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服迎来“4D时代”

  两军对垒要想占上风,就应尽最大努力提升单兵战斗能力。而加强防护能力是提升战斗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因为有了强大的防护力,士兵的战场恐惧感就会减弱,从而更能暴发出勇往直前的拼杀能量。自古至今,作战服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呢?

  冷兵器时代:革甲装备

  古代士兵出征作战,会穿一种用藤蔓编织的“藤甲衣”。一套藤甲衣由藤甲胄、藤甲衣、藤甲裙、护腕和盾牌等组件构成,用经过了晾干、浸油、软化的青藤编制而成,涉水不湿,刀剑难入,它最大的缺陷是不耐火攻,历史上就有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

  除了藤甲,古代还流行用皮革制成的作战服,铁制品工艺产生后,工匠们就将铁片缀连,制成铁甲作战服。皮革、铁甲比藤甲更坚韧,也不怕火,所以大大提升了防护作用。可这种作战服既沉重又难以合身,士兵穿上后行动不便,纵然提升了防护力,“进攻力”却大为减弱。

  热兵器时代:防弹衣

  进入现代战争,原始战场上的“刀枪棍棒”被“火枪火炮”替代,武器的杀伤力更强,对作战服的防护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战场上,能不能抵得住子弹的冲击,成为检验作战服防护性能的重要标志。新材料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挡住子弹的、柔软且强度高的织物“凯夫拉”。这种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成型。

  据测算,“凯夫拉”薄板的韧性是钢的3倍,并且经得起反复撞击,给坦克穿上“凯夫拉”防护薄板后,能防穿甲厚度为700毫米的反坦克导弹的袭击,基本上让坦克做到了“可以被打中,却不能被打垮”的防护目标,所以“凯拉夫”又被称为“装甲卫士”。

  高科技时代:4D作战服

  目前,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战服正发生“革命性”变化。比如,最近美军陆军部开始了一项名为“创建自适应伪装作战服”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采用4D印刷技术全面革新作战服的制造技术。

  4D作战服除了携带方便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根据外部刺激改变形状、属性和需求的功能”———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增强其伪装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调节其透气性,让穿着更舒适;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使其更具防护功能,通过判断子弹的穿透力而达到自身结构的硬化和软化。

  4D作战服将成为与战士们“贴身”且“贴心”的防护服装,对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 史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