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婚博会慢下来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婚博会
  • 发布时间:2014-10-13 12:45

  又到了金九银十的展会旺季,各类展会组织者正卯足了劲,在会展业这块土地里热火朝天地开垦,准备赚个盆满钵满。而汽车展、礼品展、婚博会等消费类展会更是扎推举办,全国各地的同类展会进入了最密集的时期。这些展会在极大地繁荣了会展经济与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不免因为数量众多而出现一些问题。以婚博会为例,目前几乎每个一二线城市一年都有几次婚博会,老百姓从最初的心潮涌动到现在的满腹牢骚,参展商从最初的趋之若鹜到现在的进退维谷,以至于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婚博会吗?

  “筹婚”变“愁婚”

  现在一些婚博会办的有点像大卖场,商家为了“拉客”过度促销让消费者“有些不太舒服”。比如今年2月北京举行的春季婚博会上,走进展会现场,各种促销的信息,各种促销的工作人员,再加上参会的消费者,不仅热闹,甚至有些喧闹。走在展会现场,两边的商家展位前站满了拿着小娃娃、小相册等各种“小玩意儿”的促销人员。有些促销人员,不断地叫喊着消费者来自己的展位看看,有的促销人员觉得光靠嘴是不行的,直接上手了,拉扯着消费者来自己的展位。这样的局面让很多消费者十分不适应。本来众多的商家已经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这样的过度促销,让消费者很难冷静理智地作出考量和选择。参加了婚博会的李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在逛婚博会的过程中,有些无从选择的感觉,根本静不下心来好好衡量比较一下,只要从一家出来,马上就被另一家请进去,所以最后什么也没定下来,只能回家之后再好好考虑一下。”不少观众反映,参观中国婚博会,犹如在逛一个“大卖场”,吆喝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婚纱摄影展台,四周都站满了工作人员,在全力“拉客”的同时,手里还拿着玫瑰花、毛绒玩具、小饰品,“诱惑”来往的青年男女。

  被众多的婚博会搞昏了头的不仅有消费者,参展商也有苦水要倒。

  展商吐槽婚博会:举办频繁如鸡肋

  北京每年举办四届婚博会展会,虽然大部分商家每年都如约邂逅婚博会,但是许多展商有着无可奈何的苦衷。

  “事实上,时下年轻人的婚礼观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由原来的互相攀比排场、苛求仪式,转变为举办少花钱、重实用的个性化婚礼。为了一时风光而‘豪掷千金’的婚礼日益减少,相反,户外婚礼、海岛旅行等个性突出、充满爱意和祝福的婚礼却层出不穷。这不仅给婚庆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剧了行业竞争,还令婚庆市场无形中不断萎缩。”有参展商告诉记者,一年举办春夏秋冬四届婚博会有点频繁,再加上展位费、灯光布展等费用,还有不断上涨的人员工资,他表示“鸭梨”很大。

  一位参加夏季婚博会的影楼负责人形容婚博会的参展效果为“鸡肋”。这位负责人表示,参加夏季婚博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知名度,但是这种宣传效果十分有效,他们在现场只接到四、五张订单,实际上是赔本赚吆喝。他认为参加婚博会不如网上宣传,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只是碍于婚博会的影响力不得不参加。“别的影楼都来了,我们敢不来吗。”该负责人还表示,更加令人无奈的是,他们并不能仅仅选择其中的一届参展,而是一旦想要参展,就必须参加四届,他们感觉被绑架了。

  婚博会乱象渐生待规范

  其实2005年婚博会诞生初期的时候,只是各地举办的以婚纱摄影、婚庆服务、婚宴场地、婚纱礼服为主题的展览会。然而婚博会历经近10年的发展,其概念已经越来越广,包括结婚相关的边缘服务,如房屋装修、新婚家电、新婚家具、新娘化妆等等,以宣传婚纱婚庆的时尚元素及新兴理念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但正是因为婚博会的概念变得宽广,鱼龙混杂的事情也逐年增多。尤其在近两年,婚博会已经成为乱象丛生的代名词,签单无保证、现场无秩序。有网友调侃:拿着买金的钱,挤的民工的场,揣着公主的梦,试的菜场的纱。

  北京一家婚庆公司负责人称,婚博会主要就是拼价格,有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开出低于正常市场价的价位,商家没有利润可赚时就无法保证服务质量,没有得到很好服务的消费者去投诉,最后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婚博会如果不讲质量而只讲数量和效益地盲目乱办,就不可能更好地发挥展览会的功能,甚至还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甜蜜行当,何苦让乌烟瘴气匆忙沾染自己?

  本刊记者/陈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