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代人的春晚记忆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春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30 17:23
车永莉 四川成都人 艺人 80后
Q:你觉得这十年来春晚最大的转变在哪?
A:作为演员,看春晚直播的机会并不多,很多时间都是在剧组度过的。十年来,我认为春晚最大的转变在于春晚的内容无论是歌舞还是曲艺类,都更贴近生活,更与时俱进,内容丰富,包括很多社会现实的东西。
Q:周围的朋友和家人,最喜欢看哪类节目,有没有特别偏爱的明星?
A:我自己比较喜欢小品相声类的,我妈妈喜欢歌舞类,而我的朋友们有喜欢京剧的,也有爱看舞蹈的。就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赵丽蓉老师和赵本山老师,他们的表演特别朴实,但是很有灵性,特别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Q:除夕夜如果不看春晚你会怎么过?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吗?
A:除夕夜不看春晚那我一定是在剧组拍戏,不过现在的剧组也很人性化,有的会在春节之前杀青,给我们回家过团圆年的机会,如果时间调不开,那么剧组在大年三十儿晚上也会放假,我们一块儿吃饺子,也会看晚会。这么多年来,春晚就像一道大年三十儿必吃的家常菜,少了它,就少了些味道。
Q:你满意现在春晚的节目编排和对当红明星、热点的关注吗?
A:现在的春晚,在节目编排以及对当红明星和热点的关注上,越来越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人群,而且现在春晚在重播的时候会打字幕,这也充分照顾到残障人士,让他们也有享受春晚快乐的权利,我觉得这是特别人性化特别温暖的地方所在。
打张南方观众的牌好吗?谢谢
高菲 广东人 媒体工作 80后
Q:对春晚最早的印象是什么时候?
A:85年左右开始意识到春晚了,当时我五岁,当时有一年的相声印象很深,姜昆、唐杰忠合说的《虎口遐想》,比较咯吱人。后来看赵本山的小品我没有一次笑出来,我妈妈是黑龙江人,算起来是半个老乡,我妈那辈儿就特别能笑得出来。
Q:怎么看待春晚主持人的表现?
A:春晚南北收视率相差非常大,南方观众广东收视最低,尤以东莞最低。我父亲是东莞人,他们从不看春晚。我过春晚要看到底是在南方过还是北方过。有可能因为广东是粤语系,北方的笑话不太听得懂。他们看几个本省电视台或香港的几个台。关于主持人,李咏同学、周涛同学主持太久,应该有新面孔。可能年代不同了,可能我妈那一代人还喜欢倪萍,但我们的感觉都不一样。
Q:小时候和现在看春晚有什么变化?
A:小的时候喜欢看明星,肤浅嘛(笑)!有时候明星出来,看见她穿的衣服很漂亮就会想我也想买一下。因为当时物质需求比较低,一年换几件。有一年春晚上一个明星的演出服领子立起来了,显得脸很好看,三月开学的时候看到班里有三个女同学都把领子立起来了,就很诧异,因为我也想这么穿嘛!那时候春晚的服装也挺影响时尚的。
Q:第二天会跟你爸妈聊吗?
A:她会说昨晚有哪个节目不好看。一般不会说什么好看。这两年他就不说赵本山的小品好看了。郭德纲的小品我也觉得比较冷,但是有人就会收集他的全集什么的,特别迷恋他。所以人跟人的欣赏习惯差别之大超过人跟猴子的区别,春晚这么多年,想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将“达子腔”带上春晚是我最大的梦想
王少华 天津人 国家二级演员 70后
Q:你怎么看春晚这十年来的变化?
A:随着社会的进步,春晚的舞美运用了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增强视觉冲击力,比如《城市变奏曲》中舞台从胡同乡村到高楼大厦的转变,色彩鲜明、对比突出。而在节目安排、演员挑选上更加亲民,比如少数民族原生态的歌舞、民歌等等。
Q:周围的人都最喜欢看哪种类型的节目?
A:今年我的许多朋友都比较喜欢春晚的舞蹈节目,像《飞天》、《蝶恋花》还有李咏声称能让他想起初恋的舞蹈《小城雨巷》,前两年的《千手观音》、《俏江南》,都极富创造力,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
Q:除夕夜不看春晚的话你会怎么过?
A:这种情况很少,因为我平时工作很忙,一般节假日都没有时间陪家人,而是忙于各地演出、慰问。而每年春节期间从初二开始团里就会开始安排演出,所以我非常珍惜除夕夜和家人过春节、看春晚的时间,看春晚是我们家除夕夜雷打不动的活动。
Q:春晚二十多年的时间,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多年都因为工作关系常去央视演播大楼录制戏曲频道的节目,也亲眼目睹到很多流程和环节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越来越人性化了,春晚是个缩影,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从感情上讲,它仍然是生活的一部分。
Q: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你期待能上春晚吗?
A:能够把河北梆子的“达子腔”带上春晚的舞台是我的梦想。我的师爷是王庆林,因嗓音柔润甘甜,有如银铃清新悦耳,故取名“银达子”,他的艺术成就在男声唱腔改革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创造了“达子腔”,为这个濒于绝灭的古老地方剧种注入了新的血液。父亲王伯华在继承银达子唱腔风格的基础上,借鉴京剧老生的演唱技巧,吸收京剧花脸的唱法,善于运用声音的变化和速度的快慢来刻画人物。我有幸继承了这一事业,就必须传承及发展河北梆子艺术、发扬我国的地方戏曲文化。河北梆子在京津冀很有市场,走上春晚让全国更多的人了解河北梆子是我的心愿,也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有时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周琳 北京人 职员 80后
Q:你认为春晚这十年来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A:歌舞比重越来越大,舞台形式比较丰富了。主题比较明确。节目类型也还新颖。但是感觉离生活越来越远,没有最初感觉温馨。总有作秀的感觉。可能是排场太大了,过分华丽。
Q:朋友和家人最喜欢看什么节目?
A:相声小品吧,尤其在家看电视谁会欣赏歌舞啊,就算好看也没有那个心情。但是最近相声小品也开始煽情,很受不了,不知道到底让人笑还是郁闷。
Q:除夕夜不看春晚的话你会怎么安排?
A:如果不看春晚肯定不是在家里,会觉得不像除夕。因为除夕好想就是一家人坐在那里聊天吃东西看春晚的。
Q:你满意现在春晚的节目编排和对当红明星、热点的关注吗?
A:不满意啊,似乎有些杂乱,第一,感觉歌舞太多,第二,明星跟过场一样,出场时间很短,不觉得像是精挑细选的演员和节目。
Q:你会关注春晚前后的新闻或者争议吗?
A:春晚之前的争议无非是看某演员上不上春晚,有什么新节目,但是有时期待越高失望越大,还不如不关注。春晚后的争议就更没有关注的必要了,没意思的节目太多,争议不过来吧。
Q:春晚二十多年的时间,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过年的象征之一,可以放弃每天看的电视剧。
Q:除夕夜那晚你最期待的活动是什么?
A:收压岁钱。
Q:你怎么看待地方卫视、网络春晚这种新兴势力的崛起?
A:当然很好,让观众选择多了,而且地方卫视很有特色,地方春晚还是很有特色的,侧重不一样,有一些比较适合年轻人。
春晚是每年除夕夜的习惯
刘玲 四川内江人 大一学生 90后
Q:你认为春晚这十年来最大的转变在哪里?
A:我觉得春晚的节目质量有较大提高,舞美设计、灯光、大屏幕都反映了国家科技的进步。行走于时尚与民族之间,也增加了流行元素。
Q:除夕夜如果不看春晚你会怎么过?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吗?
A:至今还没有出现过不看春晚的情况。看春晚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每年除夕夜的习惯。
Q:随便说出一个你能记得的春晚流行词。
A:不差钱。
Q:春晚里出现什么情况会令你感到不太舒服?
A:尽管春晚整个演出美轮美奂,令人眩目,但总觉得有些节目还有形式大于内容的一些感受,没有预想当中的效果好,觉得有些失落。
Q:你怎么看待地方卫视、网络春晚这种新兴势力的崛起?
A: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卫视展现了各地的风俗,更加详细地展示了不同地区的不同娱乐需求。网络春晚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展现更多春晚没有顾及的并已经广泛流行的网络文化,它们是新兴文化的代表。
除夕夜家庭聚会的背景音乐
韩迎 大连人 投资业市场总监 80后
Q:春晚在除夕当晚对你来说是什么?
A:背景音乐(笑),就跟新年报钟声一样,看到最后《难忘今宵》的音乐响起来我们就又过了一年。一般家里的三台电视都开着,可能是不同的频道,因为上海台、湖南台都有自己的晚会。大家都是该干嘛干嘛,有一个人在那看着,等到赵本山的小品了就会喊大家。有时候我妈会在那儿看看歌舞。
Q:你对今年的春晚有什么期待?
A:会有些期待,但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当你有更多娱乐方式消遣的时候,对春晚就没什么期待了。以前赵本山的小品会批判一些社会现象,但也得承认有一些限制,也不可能发挥那么极致,到现在已经完全娱乐了,逗大家一乐就完事了,大家也都不那么较真了。春晚对二三线城市的人还是有吸引力,但相信已经不是全盘接受的形式。大家也明白,春晚就是俗的,因为春晚不是给你一个人看的,它是给所有人看的。
Q:你有在除夕不看春晚的经历吗?
A:有啊,在国外过新年就没看,在唐人街旅游也很有意思。
Q:现在你能记住的春晚流行语有哪些?
A:“把来时火车票给报了”(《昨天今天明天》);“下蛋公鸡,公鸡公鸡战斗机”;宋丹丹穿的貂皮“四十块钱一件”。
Q:除夕夜最重要的活动什么?
A:放爆竹,我妈带着我放。在我们这个年纪知道什么东西是适合自己的,比如我会凑热闹看超女,因为曾轶可。另外我要维持我的家庭氛围,春晚在爸爸妈妈那里和《新闻联播》在他们心里一样的,我得跟他们一起看,一起分享这个家庭氛围。我会看,但我不走脑子。跟我们这代人的经历有关,只想制造一点快乐。
Q:现在对港台明星还有期待吗?比如王菲。
A:如果王菲复出开演唱会我会看,但她上春晚我并没有太大兴趣,因为肯定会受限制,包括衣服包括歌曲,没有多大选择权。她要唱新歌我可能会看,但如果是《红豆》或者《但愿人长久》,我转身就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