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哨兵”保卫地球

  在生态环境中,许多动物为人类充当着珍贵的安全“哨兵”,能显示某种环境是否具备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如果我们能对这些动物有足够的了解,将对环保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益处。

  猫

  动物对危险环境发出信号的功能与特定条件有关,“水俣猫”就是典型例证。上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水俣湾,一家工厂排出的含汞废水严重地污染了海水。由于鱼类对这种金属具有耐抗力,所以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当地居民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鱼后则出现了畸形、流产、神经反常等病症。

  在该事件中,对汞异常敏感的猫也得了中毒性脑炎。遗憾的是,过了很长时间中毒的原因才被查出来。由于居民们没有及时理解猫所发出的信号,加上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因而酿出了大祸。

  狐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随着第一批核电站投入使用,事故也相伴而生,住在核电站附近的居民发现狐狸的甲状腺出现了异常。这是因为狐狸所捕食的动物都曾吃过被核电站泄漏的放射碘污染的昆虫和草。

  此现象曝光后,当地卫生部门的负责人大为惊慌,他们低估了处在食物链顶端狐狸体内的“生物蓄积”。实际上,动物只能在机体内接纳微量的、无害身体健康的污染物。但是,如果这种污染物能够抗衡新陈代谢且受污染的动物又被另一种动物捕食的话,通过“生物蓄积”过程,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体内可能形成最危险的物质。

  奶牛

  无污染的环境才能生产出健康的食物,这是普遍接受的观点。奶牛的饲料消耗量惊人,如果喂的饲料是青草,奶牛每天能吃掉100公斤。如果草上沾有污染物质,奶牛就会因聚集的污染物而受到伤害。最近的一些牛奶污染事例已证明,奶牛也是一种可贵的“哨兵”动物。

  工业化的发展使田野上到处弥漫着含氟的烟雾,奶牛在吃过含有这类烟尘的饲料后就会引起氟中毒,导致牙齿和骨骼发生病变,该病也会危及到人类。只要在那些工厂内安装上净化氟烟尘的过滤器,奶牛的氟中毒现象就能消失,人类也不再受它的侵害。

  鸟类

  鸟类对污染物质非常敏感,因而被列入防污染的优秀“哨兵”行列。这是因为鸟类新陈代谢较快,能聚积大量污染物质。例如,即使食物或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数量不会危及人类,鸟类也可能因此遭到严重损伤,甚至死亡。此时,如果人们发现并正确理解这种信号,将有助于查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另外,石油中含有有毒的微量金属,其中的非芳香碳氢元素能长期存在,因此,发现何处受污染、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十分重要。科学家捕捉海燕后收集其胃中的反刍物,然后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它的化学成分,发现反刍物中碳氢元素含量与油的溢出量有很大关系。且受污染的海燕数目随污染范围的大小而增加或减少。由于海洋的污染情况常有变化,人们很难直接测量,现在海燕可帮助人们监测海洋受污染的程度了。

  蜜蜂

  当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集花粉时,不仅可能收集了污染物,还可能把它们集中到所酿造的蜜中。例如,镉元素是一种重金属,它对蜜蜂无害,但对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是有害的。

  人们发现有些蜂酿的蜜中也含有大量的镉元素,这是因为它们的蜂箱置于燃煤发电站的下风,发电站排出的废气没有很好地净化,而通过环境检测又很难检测出这种金属。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蜂蜜分析化验,才会发现这种危及人体的元素。所以,蜜蜂被科学家誉为“甜蜜的探测员”。

  最近,美国蒙大拿大学和太平洋西北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64个养蜂人的帮助下,利用蜜蜂绘制了一些地区环境污染的分布图,他们在蜜蜂的躯体内发现了明显存在的3种污染物:砷、镉和氟化物。

  鱼类

  鳟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是探测淡水污染的特殊“检验员”。把几条鳟鱼放在流动的水道里,让鳟鱼朝着水流方向,与水道保持相对固定位置。如果鳟鱼向后退,表明淡水受到污染而引起鳟鱼产生生理反应,需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饮用水的清洁。

  法国巴黎皮埃尔和居里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和个体遗传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鳟鱼的嗅球上装上正负两个电极,电极上装一只微型发射器,由一台专门的译码器把接收到的鳟鱼的电信息绘制成电信息图,分析这些图便可得到淡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被污染的程度等资料。

  广袤的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的抗污染现象有待人们去探索。也许不久的未来,检测生态与环境的质量的重任将会落在动物“哨兵”的身上,以确保人类吃到健康且无害的食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