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元,破坏还是建设?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小米,智能手环,蓝牙耳机
  • 发布时间:2014-08-21 15:46

  当智能手机的发展逐渐趋向饱和之时,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在这两年逐渐被炒热。以饰物的形式进一步为智能设备加强与用户生活的黏性,无疑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期待,也是众多厂商眼里极具前景的商机。不过迄今为止,最为消费者熟知以及广泛接受的暂时只有智能手环。在小米“钢板”发布会上,79元的小米手环亮相,或许预示着智能手环普及风潮即将开始。然而,小米在智能手环领域给出的招牌式低价,是像小米电源那样破坏市场?还是能够为离普通用户尚有一段距离的智能手环市场带来正能量?

  79元,史无前例的低价

  如果你平时对智能手环了解不多,无法理解小米手环79元定价有多低,那么不妨来看—下目前市场上几款热门的智能手环价格。被公认为软硬件最为平衡的JawboneUP2目前售价688元,其后续升级产品UP24支持蓝牙无线连接功能,售价就飙至1458元。UP系列海外市场主要竞争对手Fitbit Flex刚刚进入国内,售价为853元。而运动品牌Nike的Fuelband至今没有推出国内行货,价格普遍在1200元左右。

  和价格在干元左右徘徊的热门大牌智能手环相比,近来国产厂商推出的智能手环价格相对平易近人,比如在设计和做工上较为出色的OPPO O-Band售价不到600元。另一款被认为Jawbone UP模仿者的咕咚手环S则为350元。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想要说服他们用一部手机的价钱去购买一款从未感受过用处的腕上橡胶制品,已经是个难题,更不用提那些名字和样式都透露出浓浓山寨气息的超低端产品。因而,包括TCLBoomband在内的其他国产手环,都将定价降至200元以内,即便如此都很难打动多数消费者。与之相比,小米手环的定价完全称得上史无前例,79元不过是一桶普通食用油、一件普通打底衫、一个月话费月租的钱,但凡有意向体验智能手环的用户都能轻松购买,因而也不难怪有网友恶搞小米的经典广告——“小米手环,年轻人的第一个手环JJo如果发布会结束小米手环就立刻开卖,恐怕在看到本文之时,你身边已经有不少人都戴着各式色彩的小米手环。选在智能手环起步阶段抢占市场,很难说小米不是在投机,但价格上,小米已经做好了搅局的准备。

  低价,却完备

  眼下智能手环的功能主要以健康为核心,包括Jawbone UP、Nike Fuelband在内的各类手环都将自身定位为“健身伴侣”,小米手环也不例外。虽然是不足百元的新秀,但小米手环基本上包含了同类产品的主要功能:计步器、睡眠监测、震动闹钟。除此之外,部分高端智能手环才具备的来电提醒(震动)功能同样出现在小米手环上,并且小米手环还拥有较为少见的接近式感应解锁功能,只需要将佩戴手环的手与手机保持在1m范围内即可解除手机密码锁定,无疑提升了小米手环的实用性。同时,小米手环也对Jawbone UP系列等手环手动切换睡眠模式的操作进行了改进,能够自动感应用户的活动状态并切换至睡眠模式,一来使得手环更加地“无形化”,二来也让用户能够收集到更加完善的活动/睡眠数据,不会因为哪一天忘记切换睡眠模式而失去部分的数据。就现阶段来看,小米手环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开放性不足,目前仅能与小米手机3、4搭配使用全部功能,可以与部分Android 4.4机型配对使用计步和睡眠监测。好在小米手环团队已经证实未来会支持iOS,否则很容易陷入三星Gear系列的尴尬境地——产品优秀,败在封闭。

  破坏性定价

  如前面所言在小米手环出现前,智能手环依然只为部分极客和健身爱好者津津乐道,足以购买一副不错耳机的价格,在很多人看来,宁愿让自己听着更舒服的音乐,而不是佩戴一根不上档次的橡胶手环。

  档次和美观度不够,是很多人对智能手环排斥的第一因素。从古至今,腕上佩戴饰物的习惯一直都有,便宜的有如串珠、编织皮绳,贵的则有名表,金饰手镯。要么能够装饰、要么能够显富,虽然说起来很俗气,但人们的普遍认知确实如此。然后研发智能手环的厂商都是科技出身,其中Jawbone UP等产品看上去够酷,但还是免不了科肢宅取向的美感。美女们可以一手套四五个金饰手环,但绝不能容忍一只诡异的橡胶制品混在Tiffany和Bvlgari之间;成功男士们也完全不能接受左手Montblanc,右手Nike Fuelband。雨靴与蕾丝裙可以混搭,球鞋与西装可以混搭,但传统饰物与智能手环只能从中选一。这也是为什么更多人都很期待苹果iWatch,而非现有的橡胶带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智能手环的价值。单就成本而言,任何一款智能手表都要比智能手环更加值钱,比如LG G Watch起码采用了高通骁龙处理器和定制IPS屏,并获得AndroidWear平台授权,以类似的智能手饥去衡量也能估算出成本价。而智能手环呢?大多数是感应器加橡胶带就构成了全部,最多加上LED提醒灯,连小米手环团队负责人黄汪都表示“39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79的价格就是按照成本价来定的”。真要找出目前成本最高的手环,恐怕也只有三星GearFit,一块曲面AMOLED屏就足以抵上其他品牌整个手环的全部成本。事实上,智能手环的真正价值在于腱康督促、健康监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再利用。如果认真对比当前智能手环与独立的手机健康应用,我们能够发现在计步和健康指导等核心功能上,两者没有太大差距,某些手机健康应用通过调用手机的传感器能够达到媲美智能手环的精准度和记录数据。但智能手环能够实现无时无刻地记录,手机只有在用户携带时才能实现。数据的记录和整合会让很多身处亚健康的用户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就好比爱美女人与体重称的关系,从而促使用户形成良性“强迫症”,就算没有系统的运动,也会通过走路等其他途径来达成每天必须的运动量。然而眼下的问题在于,除了对健身有了解的用户以外,很多人收集到一段时间的运动数据后都不知道能用这些数据去做什么,甚至极客宅们仅仅将数据用作社交网络中晒图所用,对这些数据真正的意义早已麻痹。即便是被认为应用最佳、数据最为精准和系统的Jawbone UP也没能挖掘健康数据的真正意义,当然,小米手环也没有。或许在这方面,苹果iOS 8中的Health应用正式普及后才会提醒众多手环厂商打开一个新的思路——与医疗和健康机构联手,利用智能手环的记录数据,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健康呵护才是最终的、也是最为盈利的目标。智能手环或者健康应用仅仅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谁能够在互联网健康领域成为平台王者才是根本,单纯地靠贩售手环赚钱,也只是一时的商机。一个手环的价值,无法用原材料的生产成本简单粗暴去衡量,换句话说,一款廉价的手环,本身就是没有价值的。

  破坏背后,亦有建设

  关于小米手环外观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五颜六色外观可选,加上铝合金面板,还不错;也有人认为创新度不够,看上去太廉价。但对竞争对手而言,79元的定价无疑是致命的,此前小米投资紫米科技,推出自主品牌移动电源,尽管采用的是最基本的18650电芯,并且不时陷入“爆炸门”的尴尬境地,但69元的价格加上不俗的金属外壳,依然吸引到不少消费者,甚至港台等部分地区频频出现翻N倍价格出售的情形。可以预料的是,接下来除了少数幸运的用户之外,大多数人都会以超过100元的价格才能购买到小米手环,并且非常乐意于去加价购买。而其他新兴品牌或者国产品牌再推出价格相近甚至更低的产品,都难有人问津。一方面是小米和小米手环的品牌效应已经在此期间建立起来,除了Jawbone、Fitbit等大品牌外,用户更倾向于小米;另—方面是通过大量用户的使用反馈,小米逐渐完善手环的软硬件体验,基础相对薄弱的其他国产品牌在此方面和小米的差距越来越大,就好比小米手机的体验,大家只能跟随其后模仿。有意思的是,不同于当初小米电源的发布,目前国内智能手环市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厂商较少,也多为国产手机制造商。因而小米手环的介入基本上可以让国内智能手环市场直接跳过洗牌阶段,想要从智能手环中获取暴利发家的厂商可能刚有打算就已经被小米手环逼死了。

  不过智能手环毕竟是新兴的产品,它和NFC相仿,看上去具备一定的实用意义,但并没有达到缺其不可的地步,其他产品或者应用都可以曲线替代智能手环,比如iRiverOn蓝牙耳机。相比之下,在电池技术未能有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用户对于移动电源的需求更甚,因而我们无法将智能手环的前景与一年多以前的移动电源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智能手环比智能手表更加依赖于与手机的互通,换言之,智能手环逃不了外挂属性,就好比你可以有一副发烧级的耳机,前提是你要拿出提供声源的前端,否则都是白搭。对大多数人而言,外挂可有可无,没有深入了解和更高的需求,自然是越便宜越好,比起目前火热的Jawbone UP之流,小米手环的市场前景明显要更好。

  写在最后

  智能手环一直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根据Canalys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下半年就有160万只智能手环出货,其中Fitbit占据了近57%的出货量,Jawbone和Nike其次。2013年全年,智能手环/手表市场增长率达到500%。Canalys预计,今年智能手环/手表市场增长率依然会有350%,不过随着小米手环和Android Wear的出现,恐怕这一数据需要重新计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