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俞岱曦:有节奏地顺势而为最关键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俞岱曦,民生加银,民生银行
  • 发布时间:2014-08-11 09:39

  他将自己的经营思路概括成三点:“借势”、“顺势”以及“在有条件的时候造势”

  对民生加银总经理俞岱曦的采访,就像与邻家大哥轻松对话。这位温文尔雅的男人,说话语速平和,娓娓而谈又逻辑紧密。显然,执掌民生加银基金公司(下称“民生加银”)不到三年,他对民生加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都已胸有成竹。他将自己的经营思路概括成三点:“借势”、“顺势”及“在有条件的时候造势”。

  借势

  《投资者报》:自2011年你接手民生加银以来公司的经营情况发生了很多改变,你是如何打开局面的?

  俞岱曦:古人打仗,讲究“知己知彼”。公司和企业治理也不外如此,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来说,“顺势”是首先要做的功课,并且明确地知道“势”在哪?如何借!

  我认为借势可分三个层面——行业大环境的“势”、集团公司的“势”以及公司内部的“势”。具体到我们公司,从整体行业发展来看,我们抓住了政策面、监管层对基金行业发展的支持和有利政策,迅速成立子公司并及时开展专户业务;从集团公司角度来讲,我们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大股东民生银行,2011年以前公司发展得并不好,股东方就下决心要搞好这个公司,这个“势”我们也借到了;从公司内部情况来看,在董事长万青元到任后,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经营层、中层及员工们拧成了一股绳,大家干劲十足,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把公司做大做强,这是我们得人心的“势”。

  在这样万众一心、背水一战的环境下,尽管这几年股市大的环境与前几年相比没有什么大变化,但是民生加银第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摊大饼,铺摊子”做得比较好,尽管接手之前民生加银亏损严重,但是我们坚定信念,一直在招人,在扩大产品线,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2012年我们不仅成功扭亏,还盈利了近1000万元。

  《投资者报》:你来之前,大股东的类似支持也是存在的,可公司却每年亏损近5000万,你的不同之处,是否与曾在银行系基金公司担任要职的经历有关?

  俞岱曦:首先,我认为在大的环境下,平台的作用是大于个人的。前面我也说过了,对我们公司来说,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大股东民生银行,这是我们最好的平台,给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公司自万董事长接手以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我个人因为曾在银行系基金公司工作过,可以说比较熟悉银行的文化及如何撬动银行内部资源。我自投研出身一路走来,历经投资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各种角色的转换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在来了民生加银之后,我们和大股东民生银行的交流与沟通非常顺畅。

  除了资本金上的扶持,与民生银行的业务形成优势互补也成为我们的一大战略方向。我们开始跳出公募基金,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2012年,民生加银提出开展资产管理及专户业务。董事长万青元当时对公司的预期,后来都实现了,2012年民生加银不但扭亏,而且实现了盈利近1000万。

  事实上这就是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最大优势之一。目前来看,包括招商基金、平安大华都开始重视资管业务,其背后都潜藏着银行大股东的影子,而且银行系基金公司的风控特别强。这个风控不是说随便挖几个团队、找几个人就可以做起来。因为对于资产证券化的项目来说,银行从张三卖馄饨开始,可能就在他那块做小微贷款,直到有一天他做大老板了,银行可能跟了张三20年,张三的现金进进出出一直在银行这里,因此,当张三的资产真有问题时,银行是有手段的。可是一般的基金公司是没有的。因为在银行风险管理是早就成型的一个体系,不是你一个基金公司去挖几个人能做起来的。

  顺势

  《投资者报》:除了大股东的支持,你还有哪些管理上的独到之处?

  俞岱曦:我认为顺势而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节奏。

  从对公司的管理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在公司规模较小、员工较少的时候,经营层的主要工作就是影响人的思想,使大家形成合力;而当公司发展大了,经营层鞭长莫及的时候,建立合理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面对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是需要配合不同的管理机制的,要把握好节奏。

  比如说公司荣誉感。作为普通员工来说,他需要公司的荣誉感、组织的荣誉感,但你这个公司每况愈下、暮气沉沉,或者在行业中始终垫底,这时候指望着员工有公司荣誉感,指望喊两句口号就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我觉得不现实。

  因此,民生加银总是力图给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收入。而这在一个公司的快速成长期,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原来的小组可能就发展成一个部门,原来的小组长可以变成部门总监。让员工看到公司的成长过程,并不断实现与自我实现,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是民生加银在第二阶段主要要做的工作。

  其实要做好一件事情,跟撬动一个东西没两样。首先需要一个支点,这是客观条件。其次就是你的杠杆有多长。而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如何把自己的杠杆变长,民生加银原来的资源就这么多,杠杆就这么长,但是你把民生银行接上去了,你的杠杆就变长了。但什么时候接,如何接?这里面有讲究,我个人称之为“把握节奏、顺势而为”,这个问题很关键。

  打个比喻,原来民生加银的杠杆是一根木棍,你后面就需要接上民生银行这跟铁棍,但原来还是木棍,尽管把杠杆变长了,但你一撬它仍然可能会折。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除了接上棍子以外,还需要把这个木头棍子争取也搞成铁棍,至少是包上铁皮。因此,我们在与大股东民生银行的沟通中,很少要求民生银行支援什么,而是更多地去思考我们能借助银行做什么?最终我们确立了转型资产管理,做银行优质产品提供商。

  造势

  《投资者报》:除了在内部管理上打提前量,今年以来,民生加银在专户和货币基金这两块也花了大力气,你选择这两个抓手又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俞岱曦:从去年底到今年年中,公募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大增长的背后是利率市场化。

  另外,还在于在货币基金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最有价值的——客户沉淀。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直接与客户接触。退一万步说,这些客户今天能进到民生加银的货币基金,那有一天股票市场起来了,债券市场大发展了,这些客户会想起民生加银,他有可能成为民生加银其它产品的客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基金尤其是互联网货币基金基本上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基金公司给自己造势的有效途径,必须好好做。

  同时,民生加银也有这个条件去做。除了背靠民生银行,民生加银在固定收益上的能力,在渠道上的能力,以及获取客户的能力,都比一般的非银行系基金公司有比较优势,所以我们要大力去推动。

  《投资者报》: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非银行系基金公司来说,目前发展货币基金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手段,连余额宝这样曾十分火爆的产品也遇到了壁垒。你认为整个基金行业未来的困境和机遇在哪儿?

  俞岱曦: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不少,我觉得很明显的一点是行业的荣誉感比以前下降了。过去人们觉得基金行业高大上,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淡薄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基金经营团队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导致了部分人才的流失。

  但我是一个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的人,个人认为目前反倒是基金行业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确实,如果只看公募基金的话,减去货币基金,这些年来全市场的基金公司规模不仅不增长,反而萎缩了。但如果从大资管概念来看基金公司,我们不难发现,其专户与子公司都在蓬勃发展,而且盈利并不比公募基金这块差。

  此外,站在从业人员角度,我觉得更没有理由悲观。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基金公司从业人员1万多人,而证券从业人员20多万,算上VC等共40多万,所以未来空间还很大。

  个人认为,在未来的三五年,基金业从业人员、团队的差异化会越来越大。过去搞金融管制,国家把存款利率,贷款利率都给定好了,包括基金的管理费也给定好了。基金从业人员可发挥的空间很小,团队与团队之间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都有限。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优秀的从业人员、优秀的团队将能够给货币资本带来更高的、有明显差异的回报。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基金业从业人员也应该打提前量,在自己的业务能力上多下工夫。如果同行们的荣誉感、认同感普遍提升了,那么我们基金行业自己的势就造起来了。

  《投资者报》:你们的目标是“到2016年,公募基金规模力求突破1000亿元”,考虑到整个基金行业的现实环境并不乐观,这可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把规模从几十亿提升到二三百亿,并在此基础上扩至千亿,你准备采取复制的办法,还是准备了什么新办法?

  俞岱曦:这是一个好问题。的确,管理中小基金公司和管理大公司不是一个概念,许多工作需要提前着手、提前布局。二三百亿的规模与1000亿以上的规模,管理重点的差别非常大。最直观的差别是员工数量。在二三百亿规模时,公司人员可能100人出头;但1000亿规模时,公司人员可能到五六百人,这时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都很难召集起来。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冲刺千亿级公司,所以现阶段内部管理的重点就放在流程再造与机制建设上。■

  《投资者报》记者 罗雪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