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再现上海百年历史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上海滩,《上海上海》
  • 发布时间:2010-05-06 09:14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段对上海的记忆,以风云突变的旧上海为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如《上海滩》、《黄浦倾情》、《新上海滩》、《夜上海》、《情断上海滩》等更是屡见不鲜。只是很少有能够记录百年上海风云,反映上海历史的影视作品,此次,作为上海世博会开幕的献礼片《上海上海》却是一部反映了上海百年历史沧桑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金钱与美女,桃红与铜绿,是上海滩最显著的两种色彩。而与钱作对的情,与欲对立的义,便成为两种色彩中突现出来的亮点。白道与黑道,官府与帮会,是旧上海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合的两极。《上海上海》以大世界创始人刘恭正的传奇一生为故事主线,描述了刘恭正创业、奋斗、拼搏、挣扎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青梅竹马的女子韩如冰以及儿时好友顾业成、佟光夫之间的情感纠葛,全景式地展示了上海滩百年风云,也深刻诠释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海派精神。剧中场景如大世界、十六铺码头、新世界、八大公馆等,场景尤为奢华。《上海上诲》不仅是一部情感大戏,也是一部上海经典建筑、景观荟萃的人文大戏。

  刘恭正(段奕宏饰):民族实业家,在旧上海创造了一个“大世界”的奇迹。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命运,在一场繁花梦飘逝之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只落得两手空空,面对一个爱和恨交织了一辈子的情人韩如冰。

  顾业成(吴秀波饰):在黑白两道间如鱼得水, 既心狠手辣又仗义疏财,既贪赃枉法又盗亦有道,成功地凭借租界这块温床,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流氓变成了鼎鼎大名、威震一方的上海大亨。

  韩如冰(左小青饰):刘恭正、顾业成、佟光夫三人少年时代的同窗,侠骨柔肠,却又性情乖张的奇女子。因家道中落被后母卖入清和坊书寓,少年时代的刘恭正暗恋如冰却一直没有表白,只是佟光夫和顾业成曾经代为牵线。

  梅倩(王媛可饰):本是长三书寓中的侍女,在顾业成拒绝与其的婚事后,被韩如冰收留。在韩如冰处结识了赫尔曼,赫尔曼曾对她施以援手,梅倩与赫尔曼渐生情愫,并怀上了赫尔曼的骨肉。

  段奕宏:西北汉子初尝软侬细语

  他,演绎过很多角色,有着与生俱来西北边陲特有的男人气质,对于演绎的态度认真又不乏新意,刘恭正这个角色是人们所熟知的“袁朗”、“龙文章”之外的另一个段奕宏。

  Q:首次演绎上海男人会不会觉得有压力?据说在剧中有些台词是要用上海话来完成的,觉得上海话难学吗?

  A:对我来说,演绎任何角色的最大压力都是来源于自己。如果自己过于放松、懈怠,那人物出来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对我还挺适用的。在剧中有很多台词需要我用上海话来完成,这是比较令我头疼的事情,怎么说都觉得别扭,总想着还不够好,还可以更好。毕竟上海话有其独特的语音语调,很细腻很有味道,就像上海人的精致生活一般。

  Q:上海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A:之前,我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上海人很“精明”。在拍《上海上海》之前,我刻意接触了很多上海的普通百姓,发觉他们都很热情,我也正渐渐融入上海生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始终坚持的“精品生活”,我特别喜欢上海的美食,样样都做得很精致、不粗糙,体现了上海人对于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

  Q:对于剧中上海滩的“大世界”你是怎么理解的?

  A:“大世界”是上海滩的一个影子,这个影子太大,涵盖了太多的故事和意义,我们只是这影子里的一角。那个时代对于今天上海人的影响也都是深远的。上海的风情万种、精致细腻都是我很欣赏的。

  Q:据说为了拍这部戏,你曾先后推掉了8个剧本的邀约。

  A:首先这个角色很吸引我,他将从明末一直演到解放后,人物的时代跨度很大,很有难度和挑战。其次,导演毛卫宁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导演,能和这样的导演合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是一个不喜欢“串”戏的演员,让我两三个剧组来回跑,两三个角色一块演,我几乎做不到。所以接了《上海上海》那就全心全意去完成这个角色,推掉了几部都不觉得可惜了。

  Q:你是怎么理解刘恭正这个角色的?A:刘恭正是上海滩地位显赫的民族企业家和娱乐大亨,他身上有诸多的身份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但同时这个人物也是个“普通人”,他也有亲情、兄弟情、他也需要爱情。如果这个人物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叱咤风云就变得乏味了。

  Q:这次与左小青、吴秀波、王媛可他们合作的感受如何?

  A:之前对于几位合作伙伴都没有太多的了解,但合作下来我深知他们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这是我在拍摄《上海上海》时遇到的事情。有好的班底是每一位演员最乐意看到的。与他们合作并出演对手戏对我诠释角色也是一种刺激和促进。

  Q:拍戏中最难把握的是什么?

  A: 最难把握的是最初怎么尽快融进角色,找到人物的感觉,以及到了老年时期,对于人物神态、内心的把握自己需要足够的信心。但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后,我完全能够适应这一切并全身心融进角色了。

  Q:接下来,想要挑战什么样的角色?

  A:没有尝试过的角色都想挑战一番,新鲜,刺激。但演员这一职业是相对被动的,不是我想挑战什么,我想演什么就可以诠释,还是看机会,看缘分而定。总之,希望能有更多、更好、更不一样的作品带给大家。

  王媛可:梅倩成全了我的上海情结

  她,从《金耳环》一路走来,人气随之走高,被冠以“岩女郎”的称号,她饰演过清丽可人、成熟稳重的角色,唯独将旧上海女子的角色视为她的愿望,而此次《上海上海》成全了她的这段上海情结,镜头转换间王媛可已是旧上海的“大世界”中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青楼女子梅倩。

  Q:你喜欢上海吗?

  A:我挺喜欢上海的,但我是北方人,不是很适应那儿的气候,不太适合我长期居住。上海非常繁华,但我还是喜欢比较安静一些的,有时候需要繁华过后的沉思。我非常喜欢那种亲临旧上海的感觉,一直想演旧上海女人的角色,这部戏成全了我。

  Q:在《上海上海》中,你饰演的梅倩是从十几岁的小姑娘一直演到50多岁,这种年龄跨度对你来说是不是一次大挑战呢?

  A: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年龄跨度这么大的戏,开始时有些担心,但是幸好老年阶段的戏不是很多,每次都特别怕化老年妆,导演也很担心没有真实感,但是经过化妆师的妙手,面部棱角层次分明,也帮助我从心理上认同接受,并很快进入角色。

  Q:你觉得梅倩身上让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A:梅倩对赫尔曼的胸怀最让我感动。赫尔曼是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又是跨国恋,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沟通,两个人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去他家,什么都是新鲜的,连家里灯的样式都没有见过,要一点一点去了解。但后来这个唯一信任的男人却抛弃了她,在知道自己怀孕后,却依然独自把孩子生下来并抚养长大,10年后,这个男人回来找梅倩,她依然能接受他。这个小女人身上有一种大情怀,非常执著,稍微有点不真实,有点傻傻的感觉,但又很纯真质朴。

  Q:剧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什么?

  A:印象最深刻的是赫尔曼要离开梅倩的那场戏。那场戏准备了好久,因为曹操是外国人,虽然他的中文说得很好,但是中文剧本他看起来还是很困难的,都是助理给他念台词,他再记下来,再和我对戏,走戏,调度,走了好多次,导演也设计了好多,是很重的一场戏,梅倩心理活动很多,承受巨大的打击,变化也很多。

  Q:接下来,想要挑战什么样的角色?

  A:下面要接的是滕文骥导演的电视剧《三十里铺》,这个角色我很喜欢,各种性格交汇,可爱、娇柔,成为大女人时那种风范和能力。很多心态性格都有,很丰富,是个大青衣的感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