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出钓,我们的目标鱼是银鲑。银鲑是体型位居第二位的太平洋三文鱼,在淡水中产卵、发育,长成五六厘米后游入大海。在海里长成成鱼后,再洄游到淡水中进行产卵。银鲑的原始栖息地主要在北太平洋的东部,即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海岸。银鲑上钩后的反应很激烈,和它搏斗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最近两年我特别忙,原本钟爱的溪流钓三文鱼运动也都搁置了。这个周末,在一班老友的撺掇下,我决定去钓银鲑。毕竟能钓银鲑(Coho)的时间段不多,一旦错过就要等明年了。
银鲑是体型位居第二位的太平洋三文鱼,在淡水中产卵、发育,长成五六厘米后游入大海。在海里长成成鱼后,再洄游到淡水中进行产卵。银鲑的原始栖息地主要在北太平洋的东部,即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海岸。银鲑上钩后的反应很激烈,和它搏斗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尽管银鲑在沿岸地区分布广泛,但其总产量与粉红鲑(Pink)、红鲑(Sockeye)和狗鲑(Chum)相差甚远,所以并不容易钓到。由于是野生三文鱼,所以卑诗省的保护法规也很严格,能开放给钓客们的地区和时段并不多。银鲑肉质细嫩柔和而且结实,口感极佳,品质远远超过粉红鲑、狗鲑,如果不是肉质颜色没有那么鲜红,应该比红鲑更能走俏餐桌。

既能享受钓趣,又能带回品质远非超市养殖品可比的美食,也难怪众多钓友天天往钓点跑了!不过想要获得这些乐趣是要付出代价的。钓鲑鱼需要驱车130公里去到它产卵溪流的下游,沿途都是原生态雨林,停车后需要在崎岖不平的丛林地带步行大约3公里,才能到达钓位。由于溪流两岸丛林密布,陡峭水道和高峡地区很多,所以真正适合钓鱼的钓位不太多,而钓者甚众,所以钓手需要很早就去抢钓位。
凌晨3点30分,我开车接上三位钓友,驱车上了高速。5点,我们到达了河边小公园的停车场。我原以为自己来得很早了,结果定睛一看,已经有5辆车停在这里了。
我摸黑换上水裤,带上装备,打开头灯,沿着河边的小径匆匆往钓位赶。我已经4年没有来过这里了,又是在夜里,对周遭的环境有些陌生,好在有常来的钓友带路,我们一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丛林深处走。半个小时后,我们气喘吁吁地赶到了钓位,但好位置已经被几个早到的人占了。
好在位置还是有的,勉强能站得下我们几个。我们放下装备,坐下来歇息,一看表,才6点,离开钓的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我们几个聊天、吃干粮、在沙滩上绕圈儿,尽量打发这无聊透顶的90分钟。

终于等到天亮了,可以开竿了,我站进水里开始抛竿。因为钓位不太好,我甩起来不太顺手。连续下了几天雨,水流很急,我抛进去的钓组很快就被冲到岸边,而银鲑都在中间的激流里,看来今天施钓的难度不小!
在激流里钓三文鱼,我使用的是floating钓组,在钩上挂上鱼蛋包,诱骗鲑鱼咬钩。由于鱼蛋很容易脱落,所以我需要不停地换饵,加之站在水里,非常辛苦的。
不一会儿,我就连续中了几次鱼,可惜都是狗鲑(即我国黑龙江的大马哈鱼),个体很大,挣扎得也比较厉害,需要来回拉锯多次才能将其驯服。由于不是我们的目标鱼,需要放生,而且为了保护鱼体,不能直接拉上岸,一定要在水里摘钩。我们都是把鱼遛到脚边儿后尽快摘钩,最多再拍照一张后就放生了。
岸边、水里,“Fish On”的叫声此起彼伏。每当有人中鱼的时候,旁边的钓手就收起钓竿,留下足够的遛鱼空间给中鱼的钓者,这是早就约定俗成的溪流钓规矩。上鱼的人很多,不过大多钓上的是狗鲑,钓上银鲑的没有几人。三个小时过去了,左边的两位钓手各上了一条银鲑后撤离了钓场。我终于可以站在沙滩上钓了,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我又一次把饵抛入激流之中,看着浮标随着水流一路飘下去。突然,浮标一个停顿,沉入水中,我见有鱼,迅速提竿,一股强烈的冲击力沿着钓线传便全身,紧接着,一条银色的身影跳出了水面,银鲑!竿已经弯成了一个大弧形,鱼在水里挣扎着,四处乱窜。鱼跑我就松线,只要它稍一停顿我就收线,几个回合下来,鱼没劲儿了,被我拖上了沙滩。
接下来就容易了。我们就这样不停地甩啊、遛啊,整整6个小时过去后,大家都斩获颇丰。
这种鱼每人每天限钓4条,我一天下来还是没能钓满额度,但鱼的质量很好。我称了一下,最小的那条银鲑收拾好后都有7磅。好友Hawk还上了一条20磅的国王鲑(Chinook)。
天快黑了,大家收拾好装备,整理完沙滩上的垃圾,踏上了返程的路。
撰文、摄影/smallcoho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