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进入关键期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软件,博览会,信息化
  • 发布时间:2014-06-16 12:34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综合报道

  一边是产业规模迈上3万亿元台阶的喜讯,一边是核心竞争力不足、核心技术还无法满足重大业务和安全保障需求的尴尬现状,逐渐长大的中国软件产业正在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抓住信息消费商机,如何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变强,成为第十八届软博会的主旋律。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全年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4%;2013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为24.7%,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实现软件出口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外包服务出口105亿美元。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1—4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5967亿元,同比增长23%。我国软件产业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但是,高速增长背后也有隐忧。在5月29日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致辞中明确表示:“软件产业综合实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仍然存在缺乏居全球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未充分发挥等突出问题。”

  苗圩强调:“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软件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由大变强

  从2006年的4800亿元,到2010年突破万亿元,达到1.3364万亿元,再到2012年突破2万亿元,达到2.4794万亿元,再到2013年突破3万亿元,收入的大幅攀升显示出中国软件行业的勃勃生机。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对我国软件行业高速发展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在不断思索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他认为,一方面,我国软件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不够,核心技术还无法满足重大业务需求和安全保障需求,大品牌缺乏,高端软件人才不足,“这些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针对软件行业存在的问题,苗圩在致辞中提出五项举措,以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变强:一是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二是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三是加快拓展应用市场,四是持续培育龙头企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五项举措看似简单,但是在每一项背后,工业和信息化部都将会同相关政府部门推出一系列细化措施,以保证这些举措都落到实处。

  软博会高峰论坛是每届软博会的重头活动。本届软博会高峰论坛以“软件引领信息消费,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科研单位、知名软件园区、知名软件企业的众多重量级嘉宾。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名为“互联网冷思维”的演讲中提出,互联网精神是创新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思想指引。新形势下,应积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要求,在充分继承工业化思维优点的基础上,积极转变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充分发扬互联网精神,不断创新企业商业模式,不断整合产业链,不断细化产业分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表示,在中国软件业的收入结构中,各类服务收入的占比始终在50%以上,2009—2013年,软件产品的收入占比一直在31.5%~34.6%间徘徊。“没有优秀的、大市场的软件产品,中国就不可能成为软件强国。”他认为,支撑整个信息社会运作靠的是软件,如果软件不强,计算、网络、数据都不可能强。

  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201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为470万人,比2012年增加52万人,同比增长12.4%。其中软件研发人员180万人,同比增长2.4%,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8.3%。从行业分布看,我国软件从业人员从事IT服务的数量最多,占比达到35.5%,有超过60%的软件从业人员分布在制造、交通、教育、电信、金融等领域。

  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的软件从业人员数量应该达到60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130万人。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需要新增软件人才65万人,这个数字超过了我国普通高校每年招生人数的10%。要想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陈伟介绍说:“我们和教育部、江苏省政府联合举办中国大学生网络设计大赛,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吸引、动员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关注软件产业,投身到软件产业中来。”

  在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国家外国专家局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作为第十八届软博会主办方之一的代表,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孙照华在软博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国家外国专家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际间人才交流与合作。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关注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精神,设置了人才专项资金,批准建立了15个国家软件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知识体系,培养软件专业师资。引进国外高端人才,输送国内优秀软件人才出国培训。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支持国内用户在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信息行业应用技术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为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海外人才支持。”

  集聚效应凸显

  2013年,我国软件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共实现软件收入1.7万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55%,同比增长26.8%,增速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以2973亿元的收入名列首位,南京、杭州、广州、成都分别以2309亿元、1612亿元、1594亿元、1550亿元位居2—5位。

  在区域分布上,我国东部地区软件收入占比高达74.8%,东北和西部分别占比10.5%和10.3%,而中部地区仅占比4.4%。不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中西部地区对软件业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软件收入增长较快。

  2013年,江苏、广东和北京分别以5177亿元、4906亿元和4211亿元的软件收入位居我国前三位,2013年软件业务超过1000亿元的省市达到9个。此外,浙江、辽宁、山东、湖北、陕西、安徽等省的软件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30%。

  南京、济南、成都、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和杭州8个中国软件名城实现业务收入1.81万亿元。通过中国软件名城试点示范效应来带动整个软件产业整体发展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

  北京市政府也是本届软博会的主办方之一。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说,北京软件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在国际国内信息化浪潮和互联网浪潮的双重驱动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首都重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发挥了覆盖、渗透、支撑、服务的重要作用。2013年软件产业的增加值占北京市GDP的10%,占北京市第三产业的12%。北京市的软件行业诞生出一批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骨干企业,培育出了一批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主力企业。软件日益成为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剂。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进一步促进软件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我们将着力打造北京软件产业的升级版。”张工说。

  青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尚立群和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副主任杨昌生分别介绍了青岛和南京的投资环境,以及在吸引、服务软件企业方面采取的种种举措。青岛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用5~10年时间建设完成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软件科技城。2013年,南京软件谷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40.8%,成功迈上了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的台阶。南京软件谷的目标是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谷、创意谷、文化谷、生态谷。

  信息消费新引擎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消费的快速增加。甚至有人预言,信息消费将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之后,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又一强大引擎。

  软件和信息消费是什么关系?陈伟认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作为典型的信息产品形式和信息服务形式,本身就是信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应用+内容”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消费的普遍模式,软件为信息消费提供强大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因此,软件也是信息消费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信息消费商机出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题为“大数据挖掘”的演讲中,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挖掘给计算、存储、搜索、交互领域等带来的改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面对这一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的新商机,他认为,大数据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的特征不只是追求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只是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带来的方便的多样化信息服务,同时还包含区别于物质的数据资源的价值挖掘和价值转换,以及由大数据挖掘带来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崭新现象。

  如何将大数据产业的美好前景转化为现实?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表示,北京市政府主要抓三个重点:一是把数据聚起来,二是让数据传出来,三是要让数据用起来。目前,北京市已经建设了“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DATA网站),通过该网站汇集北京市各政府部门开放的数据资源,各个部门不再建设自建自用的小数据中心。“下一步我们将以政府数据为基础,统筹互联网企业、行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特定主题的大数据资源库,为完成公共服务职能服务。”

  在推进我国软件业由大变强的进程中,培育更多龙头企业是当务之急。参加本次软博会高峰论坛的中软、东软、浪潮三家企业就是首批获得我国信息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的企业。

  中软公司副总裁徐洁介绍说,经过长期的发展,中软已经涉足我国所有的金字号工程,参与了党务、国防、电力、传媒、铁路、交通、医疗、金融、电信等多个行业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与此同时,中软还积极参与了很多行业标准规范的建设。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表示,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有很多信息消费的新商机,东软在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浪潮集团副总裁谈绍兴认为,云计算、大数据代表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信息化的关键。他给与会嘉宾介绍了浪潮集团在大数据方面的探索,网上纳税分析、山东警务云等鲜活的案例让人们了解了大数据给行业用户带来的价值。

  商机无处不在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全球软件巨头,微软正在进行“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转型,为用户打造跨平台、跨设备的无缝应用体验。微软公司副总裁陈实表示,微软始终努力践行对中国的承诺,积极推进中国的创新进程,助力年青人和初创企业实现梦想。

  随着企业从“数字说话”向“数据驱动”转变,企业数据架构、企业的应用场景、系统实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友提出的“数据驱动的企业”理念被越来越多企业接受。用友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志华自豪地表示,目前,全国有8000多家大型企业成功应用“UAP+NC”平台,中国500强企业中有超过60%的企业是用友UAP平台服务的客户。

  360公司副总裁曲晓东在高峰论坛上介绍了微软Windows XP停服给用户带来的重大安全风险,以及360公司提供的由内而外的多层次综合防护解决方案。

  语音是个热门领域。百度语音首席研究员贾磊介绍说,百度已经在语音识别、合成、理解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百度语音不仅已经集成到搜索、地图、音乐、百科、知道、贴吧等百度产品和服务中,还与海尔、小米、去哪儿、陌陌、京东、魅族等众多企业达成合作。

  在一些软件厂商还停留在炒作概念阶段时,通达OA已经开始以实用的产品抢占移动应用市场。北京通达信科科技有限公司冯钊还透露,为了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通达移动OA采取完全免费的策略,而且不限制客户端的用户数。通达OA的目标是占据50%以上的移动OA应用市场,产品装机量在今年年底突破100万台。

  本报记者 王沛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