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摄影十试

  • 来源:影像视觉
  • 关键字:摄影
  • 发布时间:2014-04-18 13:08

  01 把肖像照片变成独特的艺术画作

  添加手绘元素,让照片看上去像是“亲笔” 制作的绘画作品。

  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混合的摄影创作变得不再那么困难,因为Photoshop就能让你在熟悉的场景中添加独一无二的元素。混合手绘元素的照片就是其中一种广受欢迎的技术。法国摄影师Sébastien DelGrosso就是这样一位“素描摄影师”。“我一直对绘画保持着热情,”他说,“但当我开始探索摄影时,我知道这两者的结合能够让自己做出有点异于常规的东西。

  长久以来我一直是Ben Heine的粉丝,他同样也在工作中将摄影和绘画融合在一起。不像我的作品,他所呈现的东西更加充满想象力。在我一系列的作品中,我尝试用现实的方式来表现创作,就好像我的写生素描一样。”

  “这些照片都是在我的公寓里使用佳能EOS 7D拍摄的,加上一支50mm镜头和简单的家用照明灯。绘画的部分是用手在纸上完成,然后扫描,在Photoshop中进行润色,并将其中一部分添加在照片中。最棘手的问题是要准确地在照片中获得与现有草图相称的部分。整体视觉看上去平衡,还要求照片中绘图的位置与铅笔的布局匹配,这样才能达到最后逼真的效果。”

  Sébastien要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实施整个创作流程,从最初的拍摄到最终图像的后期调整。“有时候我需要在一张图像的处理过程中休息一段时间,几天后再重返到工作中去,”他说,“这样做能够让我找出之前并没有注意到的失误点。”

  拍摄窍门

  ★ 提前计划:如果你拍摄的照片是脑海中的最终图像,那该照片将会带来更多影响。

  ★ 用描图纸覆盖在打印的图像上,这样是为了素描草图部分达到精细的效果。

  ★ 使用图层、混合模式和蒙版来建立图像。

  ★ Sébastien使用了“减淡”和“加深”工具来微调了图像最终的光影细节。

  02 利用大雾弥漫的天气表现空旷的空间

  不要再抱怨坏天气了,走出城市,让水汽和浓雾为你的风景照片营造空灵飘渺的气氛。

  雾霾的天气经常被认为是最不适合拍摄风

  光照片的,但实际上一些场景在雾天反

  而更加利于拍摄。面对一个大雾天,你有没有

  想过在乡村尝试拍摄极简风格的场景呢?拍

  摄空荡荡的开阔空间是远离尘嚣的一种方式,

  花一点时间与你的相机共度美好的时光。

  “一星期中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里度过,所以偶尔去郊外逛逛是件很棒的事情。”职业摄影师Giles McGarry说,“我经常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小路,特别是在大雾天里。浓雾改变了周围的一切,还有助于排除干扰物。”

  “当我拍摄空旷空间时,我试图发现一些可以停留观众兴趣点的东西,来引导他们在画面中的视线。毫无疑问,引导线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无论是道路或者是电线。不过,我想保持一种神秘的气氛,因此如果这些引导线可以消失在雾中那就更好了。虽然雾气有时候看上去很远,但它确实把你包围在其中,因此你要戴好口罩和帽子,防止器材被浸湿。在设置相机和等待拍摄的间隙,我总是用一块大麂皮披在相机上,这样可以防止水汽对相机的侵蚀。天然麂皮也非常方便用于弄干机身。拍摄一结束,我会尽快清理镜头并盖上镜头盖。”

  拍摄窍门

  ★ 切换到相机的单色画面风格,并且用RAW格式而不JPEG格式来拍摄。在相机屏幕上将会出现黑白图像的预览形式,但会以彩色版本的图像记录在存储卡上。

  ★ 雾气会导致拍摄出曝光不足的图像,所以要准备在拨盘上进行正曝光补偿来让画面中的景物变得明亮。

  03 微拍极致的浅景深

  使用微距镜头的较大光圈,并精确控制镜头的焦点。

  在微距拍摄物体时,最经典的方法就是使用较小的光圈来最大限度地将景深最大化。但在许多情况下,即使这样也不足以获得所有清晰的细节。你必须对焦在不同位置来拍摄一系列照片,最终将它们堆叠到一个画面中,得到物体所有部位都清晰的照片。

  但是,你为什么不尝试用相反的方式拍摄微距照片呢?使用能获得最小景深的大光圈设定,然后近距离对焦,加上较长的镜头焦距来拍摄,使物体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清晰的展示。

  对于非移动和慢速移动的物体,我们建议大家使用手动对焦和实时取景功能。如果拍摄的是一个活动的物体,可能你会发现手动选择一个自动对焦点将会更容易帮你获得希望清晰的主体部分,然后调整你的位置来追踪那个细节部分。

  拍摄窍门

  ★ 被摄物体越接近相机,它与主体其他部分之间的分离效果就越明显,也越容易使用这种技巧。

  ★ 过大的景深得到的画面效果不够强烈,而过少的景深可能使背景难以分辨。利用景深预览控制来找到最佳平衡的设置。

  04 暖光照亮古董相机

  利用光绘手法制造怀旧的气氛,拍摄已经退休的老道具。

  虽然在室外拍摄光绘照片能带来更强的震撼,但你同样可以在厨房餐桌上利用手电筒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比利时摄影师Peter Zentjens的“怀旧”摄影主题就为这项技术展现了一些很棒的例子。

  “在选择手电筒的问题上我有一个原则:它必须是暖色光线,”Peter说,“我知道可以改变白平衡,但暖色光源会让工作变得更简单,所以我不使用冷光LED手电筒。”

  “我通常会使用两种不同尺寸的手电筒,这样一来光束的尺寸就必须与主体成相应的比例。在一个大范围场景中使用小电筒要耗费太长时间,而将一个大电筒用在小型场景中又会使我在光线位置上得到过少的控制权。对于这些尺寸之间的任何东西,我会用一张挖了洞的铝箔纸盖住大电筒,以此来减少光束的尺寸,应对所需要的大小和形状。”

  “为了使图像的每个部分都获得恰到好处的光线,我会拍摄数个画面,每个画面都使用不同区域的照明。然后在后期处理中利用蒙版手动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同时我也不反对使用效果或滤镜,尽管我总是保持画面的柔和淡雅。下面的这张照片我也是使用了不同的对焦点拍摄了数张画面,在混合不同画面的同时为它创建了最终的景深。”

  拍摄窍门

  ★ 在拍摄前,打开房间里的灯,手动设置焦点。

  ★ 保持电筒移动避免出现热点。

  ★ 使用手动曝光。将光圈调至f/11左右,ISO400以及几秒钟的快门速度。

  ★ 添加额外的光源:Peter会用一支镭射笔来强调一些东西,闪烁一下房间的灯光可带来不同气氛,或者利用物体本身的光源。

  05 用超级英雄视角看你的城

  站在高层建筑上鸟瞰城市的全貌

  无论是蝙蝠侠、蜘蛛侠,还是钢铁侠,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主角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城市的全貌。与之相似的,摄影师Roland Shainidze从圣保罗大教堂上拍摄了这张伦敦的城市景观。

  “我待在伦敦只有3天的时间,但有一个很长的景点清单想去参观和拍摄。我真的不能奢侈地选择特定的一天或时间去拍摄每一张照片,”他说,“因此,在攀爬了几百层台阶后,我脱离了拥挤的圣保罗教堂,在它圆顶的顶部完成了这张照片。这是伦敦典型的一天——灰蒙蒙、起风并且潮湿。”

  “在面对伦敦城市景观的全景来选择想要捕捉的场景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挑战性的时刻。我决定用超广角镜头,一支佳能EF14mm f/2.8L USM II来尽可能在一个画面中广泛地覆盖更多的景观和细节。”

  “我决定用肖像式(纵向)的构图来取代典型的风景或全景形式(横向)构图来进行拍摄,并在其中包括进圣保罗大教堂顶部的一部分。这样做可以让伦敦的现代建筑群与圣保罗大教堂的古老结构并置于一个画面中,形成对比,另外我还保留了灰蒙蒙、多云的天空。”

  “在这个角度使用一支极端的广角镜头图像会产生透视变形和畸变,并不是拍摄的最佳情况,除非这是你最初的拍摄意图。所以记得要在Photoshop或类似的软件中修复变形的画面。”

  拍摄窍门

  ★ 为了安全起见,在高空作业时为相机安装一个背带。

  ★ 为了保持画面中地平线的水平,可以在取景器中使用自动对焦线,或者激活相机的网格显示功能。

  ★ 如果你想要在画面中加入明亮的天空作为构图的一部分,那可以使用一块中灰渐变滤镜来帮助平衡曝光。

  06“拆那”自行车

  拆解并拍摄一个机器的零件,以反映其工作原理。

  这是一种极客喜欢的拍摄方式,你几乎能在每一次苹果推出新手机后看到这样的拆解照片。那么为什么不尝试将其做成一个摄影项目呢?你可以从一些小东西开始,在一张干净的A3白卡纸上进行布局,然后放在靠近阳台门口的地面上。使用三脚架能够帮助你将相机固定在足够高的位置并保持与地面平行,因为你会需要用到一个较小的光圈和低ISO感光度来刻画出所有精巧的细节。

  利用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到比较昏暗的区域,激活相机的实时取景模式。在处理图像时要准备好对背景进行润色。

  拍摄窍门

  ★ 针对背景中捕捉到的明亮的白色,可以增加正曝光补偿。

  ★ 开启回放的高光警告功能,并检查直方图。背景中稍微有一点曝光过度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当你使用RAW格式时。

  07 让没有焦点成为照片的亮点

  一反传统,用镜头脱焦来制造强烈的模糊效果,以增添画面意境。

  使用那些辛苦攒钱买回来的昂贵镜头去拍摄没有焦点一片模糊的照片,这听上去可能是个有点奇怪的摄影技巧,不过这是一种快速为场景带来写意氛围的方法。

  摄影师Philip Payne用手动对焦模式,让他的18-50mm f/2.8的镜头创造出了这幅唯美的照片。“我已经与舞蹈者在各种不同场合中进行过多次合作,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有时他们看上去是如此不食人间烟火。”他说,“不仅仅是优雅的外表,他们的内心也异常强大。我想要制作一张极具疏离感的照片,我记得在电影X档案中经常会使用到脱焦的影像。”

  “任何相机你都可以用手动对焦的方式来制造出脱焦的模糊效果,这有助于你选择图像中的诸多元素,而不用去担心传感器分辨率的细节和镜头的质素。相机拍摄的任何的脱焦照片与用软件制作出来(或至少我能做到的)的效果明显不同。因此我总是宁可直接用相机拍摄这种类型的照片,而不是试图在后期中模拟出类似的效果。”

  拍摄窍门

  ★ 理所当然的,你需要将镜头设置为手动对焦模式。使用大光圈来实现边缘平滑最大化的模糊效果。

  ★ 当你在逆光情况下拍摄主体时,可以尝试让照片曝光过度,这样可以增强画面的效果,让舞者的轮廓更加分明。

  ★ 更多有关“模糊将拯救世界(Blur Will Save The World)”小组的这类拍摄技巧可以浏览www.flickr.com/groups/blur

  08 成为自己照片中的主角

  策划一个能激发你创作动力的趣味拍摄项目

  与四处寻找有趣的拍摄对象相反,现在很多摄影师开始把自己的形象拍入照片,然后用充满想象力的处理手法来把已经司空见惯的自画像式作品,变成一个新颖的拍摄项目。在创立了Miss Aniela的创意品牌之后,近年来NataliDybiz已经引领了这种风格的摄影。花一些时间浏览Flickr,你会时不时地发现大量的超现实主义自画像照片集。

  这张照片出自于加拿大摄影师兼修图师Shawn Van Daele。在照片中,摄影师展现了最简单而有趣的构思和很强的执行力。因此,确定一个拍摄想法往往是最有效的表现方式。所有在这里需要的只是一面空白的墙壁,一个悬浮点(仔细估算跳跃起的时间和位置),以及如何将所有元素在最终的图像中以清晰的视角汇集在一起。

  最初策划一个拍摄想法要比后期制作工作更具挑战性。你可以花点时间观赏一下自画像专家Joel Robinson(flickr个人主页www.flickr.com/photos/joel_r) 和Kyle Thompson(个人网站www.kylethompsonphotography.com)叹为观止的作品。但看归看,你最好只将别人的作品当作参考,而尽量不要太受其影响。毕竟摄影作品还是关乎于自我创作的事情,你一定希望展现出来的照片表达的是不同于他人的,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

  拍摄窍门

  ★ 用RAW格式拍摄,保持不受更改的原始数据,这样你可以重新解码图像,并不断尝试新的滤镜和工具来处理以前拍摄的照片素材。并且要知道,你对Photoshop的驾驭能力也会随使用时间增长而提高。

  ★ 在你外出的时候,请留意那些有用的道具:你可能会发现周围有可以为你提供创造一系列作品的物体或场景。

  ★ 在对焦和曝光选择上,非常有必要用手动来完成。这样能够让你在使用相机自拍计时功能完成拍摄前,固定好所有的参数。

  09 描绘心形阴影

  让摄影为爱情出一份力,用照片点亮你表达爱意的时刻。

  当你想到或看到这类照片时,可能会觉得厌烦无趣,你几乎可以在任何婚礼摄影师的作品集中见到这类作品。所以不可否认的,它们在摄影界的普及性和受欢迎度都很高。

  你需要的拍摄道具除了戒指和一本厚厚的书,还有一盏台灯。把这些道具放置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灯放在居高的地方,这样就可以瞄准光线下被定位于翻开的书本之间的戒指。捕捉整体范围的清晰的影子,用一个相当小的角度从侧面拍摄它。

  拍摄窍门

  ★ 使用字典、圣经,或者是任何你喜欢的有关爱情的小说,翻到提及关于“爱”或有“LOVE”字样的那页。要注意字和戒指、影子的距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遮挡。

  ★ 在长时间曝光时使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

  ★ 你也可以用一盏闪光灯配合引闪器,进行离机闪光来照亮画面。

  ★ 选择一个能提供足够景深的光圈值,以便保持戒指和心形阴影足够清晰。

  10“偷拍”抓住人物最自然的瞬间

  用镜头展现不经意间的人物动作和表情,展现他们最为自然的状态。

  偷拍人像听起来有点“邪恶”,实际上经常被婚礼、人像和纪实摄影师用到。正如这照片中,居住在英国布里斯托尔的摄影师SimonHolliday所展示的那样,我们寻找的是一系列表现自然“演技派”主题的人物照片。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拿着长焦镜头,在阴暗处四处躲藏来拍摄人们清晰的照片。如果你动作迅速并信心满满,你可以带着一支标准或广角镜头近距离“偷拍”。事实上,被摄主体可能完全意识到你正在拍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捕捉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瞬间,而不去管被拍的人是对你一瞥,还是采取其他动作。

  拍摄窍门

  ★ 到哪里都带上你的相机。这能提高捕捉精彩瞬间的机率,也能让其他人习惯你的行为。

  ★ 开始可以尝试用卡片机和手机来帮助自己建立信心:其较小的身材使你更容易悄悄地进行拍摄。

  ★ 练习保持相机与腰间平行的位置来拍摄照片。

  ★ 不要只是拍摄站着或坐着不动的人物,寻找机会去记录一些正在做有趣事情的人们。

  ★ 考虑在一个镜头中包括不止一个人物,这样可以帮助你为“偷拍”对象提供一种叙事性。

  翻译:黄艳琼 编辑:李硕 美编:田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