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最温暖的人情味

  • 来源:精品生活
  • 关键字:月饼,广州
  • 发布时间:2014-10-23 09:50

  每到中秋,总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从前的月饼,又香又甜,非常可口,令人怀念。可惜现在能买到的月饼,都是千篇一律大路货,味道单调,让人满意的月饼,少之又少。关于月饼最深刻的记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家县城唯一一间自制月饼加工厂。说是工厂,不如看做小作坊,店内光线昏暗,四壁被烟熏得黝黑。每到中秋前母亲总会领着我去作坊买月饼,当时只有豆沙月饼这一款,用黄油纸包裹沁染着月饼油,饼硬如磐石,掂在手上随时可以用来防身。

  南下广州见识了传统的广式月饼,皮薄松软,油光闪闪,棕红光亮,造型美观。上世纪80年代,制作传统月饼馅料是个艰辛的活,馅料师傅用一口大锅,锅下烧着柴火或煤球,一锅下来需要四位师傅一起来铲豆沙馅。豆沙在锅内不安分地噼噼啪啪作响,一不小心还会飞溅出来。那时铲料师傅的标准造型是戴着围裙、手套,每人手持一根木质“船桨”,围炉均匀地铲着,防止粘锅。老师傅们还会找来一些荔枝木,用它来烧锅,火力均匀,铲出来的馅料幼滑甘香。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人们会用很好的材料,用十足的功夫,用十二分的精神去认真制作食物。不需要有添加剂与高科技,不会有莫名的昂贵的原材料,更没任何不好的想法。

  为了找回以前的味道,美食家蔡澜先生特意找了位对味道有要求的朋友,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不停调整配方,终于做出比较满意的月饼。这款由蔡澜监制的定制款月饼的介绍上写着:“番禺的容太太为我做了一款猪油豆沙月饼,每道工序,皆为人手制作;每种材料,都由容太太亲自监督。月饼采用的猪油,皆用上等猪板油,蛋黄亦依足古法,以禾秆灰腌制。豆沙更是以柴火慢熬,香滑细腻,甜度适中,绝非其他工厂制作的月饼可以比。”

  这位容太太正好是本刊的老朋友,今年她以家族姓氏起名为“容月”,原本属于玩票性质地做了一款豆沙馅,与朋友来分享传统味道的月饼,无心插柳却成为国内美食大咖圈中最热门的月饼。每一块容月,选购最好的材料,从洗豆,煮豆,磨浆,压榨,煮沙,铲沙,到分皮分馅,压皮包馅,脱模成型,没有哪个个环节是简单的,因为缺一不可。

  手工现炒,上等选材,无任何添加,柴火烹制……这一切的传承,为中秋夜留下最温暖的人情味。

  商琦 《精品生活购物指南》总经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