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即服务

  2013年,被IBM CEO罗睿兰称为IBM的转型之年。在长达154页的2013年年度报告中,罗睿兰公布了IBM的全新战略——向服务转型。罗睿兰将IBM的工作重心定位在云计算、大数据、互动参与等方面,并且确定IBM转型的三个重点方向:第一是借助数据协助行业和专业转型开辟新市场;第二是面向云计算重塑企业IT基础架构;第三是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IBM正在通过自身践行成为互动参与体系的榜样。

  20年前,IBM时任CEO郭士纳掀起了IBM向服务转型的重大战略调整,让一只“大象”也能轻盈地跳舞。而今天的IBM将如何在新互联网时代,实现“颠覆与创新”呢?在2014年3月25日的IBM 2014中国论坛上,IBM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指出:“IBM正在进行一场宏伟的变革,既要重塑我们的公司,也要和大家一起重塑企业与行业。”同时,钱大群宣布了IBM公司大中华区在2014年的五大发展战略重点。

  第一,组织架构大幅调整,更加以客户为中心。2014年,IBM大中华区将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大中华区将被赋予更大的权利,同时也会获得更多来自于总部的支持。此外,IBM大中华区还建立了新的客户覆盖模式,成立了大客户部来支持行业领导企业的发展,并且通过六个大区和中型企业部来支持各地区不同规模企业的成长。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客户,IBM大中华区特别新建了行业创新部,以致力于提供更加整合的行业解决方案。在价值创造领域,IBM成立了战略成长部门,驱动公司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领域的成长。

  第二,加速向高价值业务转型。为了向高价值领域迈进,IBM自身进行了调整。IBM转型硬件业务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机遇,如继续主机业务的现代化以适应云计算的需求,以及重点关注闪存Storwize产品,并强化Power在Linux、分析和云计算中的重要性。伴随着新兴市场的发展,IBM也将在这一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机会。为此,IBM要求重点业务部门与当地市场动态协调一致,并将云计算作为软件和服务业务发展的途径。而为了适应转型的需要,IBM已经在重点领域重新调整了投资,重点转向高增长领域和其他新兴领域,并进行大量投资收购以扩展产品线。

  第三,通过全新开放战略,构建共赢的生态系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再升级。IBM这次变革的方向是更加开放:开放技术和知识产权,支持Linux,将POWER架构开放给业界,为下一代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强的控制力和更大的灵活性。

  2014年,IBM将继续通过OpenPOWER 基金会开展更多合作,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创新的开放合作模式与本地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创建新的生态系统:IBM中国开发中心宣布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以协作创新模式构建“IBM-合作伙伴联合创新中心”,旨在用创新的合作方式,引入资金杠杆、帮助本土合作伙伴拓展全球视野、共掌前沿趋势、重塑商业模式,助行业转型升级。

  第四,深入扎根本土,履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2014年是IBM扎根中国的第30年,这30年间,IBM亲历了中国IT发展的各个阶段,成为中国企业IT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支持中国经济深化改革,行业转型升级。今后,IBM仍将继续履行对中国市场发展的承诺,用前沿的科技与丰富的经验与中国共同面对新互联网时代的挑战。IBM中国开发中心与合作伙伴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把IBM最优秀的工程师派到客户的团队里,跟客户一起面对具体的问题,联合创新和开发,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同时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高价值解决方案,并且提供新的支持。

  2014年,IBM将全球领先的公有云平台正式引入中国。Softlayer位于中国香港的数据中心不久即将开业,位于中国内地的数据中心也将于今年下半年落地。此外,IBM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在中国设立3~5个Softlayer云数据中心。

  第五,重塑IBM文化,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协助客户转型的同时,IBM自身也在践行一场宏伟的变革。尤其是在企业文化领域,IBM中国全面贯彻1-3-9企业文化转型。其中1个目标,即使IBM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司;3个价值观分别是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并通过9大方法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在人员技能培养方面,IBM倡导“学无止境”。在IBM,从总裁到普通员工都在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育培训,以接受新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跟上世界快速变化的步伐,进而更好地服务客户。

  钱大群表示,“IBM当前变革的目标是致力于提供‘IBM即服务’,它代表了IBM公司的市场化战略的重要改变。这也是自从IBM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适应业务发展而建立大规模销售队伍以来,公司战略的最重要转变。”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在新互联网时代迎接挑战,IBM将继续发挥在新兴科技领域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在新互联网时代转型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IBM即服务”面临挑战

  “公司即服务”、“IBM即服务”,这是IBM中国论坛上提出的战略。不过,云计算时代下的服务和20年前郭士纳引领IBM向服务转型时的服务,却大相径庭。

  正如IBM全球董事长、总裁兼CEO罗睿兰所说,云不仅意味着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商业模式的变革。尤其在公有云和未来以混合云为主导的云计算时代,交付模式的改变也意味着服务内涵的改变。过去在以产品和方案为核心的交付模式下,服务意味着与客户高频度的接触,代表着厂商个性化的技术和经验输出;服务也意味着与客户长达数年期的合同,因此而来的稳定收入甚至可以帮助IBM抵抗金融危机的全球大势……

  而在云计算时代,以云为核心的交付模式下,客户则处于 “游离状态”,他们不愿意被任何一个云平台绑定;他们对服务很挑剔,合同和付费甚至以小时为单位;他们需要的是透明自动化的服务,无需厂商派人驻场支持;他们有开发能力,喜欢自主开发个性化功能,这种API经济的兴起甚至可以反作用于云平台的应用维度……

  这样的服务对IBM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此服务非彼服务,IBM需要的是彻底的云转型。去年20亿美元收购的Softlayer是IBM云转型的基石,而10亿美元的PaaS平台BlueMix则成为IBM云转型的核心。也就是说,Softlayer和BlueMix关系到IBM云转型的成败,甚至是“IBM即服务”战略的成败。

  那么,BlueMix是什么?BlueMix源自IBM杰出工程师、IBM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兼创新工程院院长毛新生五年前的设想。它不仅是一个集合了IBM的各种云技术和云功能的PaaS平台,还是一个开放的PaaS平台。

  毛新生回忆了孵化这个项目的初衷。企业实际需要的是从业务创新、从业务目的出发的动态的、复合的混合云环境。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创业型公司最容易接受公有云,低成本和快速部署是公有云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大中型企业多采用混合云,它们的核心数据依旧躲在私有云的防火墙之后,而将公共环境的负载、桌面云,以及大数据分析与协作等逐渐交给公有云。但不论小企业还是大中企业都要用到IaaS、PaaS、SaaS,而PaaS作为承上启下的一层对云平台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此复杂的云环境,如何对接业务、对接流程、组合应用呢?BlueMix就是这样一个PaaS平台。“它能够给开发商和开发者带来彻底的自由”。

  毛新生认为,“ 有了BlueMix,混合的、多层次的、动态的云环境就有了定海神针”。至于BlueMix在全球范围内对开发商和开发者的吸引力到底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另一个关键点就是Softlayer公有云平台。它堪比亚马逊AWS吗?什么时候在中国落地?这恐怕是IBM云转型能否接地气的关键。IBM Softlayer首席运营官George Karidis就表示,Softlayer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八年来一直提供的是企业级的云服务而不是消费级的云服务,“这意味着我们能保证企业级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透明度。在加入IBM后,Softlayer在基础设施层面除了在全球兴建40个数据中心外,还将加入Power服务器,BlueMix则可大大拓展PaaS应用”。而最新的消息则是,IBM已经确定在中国香港建立Softlayer数据中心,并于上半年在上海建立另一个数据中心。

  无疑,比亚马逊AWS提供公有云服务还要早的Softlayer具有企业级公有云服务的基因,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与其他公有云平台抢夺客户仍然艰难。毕竟在中国,微软Azure已经正式商用,亚马逊AWS中国数据中心也抢先一步,本土的阿里百度们的IaaS和PaaS也在不断成熟……当然,速度重要,口碑更重要。

  IBM大数据能力凸显 沃森云化成败难料

  今年1月,IBM宣布为其认知计算系统沃森(Watson)组建业务集团,以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可支持云交付模式的认知计算技术创新。从17年前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击败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开始,IBM在计算系统智能化领域的创新一直令人期待。

  如今的沃森是具有自学习能力的认知计算系统,据说同样的错误它不会犯第二次。现在,IBM将这个颇为“智慧”的、与其他IT产品相比颇具传奇色彩的实验室作品商业化,让人浮想联翩。

  事实上,沃森在实验室的成功正是基于IBM在大数据和分析领域的强大能力。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从传统数据到流数据,从收集、存储、清洗到分析,所有过程,IBM都具备完整、强力的解决方案,而沃森正是IBM大数据应用的体现。在IBM 2014中国论坛上,IBM大中华区大数据和分析及新市场总经理、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副总裁Jason Kelley表示,当前的大数据挑战并不仅是人们通常说的3V,更重要的是企业并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最有效率地利用这些数据,这其中既包含技术层面,也包含对大数据的理解和使用经验等非技术层面。

  就在3月6日,IBM正式宣布推出强大的大数据与分析平台Watson Foundations。作为IBM大数据与分析能力的全面整合,Watson Foundations在原有的IBM大数据平台上进行了至关重要的提升。其最为显著的增强特性包括:一、能够基于SoftLayer部署,将IBM大数据分析能力升至云端;二、将IBM独有的大数据整合及与治理能力延展至社交、移动和云计算等领域;三、让企业能够利用Watson分析技术快速、独立地发掘新洞察。作为IBM大数据与分析领域的一大技术创新,Watson Foundations将帮助企业实现阶段性的大数据能力部署,为企业打造迈入认知计算的通途。

  Jason Kelley告诉《中国计算机报》记者,沃森正是从IBM大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中开采出的最耀眼的钻石,它既是科学作品,也是艺术作品。然而,IBM将沃森以云的方式交付,却同样给这件“艺术品”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首先,沃森这一认知计算系统需要在为某个行业和领域提供有效服务之前,需要进行背景资料的学习。诸如它在为美国的癌症治疗中心提供服务之前,花了相当长时间对大量医学资料进行了学习。然而,在SaaS上面,用户一定希望在购买后立刻获得服务,这是云的灵活性的体现,而沃森如何能够满足SaaS用户的灵活性要求?

  其次,如果将沃森放在SaaS上,沃森能否一改以前为特定、传统行业服务的“精英”模式,而转为向互联网上的“屌丝”提供服务?互联网上的数据和背景资料散乱无章,沃森在这种环境中能否还像以前在类似于图书馆的环境中那样从容学习,并提供出色的服务?

  毫无疑问,沃森商用及云化是IBM的重要战略,IBM也为云战略倾尽所有。但是,云环境和商业模式与传统的IBM所熟悉的环境和商业模式明显不同。我们相信IBM在大数据领域的专业能力,但是在游戏规则改变后,原来的拳法是否还能使得上力道,只有静观其变了。

  互动参与体系打造“客户主导型”企业

  当新的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很多传统企业似乎没有感觉这到可能带来的变革。但是,毫无疑问,社交和移动确实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IBM 2014中国论坛上,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Nancy E.Thomas表示:“整个世界朝着移动和社交的方向发展”。Nancy认为,它们甚至正在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并不是由年龄确定的,而是由所处位置或者地理环境确定的。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企业正在进入一个由客户主导的系统和机制中。所以,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企业面前:是否要进入和参与到这个系统和机制中来?

  分别针对全球的4000多位高管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之后,IBM整理出来一份《2013-2014 IBM 全球首席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全球负责人Peter J. Korsten表示,从调研中,IBM发现,在如今的新互联网时代,“客户主导型”企业正在崛起,在这种情况下,CXO们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CIO的职责之一是推进通过数字化渠道吸引客户与客户互动这一愿景的实现;CMO和CHO更多地互动参与和分享。《报告》建议企业的CMO和CIO应该密切合作,与客户互动、倾听客户的声音、让客户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引导公司的营销工作,以透明的方式做到这一点。对于供应链运营管理者而言,必须对整个供应链100%可视化。

  Peter曾经对成功的和不是特别成功的CMO作过一些调查,他发现在数据上花了大功夫的CMO通常都能够更成功一些。但是,Peter 发现对数据重视起来的CMO并没有逐步增多。2011年,Peter对CMO调查发现,其中71%的CMO对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并没有做好准备,到了2013年,情况并没有好转,82%的营销经理说他们没有准备好。

  很多传统的企业时常感到很被动,无法挖掘出企业数据中更大的价值。对此,Peter表示,我们必须看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肯定会越来越多,必须现在就开始,从一组产品、一组用户,或者是某一个区域着手整理数据,做一些训练,慢慢积累经验。同时,Peter送给这样的企业两个词:一是“专注”,二是“速度”。

  Nancy指出,把CMO和CTO的技能和知识结合起来,使得企业拥有一个综合技能,这也是IBM在中国建立互动体验实验室的原因。

  那么,企业在转型“客户主导型”企业过程中,将遇到的技术挑战是什么,IBM如何帮助它们迎接挑战?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合伙人、应用创新服务负责人、技术女性协会联盟主席唐青表示:“社交和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捕获接触点和分析接触点”。

  分析接触点之后,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最佳体验设计接触点,从而在与客户交互过程中,能够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场合,给予客户最需要的信息。唐青以推销电话车险为例。当某个客户车险快要到期正在考虑续保的问题时,电话保险员能够适时地给他打电话,那么这笔业务成功的概率就会非常大。所以,与客户接触点的流程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通过移动和社交平台,提高企业与客户一起互动的工作效率,IBM在2013年3月1日发布了面向全球商务的移动解决方案组合“MobileFirst”,随后又在2013年5月17日推出MessageSight设备,帮助企业管理各种移动设备和传感器,并与之建立通信。

  最后,Peter分享了三个能够帮助企业打造“客户主导型”企业的关键因素:一是以开放姿态拥抱客户影响力,二是领跑数字实体融合创新,三是精心打造互动客户体验。

  本刊记者 陈翔 程彦博 涂兰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