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出钓的过程中,不时有新手向我请教猎“黑”的知识。在此,我想先从装备入手,娓娓道来,力争对猎“黑”知识进行全面解读。下面,我先从猎“黑”装备中的大腕——钓竿说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猎“黑”前,首先要准备一套理想的猎“黑”装备。我的原则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根据个人收入量力而行,但是装备一定要齐全。一套猎黑必备装备包括:竿、轮、线、饵、钳子、控鱼器及其他附属用具。
从专业的角度讲,猎黑竿可分为:重障碍竿(XXH、XH调性的竿子)、轻障碍竿(H、MH调性的竿子)。障碍区不同,竿子的强度也有所区别。钓友们接触最多的是路亚竿,路亚竿讲究鱼讯和控饵的传导性,因此才有了调性一说,而猎黑竿则不同,一支猎黑竿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1.抛投性;2.穿刺性;3.舒适性;4.耐用性(质量高低)。
抛投性
黑鱼是淡水鱼中比较凶猛的鱼类,但它们非常谨慎,一旦发现岸边有人,就会游到离人较远的水域活动,而黑鱼钓场往往又是比较开阔的大面积水域,所以,抛投距离较远的猎黑竿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鱼获的多寡。那么,什么样的猎黑竿最为合适呢?
通俗来讲,在同等钓场环境下,竿子越长,竿梢韧性越好,抛投的距离就越远,中鱼率也相对高一些。但这并不代表竿子可以无限长,竿梢可以无限软。钓手选竿应以自身携带方便及在障碍区内抛投顺畅为原则。一般来说,2.2米~2.4米左右的竿长比较合适。说到竿长,可能有钓友马上会说,独节或一本半的猎黑竿更专业。确实,在专业比赛中,独节或一本半的钓竿传导鱼讯相对更加准确迅速,但在猎黑过程中,鱼讯并不依靠拟饵、鱼线等装备传导,而是依靠钓手的眼睛、耳朵去发现。因此,挑选猎黑竿时,在保证竿子腰力强劲的前提下,两节、独节就显得不太重要了。我个人觉得两节的猎黑竿携带时更加方便。
穿刺性
猎黑是一项相对暴力的运动,整个过程可简单概括为抛投-逗饵-扬竿刺鱼-提鱼上岸这几大动作,而这些动作的顺利完成就要求竿梢具有适度的韧性,以适应扬竿刺鱼时产生的力量缓冲,保证钓竿不会因为钓手的暴力而折断。若竿梢较硬,在黑鱼就饵比较谨慎或钩子入口角度不对的情况下,暴力扬竿就会增大鱼脱钩的几率。但若竿梢过于柔软,竿梢与竿身搭配颇不协调,导致钩尖不能刺透鱼嘴,同样也会增加脱钩跑鱼的几率。那么,怎样判断竿梢的韧性是否适度呢?这就要依靠钓手的作钓经验了。
我总结出来的方法是一拍二抛。所谓一拍,即左手握住竿尾,将竿身水平横置,然后右手掌心由下向上轻拍竿身的握柄处,在保持竿身不动的情况下,观察竿尖上下颤动的幅度。竿尖部位上下摆动幅度大约在10厘米之间为最佳,小于10厘米则说明竿梢太硬,大于10厘米则太软。二抛,即在不安装轮、线的情况下,在空旷的平地上,钓手按照平时背抛的力度和方式进行试抛,当竿身与身体呈30o夹角时突然停住,此时注意观察竿梢的摆动曲线及幅度。若竿尖明显地指向目标则为适当,若指向不明且竿身没有突然刹车的惯性则说明竿梢太硬,若指向低于目标朝向地面的方向则说明竿梢太软。
舒适度
猎黑运动是一项极其消耗体力的运动,需要长时间的越野徒步及不停地抛投、收线、刺鱼,因此,一支钓竿无论被商家吹捧得如何天花乱坠,只有钓手用得称手、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决定钓竿舒度的因素共有三个:竿子的体重比(相同长度、相同先径、相同元径下的自重)、把手抓握的舒适性、外观。选择时,在保证钓竿强度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轻质材料(高吨位碳纤维布或凯夫拉纤维布)制作的竿体,竿身上的金属功能件和金属装饰件尽量选用钛合金或高强度铝合金材质。怎样判断黑竿的舒适度呢?装好轮子后,竿体的重心应该在轮座,竿头或竿尾没有明显的上抬或下垂现象。
耐用性
市面上出售的猎黑竿材质,按市场价格基本可分为: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混合碳粉冒充碳素、内玻璃纤维外碳纤维包裹、30~60T级碳纤维、凯夫拉纤维等材质。其中,玻璃纤维为最低档,高吨位碳纤维菱形交叉编织碳布和凯夫拉纤维为最高档。钓竿的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一把耐用指数高的猎黑竿,除过硬的竿体材质外,轮座、导环等小部件也不可马虎。目前,这些部件基本分为国产、国产代工及纯进口三种。高质量的导环多采用钛合金或高强度铝合金材质,车用烤漆技术或金属原色,导眼采用氮化钛陶瓷合金(金色)或高镜面的SIC陶瓷导环(黑色高亮),导环和轮座上刻有商标,质量较差的导环和轮座多采用普通陶瓷导眼和铁导环架,容易掉漆,导眼易碎。
关于猎黑竿选择的内容就介绍这些,概括起来还是那句话:“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撰文/顾晓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