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视频:模糊地带中的红海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移动视频,爱奇艺
  • 发布时间:2014-05-12 13:05

  4月初,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第二季落下了帷幕,独播网络媒体乐视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移动端应用乐视视频日均播放量峰值一度突破1.5亿之巨,新用户数猛增50%。

  ·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在4月举办的2014中国内容营销盛典上指出,国产喜剧《爱情公寓4》的移动端流量占据了50%,而大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移动端流量甚至占据了70%。

  ·4月27日,《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罪案调查处》以及《律师本色》等四部美剧纷纷在众多视频应用下架,显示为“因为政策原因无法提供观看”。

  同样是移动视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两相对比的奇特气氛,展示出国内在线视频厂商一直在谨慎开发的,这块利润丰厚的市场,一个模糊不清的侧面。

  在线视频与移动化

  1895年,当第一部电影《WorkersLeavingtheLumièreFactory》在法国诞生时,当时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中,影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媒体之一,而影像的载体,也从公共化的银幕开始,一直延伸到了家庭的电视屏幕与个人的电脑屏幕中。

  而以大制作、高成本为观众带来“被动享受”体验的电影与电视,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网络传播的便捷与广泛,打破了传统影视传播渠道传播的疆界,正如互联网将全球网络用户连接在一起一样,在线视频也将视频内容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等视频网站纷纷出现,开始了大肆圈地的市场竞争。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加剧了这一过程。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成熟,Wi-Fi热点的增加,移动网络流量价格不断降低,廉价大屏智能手机大量出现,为移动视频的普及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坐在电脑前”的传统上网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到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时随地上网”成为了真正的网络生活方式。而视频作为传统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部分,也大步迈开了“移动化”步伐。

  从地铁上到沙发上,从卧室到卫生间,移动视频成为碎片时间与闲暇娱乐最好的选择之一。根据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增长率83.8%。网民使用率为49.3%,相比2012年底增长17.3个百分点。CNNIC将其原因归结为中国网民整体向移动终端迁移、无限网络环境不断完善,以及视频网站对移动客户端大力推广。

  用户的涌入也刺激了移动视频产业的爆发。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CEO古永锵指出,2013年年初到年中,“优酷移动端日视频播放量(VV)6个月增长率达100%”。爱奇艺则宣布,其2013年第四季度移动视频广告已占广告总收入的20%以上,标志着移动视频规模化收入形成。

  4G与虚拟运营业务的落地,国内无线网络状况日益增强,移动视频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灰色地带的市场阴影

  虽然移动视频已经成为一块“产业肥肉”,不过一次次“意外”的发生,不断揭示出这桩空中楼阁并不坚实的基础。

  去年年底4G牌照发放后,中国移动迅速推出了相关的4G资费套餐。然而这一资费在当当网CEO李国庆一条“一觉醒来房子就给了中移动”的微博酝酿下,迅速成为整个4G产业的公关危机:不亚于3G的高昂资费,与3G相比提升并不明显的网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与服务的缺失,让用户对于4G充满了未知的疑虑,4G推广受到了明显的阻碍。

  另一方面,作为移动蜂窝网络补充完善的公共Wi-Fi,在国内的建设情况更加令人失望。虽然国内大多数城市从数年前就开始了对关键地段的公共Wi-Fi铺设,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今年年初,《北京日报》在对北京市公交车Wi-Fi的调查中发现,车上难以搜到Wi-Fi信号,连接上之后还会频繁出现中断、掉线等情况,浏览网页都难以完成。南方日报对深圳“无线城市”Wi-Fi的调查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除了网络环境,视频内容的壁垒与纠纷也成为阻碍移动视频推广的一大障碍。2013年起,多家大型视频网站开始将“独播”作为战略壁垒进行大规模投资,从《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到《来自星星的你》、《爱情公寓4》等电视剧集,都有视频网站分别签署独播协议。虽然此举建立了足够的竞争优势,但观看多个节目的用户不得不安装数个视频客户端,来回切换寻找喜欢的内容。加之移动视频依然以屏幕广告作为主要盈利方式,对用户体验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此外,如开篇提到的部分涉及敏感内容及缺乏政策规定的视频,更面临着随时可能到来的监管压力,为移动视频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良性市场的曙光

  与其他商业市场一样,在线视频市场要实现良性竞争,相应的产业基础与市场秩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时,视频内容的质量提升,以及新的技术爆发点,也将为移动视频带来更大的创新空间。

  在2013年9月举办的宽带中国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宽带中国战略到2020年将累计投入2万亿元左右,并带来数倍于此的相关行业投入,推进中国宽带基础设施与上层服务的建设。贝尔实验室的预测数据也指出,到2015年,移动视频消费将增长879%,公共WiFi消费增长346%,智能手机消费增长134%——这也将反相促进移动移动宽带的提升。

  政策方面,继2011年的“限娱令”之后,2013年广电总局再次下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这一被称为“加强版限娱令”的规定与近期的“一剧两星”(同一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政策,都是对在线视频行业的利好,加之近期对网络不规范内容的打击,将推动在线视频行业向规范化、良性化竞争发展。

  而新型应用的崛起则有可能成为移动视频新的爆发点。Snapchat的异军突起带动了“阅后即焚”的概念,Instagram与Twitter的Vine则将短视频的模式推向了全世界,两者为移动视频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阅后即焚”的概念与当下的私密社交趋势不约而同,短视频则不会带来较大的网络压力,带来更多UGC内容的产出。腾讯、新浪微博借机大力推广的微视与秒拍,正式这一模式下的产物。

  此外,移动视频以其丰富的内容与关联性,已经成为众多新兴技术的关注焦点。应用商店豌豆荚转型移动搜索,率先与众多视频网站签署了应用内搜索协议,支持基于关键字的应用间直接跳转。UC浏览器等应用则开始尝试基于视频内容与相应商品的联系,直接从移动视频向移动电商导流。行业的规范化与新型技术及应用的落地,都为移动视频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