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具有民族特色的中等艺术学校迈进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民族特色,艺术学校,艺术,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 发布时间:2014-05-12 16:39

  ——访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延边艺术学校校长 申浩

  在美丽的边城延吉市,有一所长期致力于发展朝鲜族艺术教育,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而坚持不懈的全国重点职业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延边艺术学校。建于1957年的延边艺术学校,是延边地区最大的中等职业艺术教育基地之一。这些年来,学校恪守“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牢记使命,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享有“歌舞之乡”、“金达莱之乡”美誉的延边培养了大批本土艺术人才,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之路。近日,《中国品牌》记者采访了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延边艺术学校校长申浩。

  树立品牌意识 走特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品牌意识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贵校在打造自身品牌,走特色发展上有哪些突出经验?

  申浩: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导向,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延边艺术学校领导班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学校不能拘泥于已有的管理模式和满足于短期的规模效益,而应确立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来指导办学活动和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学校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

  延边素有“歌舞之乡”和“金达莱之乡”的美誉,具有艺术资源丰厚、特色文化突出的优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学校提出了“小步快跑”的发展理念,团结带领教职工克服困难,发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排难而进”的学校精神,走改革创新之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基础”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积极开展校企互动、专业与市场对接,学校、企业、政府共同办学,推进订单式培养,形成了演学有机结合的浓厚氛围。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联主席朴瑞星非常关心我校的发展,多次指导学校办学情况。目前,我校确立了“坚持以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技能培养与文化艺术创作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职业艺术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和“以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高质量的生源”为目的中等艺术教育。同时,依托朝鲜族地域文化及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办学优势,把学校建成一所具有地域特色、现代化的全国知名的综合性职业艺术学校,成为高技能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等艺术院校的优秀生源基地。

  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根本,贵校在师资建设上有哪些经验?

  申浩:如今,延边艺术学校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史,在延边和全国同类院校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众所周知,艺术类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亲繁殖”现象极其普遍。为了改善教师队伍学缘结构,近年来学校先后从一些艺术高等院校引进了一批优秀毕业生。这些教师的到来,从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习惯、意识等方面带来新的理念,极大改变了“近亲繁殖”学缘结构现象,提升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我们还从“专一”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变,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由从前抱着一门课上到底的观念转变为“一专多能”。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每个专业都有骨干教师的前提下,每位教师都能承担所从事专业教学内相关两门以上专业课程教学且能担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或基础课程教学,如钢琴教师同时教授“钢琴演奏”和“数码钢琴”课程,同时担任舞蹈芭蕾基训课程伴奏等。

  在发展过程中,学校基于职业能力要求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构建了“教、学、训、演”一体的课程内容;形成了以“学训融合,演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与创新方面,学校推行了“专业+基地”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机制,构筑了更加紧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平台,完善了“学训融合、演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还开发了“基于就业与升学”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水平逐步提高,为学生就业与升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链接:延边艺术学校简介

  延边艺术学校成立于1957年10月,现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局,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全国重点职业中等艺术专业学校。1988年,该校在中专建制基础上成立了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1996年延边五大院校合并之后,延边艺术学校作为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中专保留下来,从而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校牌”的办学体制。

  延边艺术学校坐落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府延吉市。设有三年制、四年制、六年制中专,现有中专生500多名,设有音乐表演专业、作曲专业、舞蹈专业等6个教学机构和1个艺术研究所,并拥有一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专家教授、学者和一大批中青年教师。

  学校建校五十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艺术类专业人才五千余名。林晶、金永哲、孙龙奎、朴永光、卞英花等,已成为国内外颇具名望的高级艺术人才,金美儿、阿里郎组合当今已成为歌坛涌现的新生力量。

  目前,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努力向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有一定地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艺术学校的发展目标迈进。

  姜美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