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旅游村庄规划建设研究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新农村,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旅游规划
  • 发布时间:2014-07-16 13:04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建设生态型的新型村庄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发展乡村经济,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旅游村庄建设的关系出发,着力探讨了当前生态旅游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此出发总结了一些生态旅游村庄建设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建设,村庄规划,旅游规划

  从传统意义上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域面积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多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农村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不再是传统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聚居地,农村人口也在逐渐减少。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也开始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旅游村庄规划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正式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方针。同时,它也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和总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短短的20字,明确描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观形象和内在要求,勾勒出了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图景。其中的“村容整洁”这一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也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设新农村不应只局限于风貌整治、改善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等层面上,还应当从深层次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实力。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乡村旅游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的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作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还能给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足的后劲。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中,本身就蕴含了建设生态村庄的内涵。生态村庄建设对于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生态村庄规划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规划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村庄规划与建设没有得到政府及时地关注和重视。导致现有的村庄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同时也缺少相应有效的村庄规划建设理论的指导。跟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现代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论的指导,村庄整体布局混乱,建设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建国以来,我国的城乡规划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状况,乡村规划和建设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最终导致村庄建设杂乱无序、形式单一、缺乏特色等特点。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户居住点散乱分布,房屋建设朝向、排列等迥异,总体格局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也缺少美感;第二,新建民居大量向公路边和村庄外围建设,导致原有村庄人口稀少,加之村民私自圈占土地、搭建院墙,大肆侵占大量农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第二,基础设施匮乏,环境卫生条件差。由于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缺乏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村庄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常常会出现严重的漏洞。村庄中的道路、供水供电系统建设和维护以及垃圾管理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如村庄道路常会有路面过窄、硬化程度低等问题,长期失修不仅影响交通,还会导致影响环境卫生问题。又如缺少排水管,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农村中原有的“脏、乱、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第三,基层管理队伍素质不高,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由于基层管理队伍本身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有限,对于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缺少全面正确的认识。一部分地方官员只重视眼前利益,没有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一味追求政绩,建设了较多的“形象工程”,一定程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中央财政补贴的有限,村庄建设中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在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常常会碰见许多的建设难题。单靠农民自己拿出钱来修路、搞建设,会违背农民的意愿,若是把村庄建设推向市场又缺少相应的投资者。地方政府十分支持生态旅游村庄的规划与建设,但是由于自身的财政实力和科技能力的有限,提供的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却很少。

  第四,旅游景点开放低端,缺少特色。大部分的村庄景点开发中都存在着低端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许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常常会模仿别处的景点,缺少对景点建设的深层次开发。由于缺乏指导,村民们为了各自利益也常常会进行景点或项目的重复建设,最终导致“窝里斗”的现象。村庄规划过程中,为了赶工完成建设项目,往往会导致忽视地方特色开发旅游项目,这样一来就导致旅游项目开发缺乏特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三、生态旅游村庄建设的主要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由于农村地区本身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其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建设任务。要真正贯彻执行党中央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指示和要求,建设起新型的生态旅游乡村,就必须首先解决影响当前建设的各项问题。新型生态旅游村庄建设必须要做到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生态合理等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理论指导不足,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匮乏,旅游项目开发重复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加强科研指导,提供村庄规划建设理论和技术支持。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设计图样”。村庄规划要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手打造出地方和农村的特色。规划建设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协调发展的要求,防止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保护环境。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时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国家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工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若干建议。其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并分别从饮水安全工程、能源技术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和公路建设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方法。

  (三)、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支持力度。要加强对地方规划建设管理队伍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其对规划建设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其生态保护的意识。地方政府不仅应当合理使用国家的支农建设资金,提高其使用的效益。同时也应当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在资金使用问题上,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问题,同时要做到减少资金浪费现象。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还应建立起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带动农民自身建设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推动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生态型乡村旅游建设,体现地方特色。生态型村庄建设时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乡村旅游产业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人群就是城市居民,来乡村旅游的目的就是要暂时逃避城市生活的紧张快捷节奏,离开喧闹拥挤、空气污浊的生活环境,回归大自然,体会乡村自然风光和享受田园风情。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关注游客的需求,从市场需求上开发景点。同时,乡村景点还是乡村文化的载体,要体现出地方特色就必须在深层次的文化传统中挖掘潜力,把乡村旅游打造成现代人的一种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

  参考文献:

  [1] 王玥.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2] 姜秀娟.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村庄规划研究[D].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姚茂华. 生态乡村建设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 张梅. 广西生态旅游休闲型城镇建设规划研究[D].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54151.htm,2005-12-31.

  王振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