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就两个字:舒服!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曲波
  • 发布时间:2014-08-07 10:08

  对于一个游子来说,什么是家?很多时候,家就是妈妈亲手做的一碗热汤面,家就是父亲没完没了的唠叨,家就是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

  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曲波的房外响起了敲门声,“我爸妈来了。”进来的老两口提着大包小裹,功夫茶的用具是曲波前两天交待让买的。前一天上午,他刚刚把自己的宿舍重新布置了一下,在角落里给自己布置了一个茶台,但是茶具还没拿全。手表也是曲波嘱咐父母带过来的,之前从贵州搬家回来,他把贵重物品都放家里了。老妈一边给他拿手表,一边唠叨:“你这都当爹的人了,以后手表别再买了,这你都戴不过来了。”

  最暖心的当然还是妈妈亲手做的热汤面,这一天的晚饭,连续征战的曲波没有胃口,几乎没吃什么,然后他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保温瓶里的是骨汤面,当妈的特意在里面下了两个海参。小菜盒里一个是自己做的小菜,一个是酱牛肉,都是曲波最爱吃的。三下两下,一大碗热汤面就下了肚。一边看着的曲爸爸说:“这一晃出去打客场,又是十来天没见着啊,我看你这一点也不比中超累。”

  对于曲波来说,家人的陪伴就是他回青岛的最大动力。除了父母,他现在还有妻儿的牵挂。现在的曲波只要在家,晚上就很少接电话,偶而接电话也是小声而匆忙地说:“哄儿子睡觉呢,明天说。”谈儿子几乎成为了他的最大爱好:“我儿子以后肯定能接我的班,刚刚5个半月就会爬了,这身体素质多好。以后又是一个小‘追风少年’,速度搞不好要比我还快。”

  就在回青岛前,曲波与朋友合开的一家烤全羊饭店刚刚开业,经营全是朋友负责,人家看重是曲波的影响力。他的照片就在饭店的招牌之上,来吃饭的人一半是冲着口味,一半是冲着曲波的名头。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但是曲波在这里有着比在故乡天津更高的人气。他在这里成长、成熟,他在这里成家、生子,青岛人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出去几年,曲波也会对这个家有点陌生。青岛海牛现在的主场就是当年的颐中体育场,这是当年曲波刚打中超时的主场。几年没有回来,曲波都被周围的变化惊呆了。“这里十年前就是荒郊野地,出来打个车都不容易。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十几年前,这次回来一看,才发现这里已经成了第二个市中心,周边太繁华了。”

  谈起回家的感觉,曲波就是两个字“舒服”。“总的说,我是一个挺恋家的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陪着家人。这几年在外面踢球,唯一差的就是家的感觉。这次回来,一切都太熟悉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熟悉的球迷。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非常舒服。”

  回家当然不能只是舒服,还有一份责任。作为青岛海牛队里资历最老的球员,曲波首先在场上得“拼”上老命。回来的几场比赛,他几乎次次打满全场。上周去成都和新疆的两个客场,他都是打满全场。在新疆他的右腿被对方后卫的鞋钉划了一个深深的血口子,连护腿板都被踢破了。回到青岛,面对足协杯的一周双赛,教练组只说了一句:“如果能上最好还是上。”曲波就带着伤开始准备比赛。比赛前一天的深夜,队里的康复师还在曲波的房间里为他牵拉肌肉。比赛当天的上午,他还在为膝盖的老伤做理疗。“没办法,我回来之后队里就指着我上场稳定军心呢,再累也得咬牙挺着。”

  球场之下,曲波也是队里的“大哥”。刘青、李凯这一帮小球员都是当年在贵州人和时的小兄弟,他回来之后经常要帮着教练组看着他们。“再回青岛,我自己也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在青岛踢球可能就是管好自己,但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时候看着这些年轻球员有可能犯我们当年犯过的错误,我就忍不住在提醒一下。足球生涯就这么几年,我是希望他们少走点弯路。好在他们也愿意听我的唠叨,知道我是为他们好。”

  现在的曲波还沉醉在回家的舒服感觉里,对于未来他想的不太多。“我的身体,再踢两年没有问题吧,长期的目标没有想,短期的目标是帮助青岛海牛尽早冲上中超,青岛足球需要有一支中超的球队。”

  记者 赵震 青岛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