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吉:用互联网思维卖煎饼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黄太吉,互联网思维,煎饼果子
  • 发布时间:2014-03-28 16:35

  做为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的一个典型,黄太吉与小米手机如出一辙!它更屌丝,更接地气。

  煎饼果子作为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传统行业,以前从来没有被人关注过,然而,自从黄太吉诞生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那么,黄太吉是如何做到的呢?煎饼果子玩转互联网

  黄太吉的创始人是一个叫做赫畅的年轻人,今年32岁,先后在百度、谷歌、去哪儿网等公司任职。在开“黄太吉”传统美食店卖煎饼之前,他从未从事过任何与餐饮相关的行业。但他的互联网背景,给这个煎饼果子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创业初期,“黄太吉”几乎利用了所有社会化媒体平台营销,不止微博、大众点评,还有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陌陌,通过这些途径来订餐和推送促销信息。

  最终,坚持互联网推了半年之后,开店10个月,“黄太吉”10多平方米的煎饼店,13个座位,煎饼果子能从早卖到晚,一年能实现500万元的流水,被风投估价4000万元人民币。

  玩转营销:开着跑车卖煎饼

  “开奔驰送煎饼外卖”一度是微博上被炒热的话题,“黄太吉”的知名度也被打响。

  “如果了解我们,就知道这不是噱头,做噱头可以租车,那台车就是我家自用的,坦白说最大的原因是想省钱,直接拿过来就用了。”不过这倒是成了黄太吉的卖点,够起订金额,老板开豪车送餐,北京国贸周边是120元,远点是200元,三里屯附近是260-300元。“很多人看见我们很开心,好像我们不是送餐员是明星,看见我们就拍照,看到老板娘开奔驰送餐,觉得是件很酷的事情,很好玩。”

  80后们都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儿童节那天,黄太吉又一次展现了它的酷,成人戴红领巾入店用餐赠煎饼果子,而店员们有扮蜘蛛侠的,有扮超人送餐的,赫畅则戴了个星球大战的大头盔。将煎饼果子卖出这么多花样,赫畅认为给别人带来快乐才能提升品牌价值。

  小煎饼店到了赫畅手中俨然走的是国际范儿,有了主打产品和精准定位,要想扩大影响力、提高客户认可度,就要有品牌与众不同的性格。他将黄太吉的性格定义为“文艺酷”:“我理解的文艺是很细腻的情感,慢一点的节奏,轻柔的感觉,能把小事做到极致,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文艺。”

  因为特色,赫畅的煎饼果子做成了一个品牌,把吃煎饼果子做成了一种时尚,让用户体验到这是一种很酷、很潮的事,让食客觉得在黄太吉吃煎饼和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感觉是一样的。

  将煎饼果子标准化生产

  职场上经历了两家互联网公司之后,赫畅慢慢觉得,民以食为天,其实大众消费或者餐饮业还有很多机会。那为什么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能在中国这么多年,发展得那么好,这可能得益于他们简单的食品形态。那么能否在中餐中找到类似汉堡和比萨那样既能不断拓展口味、又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食品形态呢?赫畅很快想到了煎饼果子。

  找到了合适的产品,接下来就是定位,赫畅将目光锁定在CBD的白领身上。

  不过他选择煎饼果子作为主打产品也同样面临三项挑战:第一是,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常规来讲是早餐,怎么能从早卖到晚?大家会不会频繁光顾?;第二,做高品味的煎饼果子成本投入比摊位高,所以单价就会比一般的高,消费者会不会接受?;第三是格调问题,如何让百姓化、平民化,甚至可以说有点“土”的煎饼果子登上大雅之堂?讲究情调的白领会不会接受?

  为了应对各种问题,赫畅一一出招。

  首先黄太吉将营业时间定为早上7点到夜里2点半,推出夜间同步外卖活动,并打出海报“夜的黑,我们懂”。

  品质上,坚持用无明矾现炸油条做馅,而不是很多摊位上的薄脆。赫畅认为,正宗的煎饼果子是夹油条的。有油条,配以现磨豆浆,剩下的部分豆浆点一下做成豆腐脑。这样就有了煎饼果子系列产品—黄太吉的“老四样”。之后为了丰富口味,加入了东北卷饼,大家喜欢吃四川风味,于是又推出了“麻辣个烫”和四川凉面。

  然而最难的是,如何做到让写字楼里的白领觉得,在黄太吉吃煎饼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对此,赫畅精心布置了皇太吉的装饰,在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奇玩意儿,比如来自华盛顿国家天文博物馆的阿波罗登月杯、来自巴黎的斑牛雕塑、来自日本的招财猫、来自纽约的爱因斯坦玩偶等等。

  “所有汉堡、比萨都是纸老虎!”“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小店的广告语趣味性强,新潮时尚贴近年轻人生活。逢节日的各种推广使之与消费者互动频繁:儿童节店员COSPLAY,“端午节不啃不快乐”的猪蹄广告,“爸气十足”“父亲节带老爸来送煎饼”,这些都成为微博玩家分享新奇的“素材”,让吃煎饼果子、喝豆腐脑、啃猪蹄成了一种时尚。

  (备注:本文根据《经济参考报》部分内容进行编辑)

  ■文/程红霞 黄俊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