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女孩爱发明

  4月20日晚上,宋倩文给记者发来短信,她在当天结束的湖南省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工程类一等奖。

  此前,宋倩文和队友的发明作品“悬挂式可移动厨房切割机”在长沙市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从2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下特等奖,获得这次省赛资格。

  省赛前两天,记者在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的科技室里见到了宋倩文,这个戴着眼镜、说话轻柔的女孩正和队友们忙着进行赛前演练。

  “最近几个星期,中午都没休息,一直在学校做演练,花了两个中午的时间才把能自动行走的机器人组装好。”宋倩文笑着说,“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赛,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的努力和付出终获回报,在科技创新海洋里,又多了宋倩文这样一位乘风破浪的前行能手。

  爱学习的乖乖女

  在家人眼中,宋倩文是一个乖乖女,她很少像别的孩子一样放学后就到处玩,而是喜欢安静地在房间里画图、看书。

  父母一直忙于工作,所以宋倩文从小经常一个人在家,这让她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课余时,宋倩文报了很多课外培训班,拉丁舞、民族舞、单簧管……学习这些特长虽然占据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她非常享受学习过程。

  为了便于联系,家人在宋倩文很小时就为她配置了手机。一次偶然,妈妈发现宋倩文在家用手机查找折纸方法,于是买来拼接的手工模型让她动手练习。对着这些模型,宋倩文可以一个人研究几个小时。

  伴随着成长,宋倩文的脑袋开始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填满。一年元宵节,家人带她外出看花灯。在路上,她看到有人在放孔明灯,就问妈妈,孔明灯为什么能飞上天?能飞多久?为什么要叫孔明灯?妈妈把孔明灯的原理告诉了她,并笑着说:“因为这是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果是你发明的就该叫‘宋倩文灯’了。”也许正是这个不经意的玩笑,点燃了她内心对科技创新的渴望。

  小学毕业后,宋倩文进入科技创新名校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并加入学校的科技创新小组,结识了许多和她一样热爱发明的同学,梦想的种子开始破土而出。

  破解厨房难题

  谈到悬挂式可移动厨房切割机的创意来源,宋倩文的回答质朴而单纯。

  “妈妈的厨艺特别棒,煎鱼和糖醋排骨是她的拿手好菜。”作为一个吃货,宋倩文最开心的就是吃到妈妈做的美食,“但这两道菜下锅前的准备工作不但繁琐,而且辛苦,对刀工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砍排骨很费力气,每次妈妈都会累得气喘吁吁。”

  如何让切菜变得更方便,成了萦绕在宋倩文脑海中的难题。一天吃晚餐时,电视里正在播放《熊出没》,片中光头强拿着伐木机砍树的场景让她突发奇想:伐木机不是也可用来切肉吗?

  第二天,宋倩文把想法告诉了科技辅导老师刘道丰以及同在科技小组的李会林、杨轶男。刘道丰肯定了宋倩文的想法,同时也告诉她,伐木机又重又危险,用来切肉不太适合。能不能发明一个专门用来切肉的切割机呢?

  课题确定后,大家忙开了。美术功底较好的李会林为悬挂式可移动厨房切割机画起了设计图,杨轶男则跟着老师购买制作所需的材料。如何解决切割机的动力问题成了第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在家时用电方便,但常用电压是220V,而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36V,稍不小心在操作切割机时就会出现危险,所以必须降低电压,只有对电动机做出相应调整,才能顺利为电压“降压”。

  宋倩文首先想到四驱车上的电动机,“四驱车的电动机只放两节电池很安全,可试验后发现它根本带不动锯轮,后来又尝试用带电扇的太阳帽、刮胡刀上的电机,都因为功率太低带不动刀片而失败了。”宋倩文说。

  作品的制作陷入了僵局,正当大家灰心丧气时,刘道丰带着她们到机电市场“海淘”,宋倩文一眼相中了室内空调所用的电动机,然而实验之后却发现,虽然功率合适,但电动机较重,制作出来的切割机太笨重,不便于手持操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宋倩文在一家汽车市场发现了家用轿车里的空调电动机,它体积小,重量轻,电压和功率也都在安全范围之内,就是功率小了些。不过这可难不倒她,买来强磁铁,拆开电机后,宋倩文三下五除二就把电动机改装成额定功率达160W的强效电机。

  组装之后,在新电机的带动下,刀片飞快地转动着。大家找来1cm厚的木板做实验,效果很理想,切口整齐,切开花费不到1分钟。

  为了完善整套“刀具”,宋倩文和她的队员们又做了许多改进:为锯轮加装安全罩,并在安全罩内侧装2个小毛刷,便于随时清理粘在刀片上的细末,保证刀片和食物的清洁;为整套切割机设计升降杆,并用弹簧把切割机悬挂起来,方便操作;在砧板下增加一个金属盒,将整流器、防止漏电的短路开关、调解电动机转速的调速开关以及电线等全部装在里面,既美观又安全……

  再次检查确认后,妈妈还特意试验了这款悬挂式可移动切割机,仅花费十几秒钟就轻松将从冷冻室拿出来的排骨切断,心情大好的妈妈还特意为宋倩文做了一道糖醋排骨,让她大快朵颐。

  把知识“搬到”生活中

  对于科技创新,宋倩文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科技创新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宋倩文说,“钻研创新作品时的严谨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文化课的学习。”

  宋倩文的文化课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她最拿手的是数学、物理。虽然在物理、数学考试时能游刃有余,但真正用于科技创新,这些知识却远远不够。“悬挂式可移动切割机运用了很多电学方面的知识,如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就已涉及大学物理知识了。”宋倩文说。

  “每个作品的出炉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失败与失落也许会一路伴随,有时会觉得很累,但我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带着这份信念,宋倩文对今后的科技创新充满信心。

  如今,已上初三的宋倩文正面临升学压力,“目前自己最大目标就是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宋倩文说,“科技创新是我的兴趣爱好,是生活的一部分,希望今后能发明更多的作品,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便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