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冰峰之颠

  • 来源:影像视觉
  • 关键字:阿尔卑斯山,摄影
  • 发布时间:2014-04-18 13:11

  阿尔卑斯山环境极其恶劣,Kamil Tamiola为拍摄复杂的商业摄影作品在此搭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影棚。

  任务档案

  任务执行:

  摄影师Kamil Tamiola,是多媒体制作顶尖品牌G-Technology的形象代言之一。

  任务内容:

  从事高山摄影,负责拍摄相关产品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广告。

  任务地点:

  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常去的地点包括夏蒙尼这样的山城。

  任务装备:

  佳能EOS 5D Mark Ⅲ。“这是弱光环境下表现最好的相机之一。”使用的镜头包括24mmf/1.4、16-35mm镜头。“我和许多摄影器材厂商都有合作,主要是摄影灯厂商,他们会给我提供器材。”

  更多信息:

  查看Kamil的作品请登录www.alpine-photography.com

  你的摄影作品非常具有针对性,你能描述一下你的个人风格吗?

  我在阿尔卑斯山拍摄商业探险作品,大部分的作品在策划时都已经拟定好了每一处细节。我不仅仅是爬上山然后拍照那么简单,而是采用分析的方法来规划和研究我的拍摄项目。某种程度上,我不是去寻求冒险,而是利用研究数据创造出一个新的可探索的环境。

  我与客户会面的时候会和他们讨论拍摄想法,接着会组织探险队到偏远地区,在那里我们会花费一个星期完成拍摄。

  请向我们介绍一下你怎样选取地点。

  首先我会调查地理环境。选定阿尔卑斯山后,我就去寻找视觉冲击力强、能激发出人们冒险精神的地点。山峰总是能给观众带来震撼,所以山峰是我所有照片中的关键元素。

  我也会担心安全问题。假如你要在印度拍摄,并且你的拍摄工作要求携带一些设备和摄影灯,你的行程就会放慢。如果再加上多变的天气,就有可能演变成为危险事件。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天气突变很常见。一旦我知道我们需要带什么装备,我就会花好几天时间研究目的地的光线和温度,甚至是月相,因为我的大部分照片是在夜晚拍摄的。根据研究结果,我再决定拍摄的最佳年份和最佳日期。在我进行拍摄工作时,我十分讲求科学的方法。

  你的物理学研究背景有没有使你在这种环境中受益?

  它给了我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渗透到了我所有的摄影工作当中。但我想,其真正优势在于,它使我能够以一种条理清晰、分析缜密的方式去展现我的拍摄创意。当我与客户会面并阐述想法时,我能向他们解释清楚我将如何实现一个目标。我能够交给他们一张可实现的任务清单。

  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商业摄影的重点在于市场营销。

  一些摄影师的工作安排是由他身后的团队处理的,他们的助理会计划好一切。但我更像一个端着相机的极客,自己构思拍摄项目并将它销售给客户。我与客户会面的时候就会描绘出我想拍的照片,标出拍摄地点,列出可以实现的目标,而这些目标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

  所谓的科学就是将知识带入公共领域。

  “你的人生使命就是传播知识”——我将这种思想融入到了我的摄影中去。我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是因为我有雄心壮志。我的摄影技术很平庸,但我能启发人们利用科学的手段工作,就像我一样。

  你的摄影技术显然不平庸!你是自学成才还是受过专业的培训?

  完全是自学成才,我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吸取知识。我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其他摄影师使用什么设备?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做?我是否能做得更好?我不断地问自己问题,并观察别人正在做什么。我学习的最大信息来源是网上的各种幕后花絮视频。我也通过采购新设备和尝试新东西来学习。

  你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是因为《国家地理》刊登了你的作品。这给了你怎样的动力?

  当时我还是一个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业余摄影师,我去客户那里的时候,根本没有影响力,更别说找助理帮我完成拍摄项目。但自从我的作品被发表在《国家地理》上之后,这些公司更愿意投资了。

  你理想中的照片是怎样的?

  我理想中的照片始终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达到该照片应有的商业效果。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人与山相傍,在山上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是人使照片变得更有趣。在山上,我喜欢利用巨大的山脉做背景,来衬托我们人类的渺小。当没有人物出现在画面中时,我惊讶地发现这些大山看上去如此荒凉。我经常在编辑照片时把人去掉,只有这样我才能向客户展示去掉人物的效果。

  通常来说,一个地方我去了好几次才能产生灵感。当我第5次去到某地的时候,我才有可能会看到一些新的东西。例如,在夏蒙尼,有几个缆车站是游客旺盛的地方。在某次我准备离开时,我发现了冰层中的这条隧道,并产生了拍摄下这个场景的灵感,我想象在深夜的时候,一个被照亮的人正在攀爬。

  所以我们又折回到那里,白天就设置好灯光,晚上再打开,于是100米的冰墙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使照片产生了神秘的感觉。那是我的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碍是你在事先没有办法预计到的?

  天气——这是最多变的因素。在山区,即使是最可靠的天气预报也不靠谱。在平均两周的拍摄周期里,有时只有两天能够进行拍摄。这是因为天气变化实在太快。当然也有一些常见的意外令我们减缓进度,例如有人会有高原反应,有人可能会掉进裂缝。即使是在典型的稳定山区,令人崩溃的事情都随时会发生。

  可以描述一下你的工作流程吗?

  当我们到达某个地点后,我会和我的合作伙伴Lumi Toma对该地的条件进行评估。如果是在冰川上拍摄,我们需要检查裂缝,并确保没有洞窟。我们在每一座雪桥上做标记以避开它们,因为有可能会塌陷。接下来我会察看太阳的方位,以此来估算在太阳落山时阴影的位置,并标记出来。然后我会检查最新的天气预报,看看这种天气条件能够维持多久。

  接着我们会派几个有经验的登山者去我们计划拍摄的路线,让他们来回攀登几次,确保在我们将产品送上去之前该路线是安全的。

  一次拍摄你大概会拍多少张照片?

  拍摄周期一般是两周,我可能只拍150张照片。挑选后剩下来的可能只有5张。如果我要拍个帐篷,我就会去资料室里翻看所有帐篷的照片,看别人怎么拍,由此计划还可以拍的角度。包括帐篷内外的广角拍摄效果都要检查一遍,这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这样就有余地去尝试一些别的拍摄角度或者至少改变一下打光方式,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还可以尝试更多其他的拍摄方式。

  翻译:张誉元 编辑:冯小惠 美编:田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