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T-80坦克改版大盘点

  • 来源:兵器知识
  • 关键字:俄罗斯,坦克,柴油机
  • 发布时间:2014-08-26 13:02

  T-80坦克曾是冷战时期苏联陆军手中的王牌,被禁止外销,只许自用,主要部署在苏联陆军驻东德西部集群,作为拳头部队应对与北约“第三次世界大战”,其王者地位不言可喻。但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由于T-80系列坦克(乌克兰后来生产的T-80UD除外)所使用的燃气轮机造价是同等功率柴油机的8~10倍,平均油耗也高出1.2~1.4倍,再加上高昂的维护成本,迫使俄装甲兵把发展重心放在使用柴油机、维护和操作成本较为低廉的T-72与T-90身上。

  为了甩掉堪比“吞金兽”的T-80,俄罗斯竭力对外推销该型坦克,可是高昂的售价和不斐的维护成本影响了海外客户的购买热情,因此T-80的外销成绩远比T-72与T-90惨淡。在内需与外销都不火热的因素影响下,与频频推出各种现代化改进方案的T-72、T-90坦克相比,T-80坦克可谓门庭冷落车马稀。不过这也为学者们盘点这款经典坦克带来方便,因为脉络清晰的T-80发展历程,也让人了解到苏联和俄罗斯坦克工业的昨天、今天乃至明天。

  早期改进方案

  苏联解体后冷战随之结束,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解除许多武器外销的禁令,其中也包括T-80坦克。为了促成这款坦克的外销,鄂木斯克运输机械设计局(KBTM)推出多款T-80坦克的改进方案,如T-80UM、T-80UM1和T-80UE等。

  T-80UM是当时俄军自用的T-80U的第一种改进型,于1992年问世,主要改进是加装国产TO1-PO2T“龙舌兰”2(Agava-2)夜视瞄准仪,取代旧式的TO1-KO1“暴风雪”PA(Buran-PA)微光/红外夜视瞄准仪,原有的“月亮”(Luna)红外探照灯也因不再需要而被拆掉。“龙舌兰”2的核心是俄罗斯天顶设计局(Ze.nit)模仿法国泰利斯公司的凯瑟琳-FC的技术开发的热像仪,对坦克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为6400米,最大识别距离2600米,图像分别显示在车长与炮手面前的两个独立显示屏上。受益于热像仪的配备,T-80UM的夜战能力得到强化。

  于1997年推出的T-80UM1则为T-80UM的后续改进型,绰号“雪豹”(Bars)。该坦克结合当时俄罗斯最新的军事技术,换装“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新型1V558弹道计算机和2A46M4滑膛炮。“竞技场”属于一种硬杀伤式防御系统,全重1100千克,由置于炮塔顶部的毫米波多普勒雷达、炮塔周边的22~26个榴弹发射器、车长控制面板和炮塔内的控制计算机组成,系统反应时间为0.07秒,可对抗包括攻顶式反坦克导弹在内、速度低于700米/秒的目标,防御范围涵盖以主炮为基线的左右各110度的扇形区域,破片影响范围在25米左右。“竞技场”有全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模式,平时以全自动模式运作,毫米波雷达会持续搜索坦克周围区域,探测到来袭目标时会先评估目标性质,过滤掉小型高速目标(如子弹、炮弹破片)及速度低于70米/秒的慢速目标(如人员、车辆等),当有威胁性的目标进入50米范围后,雷达系统即转为追踪模式并计算出最佳拦截距离,待目标进入拦截范围后即施放相应位置的榴弹,并在空中朝向目标引爆,以密集的高速破片在距离坦克3~5米处击杀目标,达成保护坦克的目的。这一模式在测试中的拦截概率可达85%。至于手动拦截模式,则可由车长控制,用以拦截靠近坦克的敌方步兵(如携带火箭筒或反坦克手雷)或其它软目标。

  新改进的2A46M4滑膛炮大幅提高了炮管寿命,全装药射击寿命达1200发,射击误差也大幅缩小,炮弹散布面积比上一代的2A46M滑膛炮小1.7倍,射击精度提高15%~20%。虽然T-80UM1的火力与防护力都更为先进,但由于加装“竞技场”防御系统而使价格更贵,俄罗斯自身并未采用,迄今也无任何国外买主。

  继T-80UM1之后,俄罗斯又推出T-80UE坦克,它实为T-80UM的出口版,曾于1998年参与希腊下一代主战坦克招标,一同参与竞标的还有美国M1A2、德国“豹”2、法国“勒克莱尔”与英国“挑战者”2。由于西方坦克习惯使用自动变速箱来减化驾驶流程,减轻驾驶员的负荷,T-80UE也“入境随俗”地加装了俄罗斯自行研制的自动变速箱,以取代原来的手动机械式变速箱,还加装更先进的“窗帘”1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计算机、操作面板、2个置于炮塔正面的红外干扰器、4个置于炮塔顶部的激光探测器和炮塔两侧的拦截榴弹发射器,以软杀伤与硬杀伤相结合的方式对抗来袭导弹,可降低坦克被制导武器命中的机率约60%~80%。但因希腊政府最终选择德国“豹”2坦克,T-80UE只落得空造出一辆原型车送往希腊测试便草草收场的结果。

  新世纪改进方案

  除了上述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改进方案,以下则要谈及近几年披露的T-80坦克改进型号。进入21世纪的俄陆军尚有5000余辆T-80(含封存),其中以苏联解体前生产的T-80BV居多,达3000余辆,其次是性能更高一些的T-80U,数量约为1500辆。由于俄陆军已确立以T-72、T-90作为坦克主力,因此对T-80的使用方针是“用烂为止”,基本不打算实施大规模改进和延寿作业,但小范围的改进仍在经费充裕时实施。

  2005年,俄军推动一项低成本改进计划,称为“T-80UA”,主要内容是对现役T-80U实施翻修,改进火控系统、升级主炮并加强防护能力。将T-80U坦克原有的1A45火控系统升级为1A45-1,新增自动目标追踪功能,弹道计算机运行速度翻倍,并降低各个环节的误差,使火炮射击反应速度和精度得到改善。与T-80UA坦克主炮配套的2E-42陀螺稳定仪也经过工艺革新,使误差减半,垂直轴误差在0.2密位以内,水平轴误差在0.3密位以内,也就是说T-80UA在移动中射击1000米外目标时能把主炮晃动所造成的垂直方向误差控制在20厘米内,水平方向误差控制在30厘米内。即使在2000米处,垂直方位与水平方位误差也分别仅有40厘米和60厘米,就宽3.7米、高2.5米的典型坦克目标而言,这一误差已是很小了,使T-80UA即便在移动中也能准确命中目标。

  但在夜视系统部分,碍于经费紧张,T-80UA并未换装昂贵的热像仪,而是将“暴风雪”PA夜视仪上原有的第二代光放管升级到第三代,改进后称为“暴风雪”M,操作频段除可见光外还涵盖部分近红外线,灵敏度也增加一倍,夜间对坦克目标的有效识别距离由1300米延伸至1800米,接近西方第一代热像仪的水平。

  火炮部分,T-80UA换装新式2A46M4滑膛炮,射击精度与身管寿命均有显著提高,加上新增加的身管弯曲测量装置,使射击误差进一步缩小。

  至于T-80BV坦克的升级项目,俄军于2007年同KBTM签订对车况较好的115辆T-80BV坦克升级合同。在特种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协助下,KBTM将过剩的T-80U坦克炮塔拿来再利用,结合到T-80BV坦克底盘上。如此“鸡尾酒”式混搭的坦克被称为T-80UE1,别看它的名号与上文出现的T-80UE坦克非常接近,但两者并无直接关连。

  T-80UE1除了换装炮塔,还一并进行翻修和设备更换工作,包括换装与T-80U坦克相同的功率为1250马力的GTD-1250燃气轮机,取代T-80BV原有的1100马力的GTD-1000TF燃气轮机,提高机动性能。武器系统也调换成2A46M4滑膛炮,火控系统则换装了1V216M弹道计算机,加装功率为18千瓦的GTA-18辅助动力装置、PL-1激光测距仪、“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此外,通过翻修工程,T-80UE1坦克新增加了3年的使用寿命和2500千米的行驶里程。通过这些改进,使T-80UE1坦克性能略优于原装T-80U。

  除了俄军自用T-80坦克的改进方案外,近期还发布一款着眼于外销市场的T-80坦克改进服务,该方案尚无正式型号,而是笼统地称“219M工程”,由于“219工程”就是当初T-80坦克的原型车,因此暂且将其改进方案称为“T-80M”。按照发布的图片判断,T-80M坦克样车是用旧的T-80BV坦克升级而来,换装了2A46M4滑膛炮,加装与T-90坦克相同的“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具备被动夜视功能的PNK-4S车长瞄准镜乃至12.7毫米口径遥控机枪,并用白俄罗斯方位公司研制的“普利萨湖”热像仪取代“暴风雪”PA夜视仪,夜间对坦克目标的最大识别距离增至3300米。而在炮塔正面弧形区域及车头正上方,T-80M加装了与俄罗斯最新式T-90MS坦克相同的“遗物”(Relikt)爆炸反应装甲。它是俄罗斯钢铁科研所研制的第三代爆炸反应装甲,与T-80U、T-90坦克所用的第二代“接触”5相比,不但强化了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动能弹的防御能力,也增强对抗串列装药弹头的防御效果。根据原厂的测试资料,加装“遗物”装甲模块后,T-80M坦克平均可降低脱壳穿甲弹约50%的穿甲威力,使坦克面对穿甲弹攻击时提高1.5倍的防护力,面对破甲弹时则能达到原有两倍以上的防护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设计者把T-80M坦克变成“模块化升级方案”,客户可依照自身经济实力、作战需求添减改进项目与配备,使T-80M坦克的售价更加“亲民”。

  最新市场展望

  就全球坦克市场而言,T-80的销量可谓波澜不惊,除俄罗斯外,只有乌克兰、白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塞浦路斯、也门等国装备该型坦克。而且从苏联独立出来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还用各种方式与俄罗斯争抢本已稀缺的T-80坦克出口生意。

  形同希腊附庸的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各购进41辆T-80U/UK坦克(含二手货),它们均统一换装白俄罗斯方位公司提供的“普利萨湖”热像仪。而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角的也门也从白俄罗斯手中买走66辆苏联时期制造的T-80BV。这批原本封存的坦克经白俄罗斯国营第140修理厂启封翻修后,交到也门陆军手里。

  迄今靠T-80坦克出口发大财的不是俄罗斯,而是乌克兰,1996年它与巴基斯坦签署金额高达5.8亿美元的320辆T-80UD坦克销售合同。该坦克系乌克兰哈尔科夫设计局与马雷舍夫机械厂联手在T-80U坦克基础上开发,用本国享有专利技术的6TD-2二冲程柴油机取代堪称“油老虎”的原装燃气轮机,颇受巴军方的好评,并由此形成乌克兰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坦克技术合作关系,后者自制的“哈利德”主战坦克就使用6TD-2柴油机。

  从种种迹象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基于后勤保障与技术发展潜力的考虑,不大可能对俄罗斯自己都不想要的T-80坦克产生更大兴趣,因此新推出的T-80M恐怕难逃只是一辆展示车的命运。

  [编辑/王瑾]

  文/萧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