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质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 来源:徽商质量
  • 关键字:质量,文化,历史
  • 发布时间:2014-08-21 09:12

  质量文化作为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以及提升质量工作水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因此,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发掘其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德国等欧洲国家提炼认为,其质量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工匠精神”,这与欧洲国家的发展历史上手工业一直发展繁荣紧密相关。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手工业者在历史上一直受到歧视,手工、制造业发展也受到压制。因此,中国的质量文化精神难以用“工匠精神”来概括。

  媒体人梁冬、吴伯凡在一次节目中讨论说,有一本书认为,中国文化的本质在“诚敬”二字上。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质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说,还是从质量发展的因素来说,诚敬都可以作为质量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诚敬,意为诚恳恭敬、忠厚端肃。其内涵着重强调了人的本心、初心,强调为人做事的心理状态。诚即没有杂念,只有一个念头。不间断,不夹杂。敬是尊敬,恭敬之意。诚敬是一种内驱力。常怀诚敬之心的人,对于所做的事情真诚、敬畏,一心要做好,绝不苟且,他必然热爱、珍视所做的事情,做事的状态极其专注;对于所服务的对象,也是诚实守信,恭敬有家,不会因为对象身份、地位等不同而提高或降低服务质量。怀有诚敬之心的人,做事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为了获得赞誉,而是内心的需要,是内心的使命感使然。司马迁因为对历史的诚敬,他在遭受人生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千古巨著《史记》;李冰父子因为对民生的诚敬,率众修筑都江堰,功垂千古;胡雪岩因为对健康的诚敬,他坚持胡庆余堂药材的高品质,内挂匾额、亲书“戒欺”。无论是实用物品还是文化产物,高质量必源自于诚敬之心。即使是万里长城,随耗费百万民力,但历朝修筑,至今巍峨,仍然体现了古人对于国防的诚敬之心。

  日本等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其有识之士对于诚敬文化也是了然于胸,时刻铭记。日本的数码、汽车等产品在世界上广受好评,其企业的管理者都深怀对产品和事业的热爱。经营管理大师稻盛和夫认为,要敬天爱人,这正是对诚敬的有力诠释。

  再说国内,在历史上,堪称质量典范的不计其数。单从手工制造领域来说,一件件堪称艺术珍品的物品,无不凝聚了制造者的诚敬之情。尤其是一些历程传承下来的制作工艺,如罗盘制作、微雕工艺,没有诚敬的心,是做不出来那样的精品的。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大国,“中国制造”早已掀起世界波。但是,我们的制造业还不够强大,还不能称为质量大国、质量强国。特别是质量方面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们的质量水平还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尤其是一些企业经营者只顾眼前利益,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更有甚者,无视国法,罔顾百姓健康安全,产品粗制滥造,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缺乏诚敬之心是有很大的关联的。

  而缺失诚敬之心,从历史渊源看,又是与我国数度极度贬斥传统文化,抛弃传统文化有很大关联。事实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化早已经深入到该民族的思想和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意图抛弃传统文化,全盘引进、照抄外来文化,不仅仅会造成文化上的混乱,甚至会造成人们的不知所措,进而带来极大的负面效果。质量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抛弃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之一。

  当前,我们要建设质量强国,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来推动全社会关注质量,推动质量提升,就应该将传统文化中的能够体现文化精髓,能够代表我国自古以来质量文化精髓——诚敬,再次予以发扬光大,对诚敬的外延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我国的质量大师刘源张先生认为,缺乏诚信和认真是中国质量问题的癌症。诚信、认真,正是对诚敬这个质量文化精髓的最新阐释。我们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就要有意识地将诚敬融入到平台建设和文化传播中,引导诚敬意识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推进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文/严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