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业务的延伸即时打印APP

  2013年英国柯达退休金计划(KPP公司)收购伊士曼·柯达公司的个性化影像和文档影像业务,创立了柯达乐芮(Kodak Alaris),注册资本为12亿美元。脱胎于“老柯达”,柯达乐芮与仅剩商业影像业务的“新柯达”相互独立,两家公司同时拥有“柯达”品牌的使用权。此番回归,柯达似乎有备而来—押宝中国市场、搭车移动互联网……

  前尘已了,转“市”重生

  柯达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81年,美国银行职员乔治·伊士曼发明出胶卷,后推出小型口袋照相机“柯达一号”。随后,这个毫无意义、只是为了容易记忆的单词“柯达(Kodak)”开启了摄影大众化的历程。业界评价,柯达把普通大众从“谜一样”的摄影技术和暗房中解放出来,使没有拍照经验的人也能简单使用相机的各个功能。

  因受传统思维的束缚,作为数码相机的发明者,老柯达并未感觉到这场变革的来临。自1997年以后,除了2005年外,柯达再无盈利记录,市值更是在十年间蒸发了九成。2012年1月,柯达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这家百年企业并不甘心破产,一直通过裁员和出售专利资产等一系列措施谋求自救,并在去年9月底脱离破产保护。随后,柯达也就变成了柯达乐芮与伊士曼·柯达两个独立公司。

  直到近日,上任还不足三个月的柯达乐芮CEO Ralf Gerber shagen(盖博·沙根,以下简称“盖博”)率领几乎全部的公司高管访问中国市场,并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分公司—柯达乐芮(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由此,柯达乐芮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正式启动。

  在柯达乐芮看来,中国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市场。例如,相比2013年,今年中国市场扫描仪业务的增长幅度高达60%。另外,柯达认为,作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地区也存在庞大的手机打印业务增长潜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在柯达乐芮的业务体系中占据1/4的比重,中国区的员工是全球第二多的,并在北京、上海、厦门和香港等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柯达乐芮在上海和厦门拥有两座工厂。其中,上海工厂负责扫描仪的生产,并且配备一个研发中心,而厦门的工厂负责感光相纸和热敏相纸的分装,这些都是老柯达留下的资产。

  盖博在前段时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市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占领中国市场对柯达乐芮的成功至关重要”。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也指出,从目前国内的商务影像领域来看,市场潜力还有待深入挖掘,这对柯达乐芮来说自然是个需要把握住的有利时机。从多家第三方研究机构的统计报告来看,目前国内彩色文档在商务应用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用户对彩色打印的需求也在增长,包括爱普生、佳能、惠普和联想等在内的厂商都在加码发力中国市场。

  搭车移动互联网

  除了瞄准中国市场,柯达乐芮此次重新出发,还将触角伸向了手机照片即时打印领域,推出了全新的零售业务—柯达,即时印。而且这项业务也是盖博履职CEO以来花费精力最多的工作。

  柯达乐芮工作人员介绍称,手机用户下载并安装柯达乐芮的一款应用软件(《即时印》),通过Wi-Fi连接,即可在柯达即时打印服务点打印出智能手机上的照片。该项业务使柯达乐芮的产品线扩展至互联网、移动及社交领域,抓住了利用智能手机技术发展影像业务的良机。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柯达乐芮的计划,未来一年内将在中国设立3000个服务网点,向用户提供柯达即时印业务。运营模式主要是与场所提供方合作,面向用户收费,按一定的比例将收费返给合作的场所提供方。柯达乐芮认为,用户在这些场所的空闲时间较多,是手机即时打印业务的最佳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盖博还透露,柯达乐芮与新柯达也会进行合作,在同样作为老柯达“遗产”的线下柯达冲印店内开展即时印业务。另一方面,《即时印》还有望与包括美图秀秀、Camera 360等美图软件提供商进行合作,用户使用美图类软件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编辑修改,然后通过柯达乐芮即时印的APP便能找到附近的线下店打印。

  不难看出,或许正是从老柯达错失了数码成像浪潮的挫败中吸取了教训,柯达乐芮试图顺应当前智能手机普及的趋势,欲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我们了解到,柯达乐芮目前的业务大致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文档影像业务(DI)和个性化影像业务(PI)。文档影像业务主要涉及文档信息采集和管理,而个性化影像业务致力于提供图片输出设备,主要面向那些为普通消费者和专业摄影师提供服务的零售、专业及大型冲印店。其中在企业级市场,柯达乐芮与中国的前五大银行及一些地方银行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前景可观,但市场小众

  柯达此次以新面貌归来,并非我们在好莱坞电影中十分熟悉的“王者归来”,柯达乐芮需要重新出发,从曾经的市场霸主转变为争抢市场份额的影像公司。尽管船小好调头,但柯达能否再成为一个具备挑战力的品牌还是个未知数。

  从柯达乐芮倾力打造的即时印业务,可看出柯达在努力向移动互联网靠拢。然而,手机即时打印领域要形成用户的刚性需求并不容易,这意味着未来能否形成较大优势还很难说。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并不看好手机即时打印行业的发展前景。李易指出,一方面,配备前后双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普及,几乎每个用户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照片,这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而这些海量照片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互联网,如《微信》、微博和QQ等社交应用,对打印的需求实际并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在办公领域和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机构,照片的应用向电子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在大众消费市场,手机即时打印很难成气候。

  文|高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