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软件定义”的宣传之中,赛门铁克却在四年前悄悄开始走上了“硬件定义”的道路。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这是2010年,当赛门铁克发布其首款硬件产品NetBackup 5000时,业界给出的评价。一方面,赛门铁克曾在此前多次表达过其不会进入硬件市场的言论。另一方面,纯软件的产品交付方式又使得赛门铁克在面对“软硬兼施”的竞争对手时处于劣势。最终,赛门铁克选择了备份一体机的形式,既避免了与合作伙伴的竞争,同时也恰如其分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简易部署、轻松管理。在当前业界到处都是“软件定义”思潮的背景下,赛门铁克反而选择了“硬件定义”的道路。
IDC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专有备份设备报告》显示,赛门铁克专有备份设备的营收同比增长了50.4%,领先于其他厂商。同时,其市场份额也从2010年的空白上升到2013年的38%。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赛门铁克的市场份额会比38%更大。”赛门铁克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连智浩表示,“新产品在短短三年内能达到这样的成绩,我相信在市场上也是少有的。”
互联网领域对于产品更新频繁有个专属名词“快速迭代”,而赛门铁克的一体机产品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三年之间,NetBackup一体机已经经过了四代升级,不仅可用容量从最大96 TB直线上升到如今NetBackup 5230的158 TB,同时软件也进行了多代革新。借助于NetBackup一体机的成功,赛门铁克还同步推出了面向更小规模备份市场的BackupExec 3600一体机。
如今我们回看赛门铁克在“硬件定义”方面的成功,实际上并非偶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赛门铁克也走过一些弯路。要知道,赛门铁克第一代目标备份一体机NetBackup 5000由于搭载的是PureDisk 6.6重复数据删除软件,因此在部署时其还需要备份服务器作为支撑。这种繁琐的备份模式并没有体现一体机的优势,赛门铁克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几个月后迅速推出了内置Netbackup 7.0备份软件的全备份一体机NetBackup 5200,并获得了市场认可。
赛门铁克一体机产品的发展历程,反应了市场上的新变化。在IT架构日趋复杂,数据量与日俱增的前提下,用户对于备份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缩短备份窗口、备份随时可用的阶段,管理部署简单、执行效率更高,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虚拟化环境等需求已经开始萌芽。IDC数据显示,2013年四季度全备份一体机同比增长21.6%,超过了目标备份一体机的7.6%以及其他备份设备的12.1%。这充分说明了用户在备份需求方面的演进。
赛门铁克公司中国区售前技术经理李道莲认为,像VTL这类传统备份设备,由于在数据格式上还是基于磁带,因此在管理和应用方面都已经落后于磁盘备份产品。
目前,赛门铁克的一体机产品已经拥有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四川省电力公司、上海移动、湖北联通等分跨不同行业的多个成功用户。在这些案例中,来自用户企业的代表都纷纷表达了对这一产品的认可,这在厂商案例中并不多见。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主管侯福祥表示:“以前我们只能备份5个核心系统, 现在每晚可以备份接近50个。完全备份10 TB可在三个小时内完成。使用NetBackup硬件设备,我们有能力在以后确保遵守规定的备份时间。”四川省电力公司赛门铁克项目部计划经理刘嘉佳的表述则更加令人印象深刻:“NetBackup硬件设备提高了我们核心业务系统的可用性。我们预计,一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
本报记者 李旭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