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RDR,用脑电波玩转谷歌眼镜

  当你刚想找个人聊聊天的时候,你的手机就已经拨通了他的电话。当你看到站在你面前的人时,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随着脑电波交互技术的发展,这些充满科幻味道的场景,也许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虽然在目前,脑电波交互仍然无法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但一款名为MindRDR的应用,却在用另一种方式悄悄的让脑电波交互变得实用起来……

  脑电波探索不断

  用脑电波进行交互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09年,神念科技便已经推出了使用脑电波进行操作的实体玩具。而在今年夏天,为巴西世界杯开球的少年所使用的机械骨骼,也是通过脑电波进行控制的。但脑电波的用途可不止于此,如何让它与移动穿戴设备进行交互,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是不少科技巨头与创业者们都孜孜以求的目标。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可行,也涌现了不少佼佼者。但从各公司目前公布的样品来看,脑电波穿戴设备,都不尽如人意。

  用意念取胜的MindRDR

  在今年谷歌举办的I/O开发者大会上,有一款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应用引起了不少专业人士的注意。这款应用名为“MindRDR”,它通过一个内置脑电波生物传感器的外设硬件与谷歌眼镜相连接,读取脑电波来实现控制谷歌眼镜。

  MindRDR的使用其实很简单,将生物传感器Neurosky装在谷歌眼镜上,Neurosky就能通过搭载其上的传感器与特殊的算法读取与用户当前注意力相关的脑电波,并将这些收集到的脑电波转换为数值,显示在谷歌眼镜的摄像头视野当中。随着用户的注意力逐渐集中,这个读数会同步升高。当该读数到达预设的临界点时,谷歌眼镜就会完成一次先前预设好的操作。

  虽然MindRDR看上去功能比较单一,但结合IFTTT(一种连锁反应的信息串联模式)之后,开发者们就能做到一些有意思的操作。比如,用户集中注意力,使之到达临界点,这时谷歌眼镜就会自动拍下照片,然后再次集中注意力,刚刚拍下来的照片就会自动分享到用户的Twitter或是Facebook上,实在是有趣得很。

  思维的力量,前途漫长

  在脑电波交互这个领域中,曾出现过不少才华横溢的团队。比如加拿大的InteraXon公司,都曾让谷歌动了收购的念头。MindRDR不是第一个,也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尽管这种“思维的力量”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无可争议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使用脑电波与智能设备进行交互仍然处于一个非常业余的水准,很难实现精准的操作。而聪明的MindRDR,却用另一种方式,让脑电波交互变得可信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尽管脑电波交互在目前还只是“看上去”很美,但明天,或许我们就能够确实掌握到它的脉络。

  写在最后

  相较于目前主流的交互方式,用脑电波进行交互显然更具有吸引力。与它的前辈们不同,MindRDR转换了思路,不再追求那些过于精致的操控,而是用IFTTT的方式,让脑电波交互有了一丝实用的味道。因此,还处于试验阶段的MindRDR就已经让不少专业人士兴趣盎然。或许,开源的MindRDR,真能让脑电波交互领域往前走得再快一点?

  文/欧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