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 下一个20年 路在何方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CBA,中国男篮,八一队
  • 发布时间:2014-11-12 13:53

  这个冬天,CBA踏入了第二十一个赛季。从1995年春天的八强赛,到1995年底正式登场的跨年度联赛,20个赛季转眼间过去。有些似乎没变,比如广东宏远,这家中国篮坛第一个“吃螃蟹”的民营俱乐部,如今愈发强壮。更多的则已经变了,当年的无敌雄师八一队,如今在中下游队伍中载浮载沉,联赛的新面孔也越来越多,CBA的版图今非昔比。

  还有些东西,经过20个赛季的沉淀、变动、争论,似乎依然不够清晰。比如外援,从当年几千美元月薪的外援到现在动辄百万美元的级别,CBA的外援实力和身价已大幅看涨。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队战绩一路滑坡,亚锦赛和亚运会都跌到了第五。1994年世锦赛和1996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历史性地闯入前八,如今却连世锦赛的门都进不去,还要为奥运资格提心吊胆。这也激起了“发展联赛到底为了什么”的争论。

  此外,号称职业联赛的CBA,半职业、伪职业的帽子始终挥之不去。虽然联赛的吸金能力已超越国内其他项目,但管理和运营依然时常爆出软肋,低水平的运作环境掣肘联赛发展之路。

  进入第二十一个赛季的CBA联赛又推出了新的改革举措。此时回望已经走过的20个赛季,也许可以对未来之路多些反思和启迪。

  从体工队时代脱胎而来

  1996年的冬天,CBA联赛进入第二个赛季。经过第一个赛季的预热后,各队纷纷加大投入,引进外援,除了几支部队球队和山东队,外援的身影已频繁出现在赛场上。那时的外援很多都是通过香港引进,大都是混迹于东南亚一带的球油子。

  那时的联赛虽然已有了一些市场化的做法,比如球队吉祥物、赛间啦啦队等,但总体上沿袭了体工队时代的办赛风格。记得当时还有媒体讨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球员能在比赛中扣篮”这样的话题。那时,NBA已经在中国培养了不少球迷。对于扣篮这种极具攻击性和观赏性的动作,虽然不少国内球员也都能做,但缺乏张扬的表演意识。联赛上座率也谈不上喜人,常规赛期间,能坐一半就算不错的球市了。

  在那个时代,联赛冠名赞助是最重要的市场收入,头几个赛季都由烟草公司冠名。和IMG(国际管理集团)合作推广开发,是从八强赛开始实行的商业模式。来自国外的赛事管理公司看到了篮球(还有足球)联赛蕴含的巨大商机,而体育行政部门当时面对的是国内比赛看台空荡和财政拨款入不敷出的窘境。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主客场联赛得以推出,虽然是改革的一大步,但初衷也只是想让篮球运动获得各界更多关注。至于这个联赛20年、30年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还缺少长远规划。

  磕磕绊绊的成长之路

  新兴的职业联赛不只要求换个外包装,还要求换个里子。这是联赛市场化、社会化之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企业成立俱乐部参加联赛,而由国家体委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7年底成立)主导的联赛能否在利益取向上合辙一致?矛盾很快爆发。1998年,有7家篮球俱乐部倡议组成职业篮球联盟筹委会,要对抗篮管中心另起炉灶,1999年初无疾而终,但管和办的矛盾并未就此平复,依然时起时伏。

  2001-2002赛季,已经称霸联赛多年的八一队终于让出王座,由姚明率领的上海东方队首次登顶,打破了联赛创立以来冠军无悬念的尴尬。对于联赛来说,也因为这几年间王治郅、姚明的对抗,迎来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王治郅和姚明先后登陆NBA,也让中国篮球迎来了一波发展高潮。

  2004-2005赛季,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在时任主任李元伟的推动下,推出了北极星计划。放在中国体育改革的大视野中评判,北极星计划有着相当前瞻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实际上也大致奠定了现在的联赛发展格局。遗憾的是由于要为国家队备战北京奥运让路,联赛在随后的几个赛季不断调整,包括取消南北分区,压缩赛程。很难说这些措施对备战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但给外界留下了联赛朝令夕改的印象,同时,也对市场开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市场运作初现规律和威力

  联赛第一个10年,八一队是毫无争议的霸主。他们对联赛的垄断表现在决赛往往没有悬念。这得益于八一队深厚的人才储备和几支军区队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架构。但是,随着联赛改革深入,济南军区、沈阳军区、南京军区以及空军队纷纷退出了联赛行列。同时,各地方俱乐部加大后备人才的挖掘和投入,八一队的相对优势日渐稀少。

  当时的八一队主教练王非曾说,什么时候八一队失败了,改革也就成功了。虽然王非针对的是联赛政策有“压制“八一队之嫌,但从更宽广的视野看,八一队的辉煌和低落都有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原因。第二个10年中广东队的崛起,同样可以从天时地利的角度去分析其原因。

  从八一到广东,再到北京队的异军突起,联赛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联赛有这样几个标志性事件。2011-2012赛季北京男篮在总决赛中首度击败广东队,在五棵松体育馆登顶,大幅提升了联赛的影响力,尤其是五棵松体育馆奥运会级别的环境和氛围,让CBA第一次有了登堂入室之感。也正是在这股热潮推动下,联赛与新的合作伙伴李宁公司签约金额大幅提升,市场开发的成效超过了中超联赛。盛景之下,联赛未来的走向和发展规划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结构性短板并未彻底改观

  2014-2015赛季,CBA联赛再度修改了外援政策,旨在改变外援唱主角的场面,给国内球员更多关键时刻锻炼的机会。同时,联赛的管办分离也在一步步推进。联赛办公室作为实际操作方,正在筹划进一步与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脱钩,未来由各家俱乐部和中国篮协共同组成CBA公司,实现联赛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但是,对于已经迈过20岁的CBA来说,仍有一些问题有待破解。眼下最需直面的仍然是跌至低谷的国家队。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队是国家队,CBA是CBA,联赛要按照职业联赛的规律去运作,不需为国家队背负太多责任。还有观点认为,推出职业联赛前,国家队已经取得了突破,中国男篮的黄金一代实际上是在传统体育训练体制中成长起来,打下的良好基础。职业联赛推行20年,不但没有解决中国篮球的后备问题,反而今不如昔,是何道理?

  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论据,但对于CBA来说,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改革最大公约数,也许是切实可行的方向。职业联赛应当根植于市场和大众,从中找到源源不断的生机。在世界范围内看,联赛的主体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CBA联赛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体育体制,自上而下推动诞生,先天结构就与市场体系存在着不尽一致之处。直到今天,联赛依然有着浓厚的计划体制影子。

  这样的生长轨迹,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参与联赛各方的短视和急功近利,仅以市场收益来判断联赛是否成功也不全面。一方面,旧有的体工队体制被打破,意味着原先的训练和管理理念、手段都无法延续;另一方面,并不合格的职业联赛又没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转。在更大的背景下,职业体育对后备人才有更大的需求,封闭的体工队模式和俱乐部梯队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只有打开校园这扇大门,才能发掘更深广的源泉。但体育和教育的通路现阶段并未打通。凡此种种,都使得联赛的表面热闹大于实质进步,也是未来联赛发展最需攻坚的环节。

  文薛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