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之处

  • 来源:女报•魅丽
  • 关键字:女报,小说
  • 发布时间:2014-11-08 15:02

  那时候,我不知自己能写小说。

  那时有很多杂志,很多杂志都收短篇情感小说。而我正陷于生活的困局中,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对于爱情和婚姻,我有着巨大的怀疑和闪烁不定的期待。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怎会一步步陷入这样的境地?

  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并写了下来,用虚拟的人物和故事,写自己的困惑,也写自己的思索与解答。

  那时我已在《女报·情感》上发表了几篇现代家庭稿。我的编辑崔欣,是一个温和、醇厚的大男孩。每篇稿子他都看得很细,不吝赞美,批评则很委婉,温情脉脉却毫不留情。相对于家庭稿,崔欣认为我的情感小说写得更好。即便只是出于职业素养,他的点评也让我信心倍增。

  就这样,我一篇篇写了下来,越来越明白一件事:原来我已在忙碌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现在借由写作这件事,我梳理了纷乱的思绪,也找到了躲在内心角落里的那个我。

  这是《女报·情感》于我而言最特别的地方。

  特别的感情,存在于心里,表象却是云淡风轻。就像我与闺密L,她是我少女时代的收藏家,我们是彼此的青春回忆录。但有许多年,我们不通音讯,相忘于江湖,即便偶有交集,也只是打个招呼,淡淡的。

  有一天我接到她的电话,聊了几句家常我们就收线了。我冲出房间,跑进下午的春光里,悲喜交集,泪流成河。当我们闲话家常时,我们在聊些什么?这是个秘密。可以公开的是:生命中重要的人或事,在你心里始终会占据一个位置。说与不说,相聚或告别,他们都在那里。

  从2010年到2012年,我在《女报·情感》写了整整三年的“新小说”栏目。当我的编辑离开这本杂志时,我也正好开始尝试写长篇小说和其他文艺类图书。我们就此告别,各自奔赴不同的方向。

  那时我与《女报·情感》的告别,并不伤感。因为她在那儿,即便改版成《女报魅丽》,她也在那儿,一直都在。然后就是现在,真正与她告别的时刻来了。我还是难过了一会儿,虽然知道她会好好的,会有另一种生活。

  此时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不会冲出空调房,在烈日下暴走流泪。我煮一杯香浓的咖啡,吃一块蜂蜜蛋糕。苦和甜都尝过,伤感就成了能量。告别,是同行一段旅程的结束,是新的旅程的开始。而我们在这段旅程中的收获有多大,下一段旅程开始时的能量就有多足。

  文/徐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