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模拟强敌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蓝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13 14:09
——专访解放军首支专业蓝军旅旅长夏明龙
模拟好强敌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战胜强敌,你说能不能打胜仗
比起那套被军迷热议的专业蓝军迷彩,夏明龙还是穿上07式迷彩更具军人风范。
经过7场“跨越—2014·朱日和”对抗演习,这位解放军陆军首支专业蓝军部队长,成为这个夏天最受瞩目的中国军人之一。
夏明龙的基本指挥所搭建在通讯车后,只有几平方米大小,不超过10人。这与以往有些部队演习的指挥所,设在自行改造的空间大、有空调有转椅、但战场机动能力较低的“指挥方舱”,区别很大。
而在朱日和与蓝军对阵的许多红军部队,基本指挥所在宽大的帐篷内开设,总有十多人进进出出。
红蓝两军的差异绝不仅仅体现在指挥所的形式上。
作战准备阶段,当红军还在定下作战决心时,夏明龙早已安排部队在防御地域展开了现地协同。
“谋划时间要长,下定决心时间要短。”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进入作战地域之前,他们用相当长的时间精心谋划、推敲。受领任务后,根据预先的准备,很快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攻击与防御策略。
这位上校军官,接手蓝军不过半年。而这支组建不久的机步旅因其任务的不同,成为了人民解放军陆军的“首支专业蓝军”。
到底什么是专业蓝军?蓝军应该如何与红军对阵?如何像“磨刀石”一般将红军细细打磨成锐利刀锋?
第7场实兵对抗结束,已经近80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夏明龙沉沉地睡了一觉后,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独家专访。
第一支“真蓝军”
《瞭望东方周刊》:你为何会成为陆军首支专业蓝军旅旅长?
夏明龙:我是2014年春节前的农历大年二十八来到蓝军旅任职的,很突然。其实,在2014年1月底,我作为北京军区司令部军训部副部长,刚在朱日和对基地和蓝军旅的训练进行了检查。从北京出来前,首长跟我谈话,说这个旅很重要,任务也很重,一定要干出成绩。那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要搞“跨越—2014·朱日和”演习,也参与了相关工作的筹划。
《瞭望东方周刊》:成为专业蓝军旅旅长,心情如何?
夏明龙:挺好!当蓝军旅旅长和当其他师旅长很不一样,它有特殊性,年度重大任务多、压力大,各级关注多,而且这个部队还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蓝军旅于2011年组建,2012年初部队移防朱日和,2013年底转隶为北京军区司令部的直属部队,2014年初正式改编为专业蓝军部队。
这支部队过去驻地在大都市,一下到戈壁草原,曾经人心不稳——到这边后干部的家属就不了业、孩子上不了学,干部们的压力很大。到现在能扎根在这里,很不容易,部队官兵作了很大的奉献。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部队对抗演习中都有蓝军,何为“专业蓝军”?
夏明龙:主要是编制体制有很大变化。过去蓝军更多是过渡性、替代性的。最早在朱日和基地是由北京军区一个装甲旅在这里模拟蓝军,后来38集团军一个团级单位也曾在这里模拟蓝军,都属于非专业性的,以红军的身份来模拟。它的编制、结构和模拟对象都有差异。
总部在2014年1月14日颁发命令,我们旅按照任务进行了改编,4月30日完成编制体制的调整,20天后就开始了“跨越—2014·朱日和”的第一场试点演习。
改编命令下达这一天,我的心情很平静。作为军人,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完成任务的需要、履行职责的需要。改编之后,蓝军部队展示能力的空间更大了。在过去那种编制体制下,确实有很多矛盾,不好运行,模拟效果也很难摆脱“红红对抗,自己与自己打”的怪圈。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多角色的需要,随机组合。
《瞭望东方周刊》:多角色扮演模拟对手,是否存在很大压力?
夏明龙:我们模拟对手以一个方向为主,兼顾其他方向。现在这个部队的总体任务已经变了,主业是把对手研究好,副业是自己还要训练好。其实这之间并不矛盾,研究好对手、演好对手,同样可以训练好自己;部队自身的训练水平不高,也无法把对手演像演真。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旅的训练计划和其他作战部队的训练计划就是不完全相同的。
今天的对抗实战仿真度高
《瞭望东方周刊》:过去的蓝军部队每年也要打好几次演习,“跨越—2014·朱日和”有何不同?
夏明龙:过去曾经搞过一演五抗,就是连续打5场。但那种对抗不像这次强度这么大,实战化程度也没这么高。以前对实战化训练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现在这么高,仅仅是形式上的对抗,逼真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是考大学没考上,当兵到部队,就在内蒙古,距离朱日和百十公里的地方。后来考上军校读了四年,毕业后到38集团军,一直在训练部门,从作训股长到作训科长、作训处长、军训部副部长,一直都在搞训练。
习主席提出实战化的要求,抓住了训练的根本。我们过去也曾讲过很多训练的标准,但最根本的是向实战靠拢。否则训练作战两张皮,是脱节的。现在用实战的标准指导部队搞训练,这样才知道训练哪里不行。
过去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喊得多、做得少。原因一是没有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二是我们不知道实战是什么样的情况。很多指挥员也想把训练贴得和实战更近,但脑子里没有这种情况——毕竟多少年没打过仗了。
“跨越—2014·朱日和”就是依托朱日和基地这个联合作战试验场,构设的这种实战环境,让部队一走进基地就能感受到战场的氛围。
也不能说过去的对抗就是流于形式,但至少没有今天的对抗实战仿真度高。过去双方摆开架势、走个程序,部队没有从技术层面得到充分检验。“跨越—2014·朱日和”这几场演习,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对于我军的军事训练来说,应该是革命性的。过去确实没有搞过这种演习,现在是多维、全程的对抗。
《瞭望东方周刊》:7场“跨越—2014·朱日和”对蓝军旅有何影响?
夏明龙:我们离打赢的要求还有距离。这个蓝军部队组建时间很短,真正要想达到模拟对手的战术特点、作战能力,确实很难。但从“跨越—2014·朱日和”这几场对抗来看,部队打一仗进一步,一仗比一仗好,就是因为训得多了、训得实了,不断在整体对抗、全程对抗中解决问题。
但我们基础的东西还是有差距。这次打了7场,我们解决的主要是漏训的问题。因为在部队组建、模拟蓝军的过程中,任务太重,有些东西漏训了。现在以抗代训,兵种之间的协同通过对抗达到了比较默契的程度;单兵的战斗意识,通过对抗得到了强化;部队的整体战力得到了融合。这些应该说是一个大的进步,但基础还不够扎实。这是客观存在的。
要敢于放手让红军跟你打
《瞭望东方周刊》:蓝军获得了6胜1负的成绩,你如何看这个结果?
夏明龙:开始对抗时,心里底数不是很清楚,总想着怎样把对手打败,把红军打得不舒服。到后来逐步转变为要当好陪练员、练红军,让红军在不同阶段得到充分体验。
蓝军就是要让红军找体会、找不足。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想当好陪练,要会多种打法,能高、能低,进攻、防守都行。对刚进国家队的队员不能打得太厉害,不然对方自信心就没有了;遇到技术比较成熟的高手,也不能让他感觉很轻松。这就是首长讲的,蓝军“要遇强不能弱、遇弱不过强”。
应当说,刚开始也比较挠头,怕把握不住。担心哪个地方脱节,无法达成意图,甚至蓝军模拟对手的想法、战法不能实现。但无论如何,要敢于放手让红军跟你打。
蓝军其实就是假想敌。部队训练要提高实战化程度,必须要有假想敌。最早是分队对抗,小规模假想敌,比较初级,拿着旗子摇一摇,让官兵脑子里有个敌人的概念。
现在我们搞蓝军建设,不只是说有敌人,而且要让你看到真正的敌人就是这个样、是这么打的、会制造这么多麻烦。你跟他比,就是存在信息差、火力差。红军得琢磨,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找到克敌制胜的招法。这就是蓝军部队的价值。
蓝军部队的存在,不仅仅是要打造一支过硬、逼真的假想敌部队,而是要通过我们这样一支专业化蓝军来锻炼和摔打全军的陆军师旅,通过和我们的对抗来找到不足,回去补差训练,成为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理解“要敢于放手让红军跟你打”?
夏明龙:打到一定程度之后,比如红军训练技术不是很好,如果在前沿第一阶段的交战中把它打得太狠,也许它就没有连续进攻的能力了,也就不可能获得相应的体验。所以作为蓝军,作为陪练员,要敢于收手也敢于放手。
这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如果到后来控制不住,就可能崩盘。其实经过第一阶段交战,知道对手是什么状况,也就知道对手在什么情况下根本就打不下去了。
《瞭望东方周刊》:我看到蓝军战士都很自信,包括戴墨镜、围巾等,着装也很前卫,显示着信心。
夏明龙:一开始有点摸不着北,现在自信度很高了。只要给一名战士一块阵地,他就知道自己看着多宽的正面,要干什么。一旦阵地守不住,自己下一步要到哪去,和友邻之间怎么配合。
这次有的红军部队觉得心有不甘——这么远到这里来,蓝军熟悉地形,自己打不赢。我觉得,专业蓝军部队应该成为面向全军的检验型部队。将来把我们拉过去在各个战区的基地对抗,红军依托地形要是能打赢蓝军,说明你很厉害。
部队训练到一定程度,在任何地形都能够根据模拟对象的特点演出来,至于说输赢那是次要的——模拟好强敌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战胜强敌,你说能不能打胜仗?
强敌的影子、我军的骨子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判断一支红军部队的实力?
夏明龙:看两个方面,指挥员和部队作风。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如何,从开始筹划、战场机动就能看出来。
从作风上讲,这个部队进入朱日和基地之后,它的士气怎么样、是否正规严谨,都可以看到。在军事训练上要求严格的总参军训部领导在总结大会上曾经讲过,一个部队要是连垃圾都解决不了,怎么能打胜仗?这就是一个作风的体现。
《瞭望东方周刊》:你对部队的要求是比较苛刻,还是相对平衡?
夏明龙:“跨越—2014·朱日和”一场一场地打,我们对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到第七场,天那么热还是认真练,从来不放松。一个部队要有一口气,如果气没了,装备再好也不行,就是“钢多气少”。比如战场管理,我们每次演习都要求战士随身携带垃圾袋。虽然这是个小事,但可以证明有没有执行力,意图能不能在部队末端得到最坚决的执行。
《瞭望东方周刊》:每个蓝军战士都要学习外军的战斗方式吗?
夏明龙:我们提出来“技术基础训红军、战术运用训蓝军”。一些基础性的训我军的东西,比如武器装备等还是我军的。但战术运用等,关键是各级指挥员、指挥机关要掌握外军的战术思想。一般战士训练红军的技术基础,怎么行动由指挥员赋予任务。有些班长、骨干需要掌握一定的外军知识,有些战士也需要掌握部分外军的单兵动作,但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你的理解,“对手的样子、强敌的影子、我军的骨子”。
《瞭望东方周刊》:贴近实战的训练环境建设,是花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吗?
夏明龙:需要理念,朱日和从1957年就有了这么一个场地,当时是装甲兵的靶场。真正的建设是从2007年开始,复杂电磁环境;从2008年开始琢磨建大型陆空联合训练基地。再后来,2010年开始筹划联合作战试验场的建设。这就带来一些理念的变化。开始是保障基地,再后来是组织训练,到现在是检验能力,下一步是设计战争、搞作战实验。依托这个基地,大家到这来,设想未来的战争怎么打,进行实验,实验完了让部队来印证。这是很大的理念突破。
以基地为依托搞实战化训练,但实战化训练不只是基地,它是贯穿始终的,新兵训练就要贯彻实战化思想。基地是对实战化进行检验的非常好的平台,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蓝军。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部队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夏明龙:一是人才问题。各级指挥员要对外军的作战理念、作战思想非常熟悉,运用娴熟。人才储备不足对蓝军建设是一个瓶颈。
二是物质条件,既然要模拟强敌,应该赋予它相应的物质条件。我们的装备水平还比较低,这方面军委、总部已经列入计划了,要换装。
《瞭望东方周刊》:换装后蓝军部队的武器装备会达到何种水平?
夏明龙:应当说全军前列,这也是一种需要,具体演习时可以根据红蓝实力进行一定的限定。但技术决定战术,没有优良的技术装备,就演不出强敌的战术思想。
提高人的素质,配备好武器装备,把外军的战术思想在这种结合中体现得更完美,就能演出需要的东西。
《瞭望东方周刊》:为何部队的标识上有狼头?
夏明龙:狼非常狡黠,又非常讲究团队精神。狼体现了一种战术思想、整体的力量,不是单打独斗。
《瞭望东方周刊》:能谈谈那套备受争议的新作训服吗?
夏明龙:网络上对蓝军服装的评论我都看到了。毕竟,凡事都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的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现在,主要与红军有所区别,从战场角度,并不完全符合作战环境。下一步还要换,已经在制作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 特约撰稿吴苏琳 刘逢安 李玉明/内蒙古朱日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