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后国内赛场战火重燃,但大连阿尔滨却正上演着“外援去哪儿”的闹剧。
二次转会眼看着已经过半,各队更换的外援也基本到位,但是大连阿尔滨在下半程开打后的第一场对阵上海申鑫的比赛,只使用了巴克曼一名外援,剩下的三名外援都去哪儿了?据了解,阿尔滨本赛季引进的四名外援中,布鲁诺和巴克曼还在队中,阿克拉姆和本科却杳无音讯,俱乐部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给他们发邮件和打电话都不能改变他们坚决不回中国的决心。眼看着转会窗就要关闭,再加上阿尔滨经济困难,更换外援的可能性已几乎为零,因此,下半赛季阿尔滨能使用的外援只有一两人。
阿克拉姆成了“水货”
现在网上都在流传阿克拉姆要状告阿尔滨欠薪的消息,不过,目前阿尔滨还没有收到“诉状”。但是,很多人都对阿克拉姆这样的“超级水货”如何能够跟阿尔滨签约提出了质疑,从与伊拉克人签约的这件事情上,可以发现阿尔滨在引援工作中一些重要环节的把关上有点松懈。
作为2007年亚洲冠军队的主力和当届亚洲杯的MVP,中国球迷也从亚洲大赛上知晓阿克拉姆的实力,可以说,当年的他的确配得上亚洲足坛数一数二的球星,否则荷甲冠军也不会引进他,但是,这些辉煌都是过去的事情了,2014年的阿克拉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阿尔滨并没有好好调查就匆忙与他签约。
在跟阿尔滨签约之前,阿克拉姆在2013赛季总共就踢了8场比赛,其中6场联赛,1场亚冠,1场世界杯预选赛,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养伤。去年的整个8场比赛,是他横跨4月到12月的8个月中完成的,其中4月份踢了3场,6月、7月、8月和12月各踢了一场。2014年2月3日跟阿尔滨签约前7天,阿克拉姆在国家队比赛中踢到36分钟就受伤下场,7天之后,他就跟阿尔滨签约了。
当时阿尔滨在韩国拉练,等到队医回来给阿克拉姆做体检的时候,才发现他那所谓新伤实际上已经是很严重的老伤了,肌肉僵硬程度根本踢不了中超。当时的主教练马林虽然看过阿克拉姆巅峰时期的表现,对他的能力也认可,但是他表示,在体检环节不是他能负责和把关的。当时中方球员都形象地说,阿克拉姆站着踢还行,走着踢能勉强坚持半场,跑着踢至多15分钟体能。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阿克拉姆到了阿尔滨一共才上了122分钟,还有抽筋被抬下来的情况出现。
虽然很多大连球迷都骂本科只够“专科水平”,但是阿尔滨队内却并不这么认为,大家都觉得本科其实还是有能力的,他没发挥好跟全队的战术风格有一定关系。另外就是他跟中方球员关系一般,导致场上给他传球和支援都不够。本科因为有过克罗地亚国家队的经历,加上曾经是克罗地亚联赛的最佳射手,所以他个性很强,坚决不肯再回来坐板凳,加上阿尔滨也拖欠了他的一些薪水,所以他就更是借机不回来了。
前锋布鲁诺情绪不高是跟欠薪有关,他虽然人还在大连,但没有入选上周的18人名单,同时也和他擅攻不擅守的风格不符合新主帅仓田的要求有一定关系。
选援引发内部矛盾
从表面上看,阿尔滨本赛季的选援工作是由老板赵明阳、总经理迟尚斌和前任主帅马林三人共同完成的,不过,当时赵明阳的设想是,马林提要求,总经理根据主教练的要求去寻找相应的外援候选人,然后把他们一致商议的结果上报给老板做决定。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马林想要的一些外援接连泡汤,除了布鲁诺是上赛季就定的人选之外,剩下的三名外援都是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决定的。举个例子,其实阿尔滨比杭州绿城更早盯上了巴西外援拉蒙,很早就敲定了要引进他,但是他们委托的经纪人却没有把这笔交易谈下来,最终拉蒙去了绿城,而且这个赛季表现相当不错。错过了这样的外援,选来了风格不一样的本科,马林对他始终不“感冒”也就不奇怪了。
马林在职期间,几次在发布会上的公开发言,话里话外都透露了在外援选择上,他并不具有真正的决策权,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别扭。比如说对本科的使用,克罗地亚人虽然能力不错,不过他的特点并不适合马林安排的打法,但是俱乐部花钱引进的又不得不用,结果派到场上之后效果不好,这又让本科背负了更多骂名和压力。
据说导致马林辞职的真正导火索,就是在他输给辽宁后曾经表示,如果下半赛季他继续带队,那么有两名外援———本科和阿克拉姆将会一点机会都没有,会一直坐在板凳上。从技战术的角度看,马林说这样的话自有他的道理,然而这样的话传到俱乐部高层那里之后,就无异于让在选援当中有决策权的人难堪。为了让马林能够改变这样的想法,更好地使用俱乐部为他选的外援,高层找他谈过几次话,但是马林的态度始终比较坚定,而马林所坚持的用人标准也没有给球队带来好成绩,所以他觉得这样下去也没有意思,就选择了辞职。
熟悉内情的人说,马林跟俱乐部高层都认为外援是对方决定的,都不觉得自己应该为糟糕的引援负责。谁是糟糕引援的始作俑者,俱乐部老板赵明阳心里应该最清楚,而外界所知道的是,下半程联赛,阿尔滨只有一两个外援可供调遣———巴克曼至今仍兢兢业业,布鲁诺却在闹情绪。
特约记者 李忠林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