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首练,全是技术活!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佩兰,亚洲杯,恒大
  • 发布时间:2014-06-12 15:54

  尽管9名恒大国脚因故缺席了国家队的第一天集训,但在11日上午和下午,佩兰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了上任后的首日训练。

  “我现在把球队分成四个组,每天只有两个组参加训练,另外两个组要分上午和下午去北京进行体侧,所以在前两天,我不会安排技战术的演练,从周五开始,我们会通过技战术演练准备后面的比赛。”在训练之前,佩兰谈到了他在香河集训时的训练安排。

  尽管佩兰明确表示,他的首日训练和次日训练不会涉及到技战术层面,但通过佩兰的训练,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佩兰的一些思路:他是一个崇尚技术和传跑配合的教练。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佩兰的首日训练,玩的全是技术活。

  眼花缭乱的基本功训练

  尽管从上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个半月时间,亚洲杯预选赛的时候佩兰也和国家队在一起,但佩兰的首期国家队集训,却是从6月10日开始的,他真正带队训练,则是从11日上午开始。

  6月10日的上午,佩兰的训练是以传接和对抗训练为主,由于这是国家队集训的首次训练,所以训练量并不大,同时国家队也对训练进行了全封闭,下午,国家队的训练对外开放,佩兰的训练方式也第一次呈现在记者的面前。

  热身训练的前半部分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方式,两圈慢跑之后,球员开始进行无球的身体关节热身,这在大部分球队都司空见惯。

  随后的有球热身,大多数球队都会选择抢圈,但佩兰却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他将参加训练的14名球员(门将和伤病队员除外)安排在狭小的半个中圈内,然后要求队员进行各种基本技术训练———颠球、盘带以及二过一的配合。

  尽管只是基本的训练,但佩兰的要求却极高:球员必须在不停顿的情况下连续完成各种基本技术动作,比如颠球,在双脚颠球的时候,伴随着哨响球员必须把球踢高到头部以上,然后立刻恢复到双脚颠球的状态,接着就是头部颠球。在盘带训练中,球员要根据哨音进行左右脚的互换以及急停转向,同时还要根据哨音做下蹲再站立等动作。

  整个过程节奏极快,队员要不断地根据哨音做各种动作转换,这对培养队员的应变能力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在热身的最后,佩兰要求国脚们进行超过30米的长传,这个环节让人有些大跌眼镜:颠球和盘带还算不错的国脚们,在这个环节不断地出现传球失误的现象———这似乎也应验了一些老国脚们常说的话:年轻队员身体对抗能力更强,但基本功却出现了问题。

  对抗训练看重传跑配合

  中国球员对于训练有着一种近乎先天性的崇拜:以鲁能为例,图拔之后,几乎每一位外教都会被冠以“不会训练”的帽子,实际上,图拔的确是一位训练大师,山东这样一支打了十多年防反足球的球队,被图拔改造成进攻型球队,所依赖的便是训练,图拔是通过训练的安排,一点一滴改变球员的习惯,比如他强调小范围的对抗训练,而且要求是一脚出球。

  回到国家队的训练,热身之后便是对抗训练,佩兰的对抗训练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半场的传接对抗,包括门将在内的16名球员分成8对8进行对抗,以其中一方球员通过传接到达对方底线为得分,通过盘带或者突破到达底线的不算得分。

  随后,佩兰在半场的两个边线各按上两个3米宽的小球门,不设门将,两组队员进行对抗演练,一方攻入另一方的两个球门中的任何一个都算得分,和第一种相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训练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对抗训练中,佩兰没有给队员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一脚传球或者两脚传球,他也很少给球员指示,大都是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毕竟在前几天的训练中,佩兰不愿意给球员进行太多的束缚,如此他才可以充分地考察队员。

  不过,佩兰的训练方式,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对于球员的传球意识和跑位能力能力要求会比较高,而传跑能力,也是一些注重技术的教练极为看重的。值得注意的是,当训练中队员打出一些不错的传跑配合之后,站在一旁的佩兰也都会喝彩。

  在佩兰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魔鬼训练曾经被人称道,不过在战术理念上,佩兰其实并不固执,也曾经自我解读说:“我追求的首先是效率,我不在乎场面是否漂亮,如果一个球队要想拥有未来,成绩才是唯一的标准。”在昨天训练前的发布会上,佩兰也表示:“我当然有自己的战术理念,我会慢慢灌输,但我不会强人所难,我会根据球员的情况组合我们的战术。”

  只是,作为一个法国人,出色的个人技术和高效率的传接配合注定会是佩兰的基本要求,至少在他的首日训练课上,相信国脚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

  记者 陈永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