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谋变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联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1 08:05
个人电脑之外,联想的业务多元化将伴随并购进一步夯实。如何在快速增长的国内x86服务器市场中胜出,则成为其多元化战略推进的关键环节。
由于市场对IBM x86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收购案的乐观预期,2014年3月份以来,联想集团(00992.HK)的股价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并在9月8日创下了12.70港元的逾14年新高。
作为一家80%营业收入来自个人电脑的公司,联想耗巨资收购服务器业务无疑是对企业级业务的战略性推动,但实际上联想在企业级业务领域已经做了许多硬件之外的积累工作: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金融展上,联想和中信银行(601998.SH)联合推出的“未来银行”显示,除了硬件,联想在企业级业务上已经有充分的能力针对行业提供IT基础架构的全套解决方案。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下一步联想将设计并推出更好的服务产品,满足数据中心节点数量在2000以下的企业需求,借此建立公司企业级业务的利润池;而在服务器需求增长最快、利润却相对较薄的2000节点以上的超大规模(Hyper-scale)市场,联想也将积极切入。
“未来银行”背后的战略演进
联想和中信银行此次推出的“未来银行”概念,直观而言是将传统的银行网点业务流程通过新的IT部署加以优化。具体来说,用户可以通过预填单系统提前录入账户信息和办理业务种类,这些数据将同步传输到在银行柜员的电脑桌面,让用户在排队等候时就能完成大部分业务办理手续。
另一方面,厅堂营销系统可以提前读取客户既往的业务数据,在大堂经理的平板电脑上显示出该客户购买过什么银行产品,在银行属于哪个细分层次的客户,使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服务。中信银行未来将在全国1000余家网点实现上述升级。
以上仅仅是前端看得见的部分。在银行用户看不见的后端,联想为中信银行的两大关键系统——管理决策类系统和渠道应用类系统,提供以其×86服务器为核心的IT基础架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联想提供的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对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在人们的印象中,联想更多只是硬件提供商,可为企业提供的仅有办公电脑和服务器。对于现在联想(企业级部门)的定位——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在与中信银行合作中展示出的实力,童夫尧表示,联想很早就开始在探索除了硬件以外还能够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这一方面是出于单纯硬件竞争最后难免陷入价格战的业务发展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客户对联想的要求。
“以前客户只是向联想要一个产品,但最近七八年,尤其是最近四五年,我听到的更多是联想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比如我们在一家银行提供了定制化的终端机之后,科技部的老总问我,除了这些你还能做什么,客户对联想的要求也在变……所以我们开始着重研究一系列的行业解决方案。”
目前,联想已经向互联网、金融、能源、电力、电信、政府和教育等9个行业提供了针对各自领域的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联想的销售策略也逐渐从卖硬件转向卖服务,即所谓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很少跟客户的采购部门去谈硬件采购。”童夫尧表示,“他们会跟客户的技术部门谈,你们的IT架构是什么,能不能让联想参与到你们的顶层设计?你们的数据库结构是什么,你们的CIO能不能跟联想的系统架构师进行对话?你们的数据库、数据中心能不能让联想参与、设计、部署与运维?这些谈下来了,硬件(订单)自然而然就有了。”
但这些还不是全部。在最新年报中,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了“优势三叠加”的战略路线:首先是个人电脑+移动设备+智能电视,统称为智能终端设备;其次是智能终端设备+企业级设备,后者包括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统称为全设备组合,前述的IT基础架构建设服务即属于此层叠加;最后是全设备组合+云服务,后者包括云计算、云存储等服务,二者相加形成全面的联想体验。
跟随上述战略变化,2014年4月起,联想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将原来依据品牌划分的两大业务集团——Think业务和Lenovo业务,分成4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业务、移动业务、企业级业务和云服务业务。
伴随市场调整的业务多元化
在联想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其传统主营业务所在领域——个人电脑(PC)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萎缩。伴随近年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流行,包括桌面电脑和移动电脑在内的全球PC出货量自2011年达到巅峰后不断下滑。
受此影响,联想PC营业收入增速过去两年明显放缓。Wind资讯显示,自2011/2012财年PC业务收入增速达到30.95%的历史峰值以后,2012/2013财年和2013/2014财年PC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7.07%和8.02%。
不过从2010年起,联想就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引入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产品。2009/2010财年,PC收入占联想总营业收入的98.15%,2010/2011财年即下滑至93.99%,且此后三年每年以4-6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到2013/2014财年,PC收入占比已经下降至79.43%,智能手机、平板等收入占比提升至14.62%,包括服务器等企业级产品的“其他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达3.14%。
可以预见,在完成对IBM x86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的整合后,联想的企业级业务和移动业务收入比重还将显著上升。其中,杨元庆在2014年初宣布和IBM的交易后曾透露,新并入的x86服务器业务将为联想带来每年约50亿美元的收入,至少是目前联想服务器收入的4倍。发力服务器市场成为联想业务多元化努力的关键环节。
国内x86服务器市场之争
IDC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中国市场x86服务器的出货量达35万台,同比增长22.9%;对应的厂商营业额达到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5%。这两项增速均为过去5个季度以来最快。
出货量方面,2014年一季度,戴尔以20.2%的份额位居中国x86服务器市场第一,国内厂商华为、联想、浪潮和曙光与惠普、IBM等国际品牌形成第二梯队,每家份额在8%-15%。不难设想,与IBM相关业务完成合并后,联想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将上升至第一梯队。
不过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快速增长的互联网领域,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和云服务供应市场取得更大的份额,国内厂商比国际厂商更加注重赢得Hyper-scale客户的巨型合同。”IDC指出。
联想同样也紧盯着Hyper-scale市场。“如果按照数据中心的规模来分,有中小企业(SMB)、Enterprise、Hyper-scale,其中SMB和Enterprise级别的投入,在中国现在来看基本上是负增长,(增长)最大的是Hyper-scale,即2000节点以上的市场。”童夫尧说。
“2000节点以上的市场实际上就两块,一块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PDC),另一块就是时下热门的公共云平台,但这两块其实都不赚钱,这也是联想原来没有参与的主要原因。”
但童夫尧透露,接下来联想会和其他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切入到Hyper-scale市场。“这块市场能够帮联想带来服务器的增长,但是它未必挣钱。联想可能不得不设计出更好的服务产品,去满足SMB和Enterprise的一系列需求,通过2000节点以下的市场来建立利润池,去打Hyper-scale市场。”
联想的策略也得到了IDC的认同。IDC在报告中指出,“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是一个巨大并且充满机遇的市场,近年来第三平台技术(包括云、移动、大数据、社交)的出现,驱动了该市场的加速发展。在从第二平台向第三平台的过渡中,服务器厂商需要更加注意保持市场份额与利润率的平衡,即在第二平台市场更加注重利润率,在第三平台市场则更看重出货量的增长,从而在细分市场保持健康的成长。”
本刊记者 高基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