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璧

  先来说说两个新汉语词语。

  动漫——动画与漫画的合称、缩写,是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发展而来的组合词,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单词,通常表达为Anime(动画)和Comic(漫画)。??

  跨界——顾名思义的话可直接理解为“跨越界限”,这个词似乎源起于工业设计的Crossover(原意为交叉)概念,现在已被广泛使用在各领域,英语中最准确的表达应该是“Mix and Match”。(“动漫”和“跨界”竟是新汉语词语!不相信?欢迎查阅各版本汉语词典和辞海,看看它们到底有多新。)

  【身临画境】

  当然,这里要说的重点并不在于动漫和跨界两词究竟贵庚,而是它们代表的一种趋势。当我在网上看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数位艺术展后,瞬间在脑海里蹦出来的鲜活感受就是这两个词——动漫和跨界。你可能之前也在朋友圈里看到过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油画做成“微动画”的帖子,如果画中人那些举手投足的微动作已令你大为赞叹,那这批位于故宫博物院桃园国际机场第二航厦未来博物馆的“古画动漫”数位作品准保让你大呼惊艳。

  整个展览用博物院典藏画作《仙萼长春图册》、《太液荷风》、《鹊华秋色》和《关山积雪图》来对应春夏秋冬的“四季故宫”主题,不但通过屏幕展现了数字化后的绘画作品,更借助声音、影像和动作的感应系统,让观赏者直接“参与”到作品中,宛若身临画境。

  以“春生”展区为例。郎世宁的四幅花鸟作品并列排开,当观者走近屏幕,只要说一声“飞”,最右边画中的两只小鸟就会应声飞向左边的几幅画,它们翩然过处的花朵还会随之绽放,蝴蝶与鲜花争妍,鸟儿则用歌声争春。好一派盎然生机,青草气息仿佛也随风而至。

  静止的画作因为数字化而具动态,平面的花鸟因为感应系统实现了与欣赏者的互动。若赏画从此可以如这般跨界,该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乐事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的“数位故宫”专区进一步了解。

  【跨界合璧】

  不知是否因为郎世宁的作品相对其他中国古画更立体,从而更易凸显数字化后的效果,除了前文提及的这组“春生”系列,台北故宫博物院还将他的《百骏图》做成了更复杂的数位作品。也许,既保留了中国画散点透视,又结合了西洋画焦点透视和光影效果的画法,会在这个“新动漫”时代焕发出更迷人的艺术魅力。几百年前远渡重洋而来的意大利人郎世宁,用中西合璧的画法赢得了清廷顶级宫廷画师的地位,备受雍正乾隆推崇。21世纪的今天,源自西方的前沿数字技术,又将他的东方画作提到了新的层面,无数人从此得以零距离欣赏。

  其实,如今的跨界已从先锋变成了时尚,但混搭并不总会收获预期中的效果,毕竟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发生美好的化学反应。大自然的经验告诉我们,边界是充满创造力的地方,在这里,各种互补的事物相互融合成为新的整体,互相矛盾的事物也可以凝聚起来化为新的综合体。最近十几年间,以iPhone为代表的许多先跨界而后合璧的事物,正以这种新“苹果效应”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而它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数字化、网络化。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设备随时随地地欣赏“活生生”的古今中外名作,这难道不是又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吗?如此演进,着实妙哉!

  凯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