我找到卧在沙发里的Thomas,看他那如释重负的样子,就好像是自己刚刚在奥克兰打赢了比赛一样。
我拿出那张已经被揉搓得有些掉屑的地图,告诉他这上面的比例尺根本不对。他似乎并不惊讶,只是淡淡地说:“嗯……这是张旅游地图嘛,又不是军事地图。”“我都快被它害死啦!哎,你不是说有个什么德国女孩上个月环岛骑了一周吗?你确定她没吹牛?”“应该没有,她早上8点就出发了,也差不多你这个点才回来的。”“……您不觉得这条信息应该在我出发前就提前告诉我吗?!”“哦,我给忘了。”
他居然就这么承认了……唉,这就是新西兰人,让我实在生不起气来。不过今天总算是成功地骑车环绕怀希基岛一周,并总结出三条小教训:1,不要轻信当地人随口说出的话。2,不要轻信旅游地图中的比例尺。3,不要骑车掏手机。
第二天,我拖着累得酸疼的屁股,告别了Thomas,搭船回奥克兰,准备继续踏上新的旅程……
新西兰租车小贴士
租自行车不用看什么执照,只要您骑上车以后能保证两脚都蹬在脚踏板上而不是在地上踢踏着,店主一般都会租给你自行车的。租车的价格通常要几新元至几十新元不等,主要视当地物价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租期长短和店主心情而定。在新西兰租自行车,并不像租汽车那样有统一的大型公司连锁,一般都是很松散的小店,比如有些卖体育用品的商店、户外店,甚至是卖衣服的小店都租车,还有些青年旅社也提供租车服务。
新西兰道路交通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新西兰骑行一定要戴头盔,夜间行车一定要配带前后灯,不是反光物,而是发光物,用电池的那种。
注意事项
骑行一般不允许异地还车,所以不论时间长短,线路最好能设计成一个环线。另外在设计线路的时候,注意有一些地方的坡很大、风很大,最好能多和当地人了解路况,以免出现节外生枝的事件。
文&图/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